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作者吉川武士,有多年培训指导企业经营者和职场人士的经验,现为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的董事长。
作者的观点比较独特,他提出我们做一件事坚持不下去不是我们的错,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坚持方法。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养成习惯,但是如果把坚持这件事情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无论什么习惯都可以培养了,所以我们要养成“培养习惯”的习惯。
怎么把“坚持培养成习惯”?有三个方面的知识要了解一下:
第一,坚持不下去的真相。
我们之所以会坚持不下去,是因为有一种阻碍坚持的力量叫做习惯引力,这种习惯引力是指当身体处在固定的状态时,往往感受比较舒适,而发生变化就会觉得是一种威胁。比如你天天化妆,哪一天突然没有化妆,那你肯定会非常的难受。
一旦养成习惯,大脑就会把这种行为认为是日常功课,就会拼命的维持这种行为,这也是习惯引力的功能。我们如果知道在各个阶段能够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克服习惯引力,那么习惯养成的道路就会轻松多了。
第二,习惯坚持的三种类型:
1.行为习惯就是动动手就可以做的,比如整理家务、喝水,这类习惯比较简单,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养成。
2.身体习惯。
比如早睡早起、减肥,这种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大,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3.思考习惯。
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半年甚至一年两年才可能培养起来。
这本书主要提供的是怎么培养行为习惯和身体习惯的方法。
第三,培养习惯的三个阶段以及应付方法。
1.克服反抗期。
所谓的反抗期,就是刚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有阻力,产生“习惯引力”会天然的抑制这种改变,一般在第1天到第7天期间。
应对:
方法一,像婴儿学步一样,从一个很小的目标做起,要让改变的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尽量减小,这跟陈海贤老师说的小步子原理还有微习惯是一样的。比如我看书总是看不下去,那么我就给自己定个时间,一天看个10分钟,电子书,纸质书都可以,但是一般看下来都是会超过时间的。我之前定的一天一个小时,有时候忙没办法完成,我就不看了,因为反正也完成不了。
方法二,简单记录。在身体反抗期,把你培养习惯的过程刻意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消除我们随意的感觉,客观的掌握事实,从而调动理性的力量,让你和身体的习惯引力更有效地做斗争。
2.克服不稳定期。不稳定期一般在第8天到第21天之间,当习惯训练强度变大的时候,很容易在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导致半途而废。
应对:
方法一,让行为模式化,也就是把想要培养的习惯尽可能的弄成固定的模式。比如固定在晚上8点坐到书桌前开始读书。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做固定的事情,就跟陈海贤老师讲的培养一个“场”是一样的。
方法二,设置例外规则,让计划保持弹性。
方法三,引入奖惩机制,进一步稳定习惯养成的系统。
假如你能用这三种方法顺利度过这个不稳定期,那么你就已经离成功养成习惯不远了。
3.克服倦怠期。倦怠期一般在第22天到第30天左右,你可能会突然失去的热情和动力,最后就放弃了。
应对:
方法一,增加一些变化。比如跑步可以选择不同的跑步课程,边听音乐边跑或边听得到课程边跑。
方法二,开始计划下一个习惯。就像通关游戏一样,刚开始级别比较低,慢慢升级。比如我刚开始在keep上练零基础跑步,现在练k3进阶,将来说不定能练半马甚至全马。
第四,3点注意事项。
1.不要同时培养多个习惯,一个一个来。
2.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比如你要运动减肥,那么你就选一个运动就好,不要制定特别复杂的计划。
3.不要太在意结果,而是注重过程。只要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就是好的。
其实所有的习惯基本上都有一个通用的周期,在不同的周期有不同的习惯引力,阻碍习惯的培养,如果能够克服习惯引力,培养习惯就容易得多。所以说你找到了方法,也可以把坚持当一个习惯来培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65841/e30216fd3458908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