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周练的题目,硬生生的给我出了个大难题,特朗普和金正恩干嘛了我不知道,《流浪地球》也没看过。没办法,最后挑了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网红现象来了解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以前我们常常调侃着读书的作用,“学函数去菜市场去菜市场买菜有用吗”等等等等。但是你还别说,现在是真的也许派上了用场。你脑海中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实质性的财富。
我们先将这个词分解一下,网红指的是什么?网红,完整的说是网络红人。这个概念就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网络”,也就是,一个是“红人”。而知识网红,我将它简单地理解为,在网络上靠知识储备而谋生的具有一定名声和人气的人或团体。
一开始我觉得这还是蛮有趣的,在知识提供者方面看,我提供了我的知识储备,解答了问题,也相应地得到了报酬,何乐而不为?而在问题提出者方面看,也许就是一小包辣条的钱,就解决了一个麻烦、困惑,何乐而不为?在我看来,这是双赢的事情。
但随着我点开更多个网站,看了一些更多对此现象的评析,我才知道我的想法太过表层、肤浅。
随着知识网红的兴起,动动手指,打出一条评论,可能一直困扰着你的问题就能得到了解决。但是随着你越来越容易得到一个答案,你是否会对于翻开那本厚重的书,去探究自己所要的答案产生了厌倦和惰性?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我认为许多人都像我一样没有非常强大的意志力,写着写着作业就忍不住打开了手机。很多人都会这样,这并不奇怪。但是知识网红能让我们的“懒”更提升一个级别。没有强大意志力的人习惯性依赖了这种得之非常容易的知识获取方法,就会放弃以前的“老方法”、“笨方法”。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句话不是没有他的道理的。没有付出努力、汗水而得来的结果,通常都记不太牢固。这是我所担忧的。
但是也不是说这没有积极的一面,他给许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就连学生,只要你知识面够广,或者是对于这个方面研究得够透彻。你也可以去赚赚零花钱。而且知识网红并不只是单纯的只是解答一个问题。他们通常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大家。我关注的好几个微信公众号,是以漫画的方式给我讲述历史。我觉得蛮有趣,就算不能转化为自己所学,也能在闲暇之余当做一个小消遣。还有之一我觉得符合知识网红的就是我在微博上关注的“博物杂志”。博物的微博就是简单解答一个问题,但是因为博物杂志的官方性权威性所以很多网友都会信服,同样的,网友们也出了很多的梗和段子。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科普大亨+被动段子手的微博。
在我看来,事物总是有双面性,只是看人们如何去对待它,总的来说我对该现象还是持乐观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