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老公和大姑子以前看过的书(部分)前两日,我和老公及大姑子一起去老家走亲戚。
乡间小路的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秋收点种后的田地,没有一汪怡人的清绿,亦没有黄土一片的灼新。却涵着一份独特的清高,在微风中,透着徐徐的静爽…
我对孩子的姑姑说:“风儿,你那么喜欢文学,去简书写文章吧?”
她悠悠的说:“我只喜欢看别人的文章,自己不想写。”
我感叹的说:“怎么跟你弟弟说了同样的话?你们两个看书都特别多,如果每天都写一写,一定会有很大收获。我自己虽然偶尔写点儿,但从小到大课外阅读太少,写出来的文章过于自我。你们不写我老觉得遗憾…”
我像是在劝说,又像在自说自话…
不知怎么聊到诺贝尔文学奖,我说:“莫言之前,鲁迅差一点就拿到这个奖了。但可惜没等到便仙逝了。”
老公和大姑子几乎同时答了句:“是老舍!不是鲁迅。”
我一脸疑惑,难道自己错了吗?捂脸!我记得以前在哪篇文章里看过,说是鲁迅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于是在电动车后面坐着的我,赶紧拿起手机查阅。
哦,原来是鲁迅先生曾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候选人,但他拒绝了。而老舍先生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没等获奖便投湖去世了。
我并没有深入去查阅,毕竟是在路上。回来,也就淡忘了这件事。
昨天晚上,闲来无事。便想找本书看,于是翻翻旧书架。这书架其实就是普通可以放任何小东西的架子。我把原本在柜子里锁着的书搬运到了这上面,一是方便我看(因为我看过的书实在太少),二是放在屋里的显眼儿处,以给屋里添点书香气儿(捂脸,这是在装,嘿嘿),这些书都是老公他们姐弟俩早就看过的书。
即便我安放时一本本都动过,但也没有挨着看过。印象里有个包书皮的是短篇,因为有时孩子在身边玩,我不想看长篇。所以随手翻开一个包着旧报纸书皮的书,翻开一看,果真是短篇集。
关键是,鲁迅和老舍的文章挨着在最前面。您们想象不到一种奇怪的巧合对心灵温暖敲击的兴奋…
我看的这本当代散文佳作前两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上学过,对内容我是熟悉的。但当年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性与与现在是相差很大的。当年自己似乎在为分数而读书,学生字、解词语、分段解段意、背中心思想。几乎没有自己的感悟。
现在再次看这些文章,一边看文字,一遍感悟文章,体会大师的写作思想。
看到第三篇鲁迅先生的《秋夜》时,第一句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一愣,这么有名的句子,是鲁迅先生的大作呀!我真的一直以为是老舍的先生的。
看看我这知识学的混淆的,唉!再次捂脸。
这篇文章在我们上学时虽然没有出现在语文课本里,但这一句是很出名的,在很多文章中都经常提到过。但我并没有看到过全文,这一边看还有一些知足感,好像把之前的遗憾都给弥补了一般。
看到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恩,这篇我们学生时代也学过。只要学过的知识我都有印象。还好,是个不差的学生。
谁能想象到,当我看到老舍先生的《取钱》时,内心多么的澎湃。因为我开始没明白:外国人银行效率高、态度还行,先生怎么处处一个“不够派儿”、“下贱”、“真他妈的”。爱国!?
再往下看,写到中国银行的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时,尽用“多么有派儿”、“太好了”、“肃然起敬”,啊?我似乎有点明白了,这是诙谐幽默讽刺?
是不是?
我不确定,不敢乱想。我怕自己感悟错了再被笑话。
我“腾腾”的跑到老公身边:“你对老舍先生的《取钱》还有印象吗?这样的写作风格我可从来没见过呀…”
“你读的书太少了…”他就差再点着我的头说一句“文盲”啦。
是的,我进入大学之前,除了学校课堂上的书,几乎没有看过其他书籍。
现在回想,他们是如何喜欢看书或者有这个看书途径的?
家长引导?老师推荐?朋友渲染?或者某个不经意的体验然后有了爱好?
我不知道,那时候只觉得把老师讲的内容都学会然后考个高分就是好学生。即便如此,学校课本上的知识也没有学太好。
直到进入大学的校门,进入图书馆。哇!书真多!一排排的书架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然而,这时也并没有对读文学作品产生太大的兴趣,从来没有的爱好,怎么可能因为一下多见了书而感兴趣呢?
但“爱读书是一种内涵”的思想,依然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在一种“伪爱好”里,也稀稀疏疏看过一些课外书。
少,很少。
现在,我真想认认真真读书了。
虽然已过而立,即便知识匮乏。
可我想从现在开始,在能挤出的有限时间里,离“文盲”一点点远去…
你们呢?
网友评论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