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 呼》
稻叶翠翠露珠莹,
人在丛中若隐现。
绿禾齐翩满目春,
村农嚯嚯杂草锄。

《田 . 吸》
一把锄杆映初心,
钢牙利齿噬篷蒿。
一身泥尘罩村农,
踽踽暮色田头景。

锄头,是流传在中国广大农村一种常见的传统农具。锄头,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锄草,中耕,培土,挖穴,作陇,垦耕,碎土等,是一种万能的农具,在农业种植中使用非常广泛。
使用时候一手握住锄把头,一手握住锄把腰眼处,来回拉动,注意不要锄掉禾苗即可,七分力气,三分技巧,适用性很强,人人都可使用。锄头的构造,角度,宽窄,重量因地因人而异。
锄头分为两部分,一是锄头,一是锄柄。锄头也是锄刃,是经过专业铁匠根据传统工艺精心锻造而成的,锄刃形状扁长,形态各异,有部分超大超宽的锄刃一般是应农夫的要求定做而成的。
锄柄,一般使用一根圆形木棍,而且是硬木质的木棍,长约一米到2米之间,根据使用人的身高,使用习惯而定。现在也有了锄刃和锄柄全部使用铁质一体的锄头。
据史书《天工开物》描述,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石头做成的锄头,由于石头碰到土地里的硬物容易折断,效率低下,劳动质量无法保证,直到汉朝后期,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才发明了铁质锄头,人们从事种植作物的成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里说的锄禾使用的就是锄头,一年四季,都能用锄头摆弄农事,但杂草的生命力顽强,早早的冒出土面长在农禾中间,农民是不会让杂草肆意生长,便会扛上锄头走进田间地头,因为节气就是命令,杂草需要在苗小根少的时候好锄掉,农民伺候庄稼是非常用心的,杂草生了锄,锄了生,一茬接一茬,农民有的是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