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简书电影@釜山国际电影节系列④ ——釜山新浪潮获奖片《负罪少女》

简书电影@釜山国际电影节系列④ ——釜山新浪潮获奖片《负罪少女》

作者: 简影喵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23:35 被阅读127次

    文:简书特派记者 Yuruky
    关注“简书电影”公众号(jianshuyingyin)有机会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纪念品!

    釜山新浪潮获奖片《负罪少女》:当浓墨般的流言,淹没生命之时

    今年的新浪潮奖,选择了韩国导演Kim Uiseok的处女作《负罪少女》,主要在于它有新鲜的东西。这个新鲜,是相对于其他几部竞赛片而言的,它们之中也有好看的,却较少能让人看得兴奋激动。

    《负罪少女》拍摄了各方社会压力之下,少女身上层层叠加的“莫须有”的负罪之感,捕捉得很顺畅成功。从这一点上说,它胜过了同是韩国影片、涉及相似题材却局面过小的《幸存的孩子》,以及同样展现黑暗阴郁氛围、但又情感太单调的《外婆》。再者,它在背光摄影的运用以及音乐声效的设计上,综合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形之下《西小河的夏天》《在码头》《最后的诗句》就见绌了。

    《负罪少女》剧照,主演全汝彬为剧中角色涂指甲

    本片主演全汝彬获得了最佳年度女演员奖,她去年参演的《圣诞快乐,莫先生》也入围了新浪潮奖,并获得了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NETPAC Award)。89年出生的她,近两年才开始演艺生涯。

    本次在片中作为主角,饰演女子高中的一名学生Yeong-hui(简称Y),不仅外形令人信服,而且稍大一点的年纪让她在表演上很沉稳,非常抓人。不论从人物的站位上、摄影的焦点上、故事的核心推动上,她都是贯穿全片的关键存在。

    所谓祸从口出,特别是在中学时,校园里常有不实的流言蜚语,用重庆话说叫做“放言子”。“谁和谁在一起了”还算正常的,“谁又吸粉了,谁在厕所被揍了”就会有人来敲教室门,“谁要是喜欢我,就死给我看啊”这下真出人命就说不清了。女生Y就因这句不是从她口中说出的话,而成了负罪之人。这种负罪感是如何形成的,得先来看看各角色的设置。

    《负罪少女》剧照,Y接受警察的质询
    流言三刀

    Y是最后一个见到自杀女生A的人,她无疑成为了被质询的对象,质询者分别有班主任、警察与A的神经质母亲、女校同学们。出于校方维护面子的压力,班主任为了找一个与学校无关的借口,只好将她自杀的矛头指向同学间的不合。

    从而,那一句流言便是成了Y负罪的致命伤,虽然班主任也不知道后来会对Y带来那么严重的后果,就像传出那句话的人一样不知道言语的力量。

    所以,是最初校方的判断成了捅向Y的第一刀。接着是警察的质询,从人物站位上可以看到Y被包围呈弱势,而且画外一旁还有A的母亲坐阵。本可以一对一地谈话,却用这么大的架势,毫无疑问Y受到了第二刀。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老师递水给校长喝,希望能听到他的指示;母亲买水分发给现场调查的警察,希望能尽快破案,急求一个交代是一个现象。A生前,班主任很关心、母亲却不够关心她,也能说明家庭对她造成的影响。

    《负罪少女》剧照,Y被同学群殴后

    再来是不明真相的同学们,在厕所指责殴打Y,给了第三刀。其实A和Y一样都是孤僻的人,可能也都曾遭到过其他群体的欺负。但此时这个群体不问流言来源,而急于向她问责,大有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之意。

    于是,那空穴而来的风,对Y的身心都造成了实质的伤害。昨天还与A开心分别的她,开始陷入深深的自责。

    负罪感守恒

    这三刀之间交叠着Y的好友Z,她也给了Y的自责以最重的一击。Z把流言传给了警察,同时又向Y隐瞒了当天A意欲自杀的计划。

    这一出戏,引出了A、Y、Z三人之间的同性之情与争斗。女校的大背景、A那神经质的单身母亲、及以为自己得不到的Y,种种因素在揭开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揭开了A的求死心路。那是一种认为自己对不起一切的负罪感,因为周遭的各方都在对她有所要求。

    然而,这个负罪感并没有随着她的死去而消失,它转移到了Y身上——仿佛有种定律,叫做负罪感守恒。人既然是社会关系的总和,A的死就必须要有个理由,给校方、警方、母亲、同学一个交代。不幸的Y,成了这个交代。

    《负罪少女》剧照,Y摸着A的脸

    承受不了如此重压,Y只能选择以同样的方式解脱,只不过被救了回来。

    奇怪的是,死过一次的她,与同学们的关系就好了起来。不需要相处理解,而只要用死这种行为就能化开人与人之间的坚冰吗?具有仪式感的低沉脉动声效,不时又有较亮的声色迸发,都在暗示Y的心境越发地极端了。她觉得自己必须死,因为她爱A;她觉得又不应该只由自己负责,因为A有这样的性格都拜她母亲所赐。于是,影片在末尾处又发起了一场向流言的反击,她要将这负罪之感转移到A的母亲身上。

    浓墨与光明

    在几场背光的摄影中,Y与同学们站在一起,后景是看似触手可得的光明,而前景是她们暗成一团团的浓墨。此处的她是一种无助,被包裹在不理解中,感觉到无法挣脱的可怕。

    类似的处理也用在A与Y分离的那个地下通道里,只不过这时的她们像要融为一体,又像是共同从这个世界上被剪去了。从她们在化妆品店相视的眼神,到一起在酒吧听现场时,浓墨的意象淹没了A抹去了背景,在这类似的手法中既呈现出相惜的美好,又蕴藏着相离的苦痛。

    《负罪少女》剧照,A与Y在地下通道里最后一次分离

    好玩的是,负罪少女的确是Y,不过这罪行却在观众的观看中转向了同学、A母、警察、校方。

    Y在感情中是一个主动的人,面对问责她从被动地承受到为了A而主动地回击,也顺理。只是,片中几乎没有什么自然好风景,大都调过色,透出一种将现实变了形的心绪。这是一条无奈至极的漫漫长路——想辩解又无人愿听、不想死又不得不如此、不敢信人又需要接受帮助的。它是彩色的,也是黑白的。

    据悉,导演曾在罗泓轸的《哭声》导演组里工作过,不知他是原本就如此阴郁,还是受《哭声》影响。Y伤害自己身体的场景,又刺眼得像是金基德拍的,片中的光明都是伴随的明显黑暗的光明。尤其是她在自杀被救后失声,回到教室用手语告诉全班她要死在大家的面前,同学们看不懂还在礼貌性地鼓掌。那一刻,台下光明的同学们,反倒比浓墨更深沉得可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书电影@釜山国际电影节系列④ ——釜山新浪潮获奖片《负罪少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n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