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流泪被父母发现时,他们来了一句,“我不知道你在哭什么,这些事你也哭,你以后不用在社会呆了”有何感受?
很委屈。
看了很多答案,很多都站在父母的一方,或者就事论事,觉得是女孩子应该坚强些,父母是为了自己好。我第一反应就是委屈。是的,这样的场景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到最后已经有些麻木了。
为什么委屈?
为什么委屈?遇到了伤心事,都已经到了默默流泪的程度,不管这“事”是大是小,在此刻,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大事”,就件值得流泪的事情。
这个时候看到父母,本能的寻求依靠与安慰,还会想要寻求帮助。可是父母生生的拒绝了,“你以后不用在社会呆了”,还这么的打击孩子。
在孩子眼中,父母的评价远比任何人的评价都要重要,特别希望父母能够肯定自己,为自己骄傲。而父母毫不留情的打击,却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抬不起头来。
渴望父母能够温和的询问,安慰自己,给出建议,哪怕什么都没有,抱一抱也是一种安慰与理解。
再者,默默流泪,有时只是因为内心柔软,并不代表着在社会上、工作中一定不行。可父母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打击,自己最想让他们骄傲的,却如此打击自己,如何不委屈呢?
父母的不易
是的,站在父母的角度上,他们压力山大,要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他们忽视子女的情绪是正常的。再者,他们遇到的事情更多更复杂,自然会觉得你的事情是件“小事”,不足一提,更不值流泪。
这样一想,当然不能怪父母,不但不能怪,还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要变得坚强。
道理当然懂呀,可委屈的情绪还在那里呀!
就像哪怕长大了,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可身体的记忆还在,想起某些事情,那一瞬间的情绪,是不会随着“懂事”就能够消散的。
顺其自然吧
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除了顺其自然,还能做什么?
在不懂事的年纪,自然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只关注个人的情绪。在懂事的年纪,自然不再为了父母的这些“打击”而心生委屈,或者是强大的内心已经完全可以扛得住来自父母的打击了,自然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情绪。
可人可以压抑自己的情绪,却不容易消灭情绪。一件事发生了,会有情绪相伴而来,在认识不足、内心不强大之前,是没有办法阻止一些情绪的产生的。
但这要不过分沉溺其中,得不到安慰鼓励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还是要学会自己变得坚强,这些委屈藏在身体记忆中,待哪一日,完全释怀时,再会心一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