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00807/66726eb3750aa837.jpg)
杨进很讨厌那种社交牛人,不是因为他自己做不到,而是他对那种突如其来的热络的聊天方式心存余悸。
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以此为荣,因为在杨进的心里,那种三分钟就热络的人际关系,实在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更是不堪一击。
什么是关键时刻?也许就是生死存亡的那个时刻。 虽然杨进从来没有处在那种时刻,但是并不妨碍他在脑子里时刻准备着。“真到了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杨进自己心里有一套如何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方法,虽然他从来没有在现实生活里经历过,但在心里,他模拟了很多次。
而另外一个陌生人,就是他心目中另外一个永远不能理解的“杨进”。 带引号的杨进是他的另外平行世界的存在,是他永远不愿意沟通的一个人。
在杨进的心里,他是潜意识里的自己,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把“杨进”请出来,走到自己光明正大的心里客厅,跟自己展开开诚布公的对话。
杨进没想到“杨进”的内心有那么多阴暗的地方,但是“杨进”说了,这不是阴暗的一面,而是在他那个世界光明正大的想法。
“杨进”还告诉他,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不妨把自己“光明正大”的一面表现出来。 那句话怎么说的,“杨进”补充道:光明正大是光明正大之人的通行证!”。
杨进想了想,总觉得这句话是改编自一句名人名言,他懒得继续想,心里面对这话有些认同。
跟陌生人说话,不是不敢,更多时候是不愿意。毕竟大多数和陌生人对话,是一次的社交博弈,纯粹是为了消遣,也不过是一次平淡,或者华丽,但总归很难留下印象的表演。
有没有只有一次对话就能让人刻骨铭心的呢?也许有,但是必定其中一个是名人,或者是世界都知道的伟大人物。
比如,如果有可能,你一定能记得杨振宁跟你说过的话,虽然那是一次陌生人之间的对话,但是你一定会记一辈子,而且会利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和他之间的这场对话,哪怕只有寥寥数语,你也会记忆犹新,念念不忘的。
可惜杨进没有这样的机会,他只能跟自己心里的那个陌生的“杨进”对话。在他周围,他没有见名人的机会,就算是名人,他也不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
一个砂砾,是吸引不了名人的关注的。 他也不宠粉,也不是粉丝,他把阅读当成跟陌生人的交谈。只有在这事上,他是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所以他才看不上那些所谓社交牛叉的人设。
真正的和陌生人交谈,在他看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双方都写信,第二种是一个写出来,一个认真看。这后一种,非阅读莫属了。
说到这里,杨进确实有几个由陌生到相知的朋友,只是这些朋友都是跟自己时空相错的。这不妨碍他,在一些公开的场合,骄傲的说:“我有一个朋友。。。。。。”
是的,没错,那些作者,杨进看过他们所有著作并对他们的内容、思想和价值观深以为然,感同身受的作者,他才会大声的宣称:我的那个朋友!
“ 所以,杨进告诉“杨进”,我有自己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方法,而且,我熟谙此道! “杨进”无可辩驳,只能悻悻称是,无可奈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