这两天医疗自媒体领域里很是热闹。表面上的导火索是上海某医院的赵主任事件,深层次的原因我不得而知,因此就不能妄加评论。
对于三甲传真公众号,我关注的原因并不是和某记者的粉丝那样“以为是三甲医院的代言”,并不是以身份来区分好坏、关注与否,我始终认为:现实生活中已经很累,网络上就不必要委屈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关注三甲传真,当初是在朋友圈里看到转发这个公众号的文章,内容是有关医疗行业的酸甜苦辣的无奈,至今也记不清具体的内容了。
那是前年的时候,医疗行业风云变幻,各种伤医、害医事件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三甲传真在当时的环境下,站在医疗当事人的角色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给一线临床“无建树的”的我辈小医生带来了精神慰籍,因此关注三甲传真似乎再也没有其他企图了。
经常阅读三甲传真推送的文章,喜欢写写的我,似乎遇见了老朋友一样,总觉得有很多内心话要倾诉,于是我也向三甲传真发送了一些临床上困惑的感悟。
王先生(当时还不知道尊名大姓)回信息鼓励说“很欣赏你的文采,也感觉到你的温度,但是尽量要写写正能量的东西,毕竟和谐的医患环境对医患都是有好处。”
“但是,确实很憋屈啊!”我似乎有点“失望”,本来以为找到了可以肆无忌禅宣泄悲愤的家园。
“医患关系向好,需要你我去引导,虽然力量微小,但是我们要努力。”王先生回复鼓励着我。
一来二去之后,和他渐渐熟悉,正是在他的言谈中,我慢慢改变了以前一直以来的思维模式——都是患者的问题。经过换位思考之后,才发现,其实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合医患关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这一思想转变,和三甲传真有很大的关系,和王先生私下的开导、建议有直接的联系。我相信和我有这样类似感受的临床医生一定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而已。
也许,有人现在会说,我拿了投名状投奔于他。我想,即使投奔,也不是选择在他几乎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吧?我这样说出来,不过是作为一个自认为是“读书人”内心最基本的良知罢了。因为手机内存问题,聊天内容没有很好保存下来,我的名义保证也不值钱,因此也不在这里举手发誓之类。交往过程事实就在那里,信与不信,都是曾经的故事。
然而,和我一面之缘尚且没有的王先生,他说的这几句话,是不是代表着他就是正义的化身,我不能这样想,更不能去这样要求他,当然也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给他戴上道德的高帽。他是什么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判断出来,更不是某记者夸夸其谈的“美誉”,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小人物,凭什么又要求别人是道德的圣人呢?而某记者的通篇出口成“脏”,似乎也不见得有多么的清流。记者和三甲传真的恩怨,我身份卑微,从来没有指染其中,因此,从他们你来我往的证据证言里,似乎分不出东西。
然而,拥有几百万以上粉丝的三甲传真,这些粉丝不仅仅是因为头脑发热而追随其后,即使是粉丝头脑简单,那么给三甲传真评选“最具正能量”自媒体的单位也是一时糊涂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毕竟,官方的褒奖不是随随便便,否则为什么不是给某记者,假如某记者不够德行,那拿来给我也可以吧?至少我自认为还有一点点良知。
因此我想,至少三甲传真“表面”上是得到了大众的基本认可,并不是某记者酸溜溜的说娶了“梁静茹”为妻的裙带关系。不论是裙带也好,或者是非医疗专业人士也罢,只要是为大众说话,就是群体里的贴心人,这是毋容置疑的。王先生是牛是马,网名真的有必要较真吗?虚拟世界里,这似乎基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给网民提供了什么样的内容,这才是网络上最基本的真实。我关注的是三甲传真,而不是王先生本人,只要三甲传真所推送的文章是我喜闻乐见的,他人的审美标准或阅读喜好,由他去吧。以事件关联人来攻击事件主体,就如以父辈来攻击子孙后代一样,都是强盗逻辑和小人做法。
至于三甲传真科普推文,王先生倒是和我有不少的交流。在这前前后后的沟通中,他谈得最多的就是“严谨”和“真实”,他不止一次的告诉我,要把握好内容的筛选,宁缺毋滥。同时,科普推文一定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要求以第一人称来展开比较好,容易有代入感。
“有些病例经过不一定是我本人,用第一人称是不是不妥呢?”我也曾经向王先生提出我的困惑。
“科普推文所推送的内容科学真实是科普推文的第一要素,其他写作形式不过是表达方式罢了,不影响到科普推文的效应。”王先生如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不无道理,因此在以后下来的科普推文里,不管是不是我经历过,为了增加读者的代入感,我均以第一人称写法。推文发送之后,确实比之前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其中一篇《你的放纵,给家人带来一辈子的伤害……》,推送不到两小时,阅读量就超过了十万以上。
科普推文目的就是给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只要科学知识传播出去了,就完成了科普推文的作用。没有谁规定必须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才能科普相关内容的知识,就读后感一样,非得要作者本人才能写吗?
如果还想不明白,再举个例子,老师给我们传输的知识内容,就一定非得要求是老师本人自己研究出来的知识吗?传播,是科普推文的内在关键和基本要素,不要和科研知识产权混为一谈。
因此,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体会来总结概括,并行之成文,然后分享给大家,让没有领悟的人得到启发,和有不同看法的人探讨交流——这就是我认为的科普推文,不能因为我用了科学观点,就说我抄袭他人。科学知识是世界的,并不是专属哪一个人。否则,我现在用中文来表达,也算是侵犯了汉字的知识产权了,这不是很荒谬吗?
引经据典,引用成熟的观点和知识点,这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凭什么就是抄袭呢?1+1=2,我非得要不能说是等于2,这才叫不抄袭吗?
某记者同志,好好去研究研究一下科普推文的定义,然后再出来给我们“科普”一下,不要急匆匆的在旅程中忽悠百姓。
至于某记者所不屑一顾的三甲传真推文标题模式,我只能说,你爱什么样走路是你的喜好,但是,你不能以你的喜欢随意评判他人的行为和做法。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文风特点,就如李白和杜甫,个人性格际遇不同,假如以自己为中心,妄加评论对方,是不是有点自私了呢?
百花齐放,是文艺工作的一个基本准则,我想作为记者不可能不知道吧!
至于某记者指责的“下三滥”,我也有点“感冒”,我认为王先生不至于那么不堪。我不是头脑发热在这里乱喷。在经常写稿过程中,他总是叫我不要熬夜,注意休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谋面过的“网友”,他都如此贴心,这样的“下三滥”,我很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