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三毛原不叫三毛,而是叫陈懋平,但她嫌名字太复杂,就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难写的“懋”字去掉,改成了“陈平”。
如果说三毛笨,那她一生写了那么多的文字那算笨吗?看看她出版了那么多本书:《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我的宝贝》、《滚滚红尘》。
如果说她不笨,她的数学却经常考零分。不过她似乎也不笨,她数学后来也考过100分,却被老师认定了是作弊。
但三毛考试的时候确实没碰答案没抄书,她是凭自己聪明小绝招考到满分的,她只是背熟了书本上的答案,因为她发现了数学老师布置作业的规律,即每次考试的试题都是课本后面的作业,所以她就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那些作业,然后一字不漏地把过程和答案背了出来,她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拿到了满分。
老师看到试卷上的100分,一万个不相信三毛的成本,就再一次出试题给她做,限定十分钟做出来,三毛做不出来,然后考了零分,于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墨笔在她的脸上画了两个大大的鸭蛋,还命令她出去操场走一圈。
浓浓的墨汁顺着三毛的脸颊流往下流,她的洁净的校服也沾黑了,全校学生热烈地围过来,满操场装满了奚落的话语和轻蔑的嘲笑声,三毛的世界坠入黑暗的深渊。
有个网友说:我初中时候月考,一次忘记了交一张小试卷,上面就一道文言题,我被语文老师打了八个巴掌,试卷重新交上去,发下来发现只有四分,我被打了八下,我后来就再也没有认真学过语文。
我想起朋友的小孩,在九年级的时候分了班,他最好的朋友去了别的班,面对着陌生的同学和陌生的班级他倍感孤独,晚上常常失眠,那天上课他没认真听讲,结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问他的话时这个孩子没作声,被老师恼怒地用手推了推头,小孩再也不去上学,他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反抗老师的粗暴(抑或能好好沟通就能解决)。
也许,那个老师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却没想到带给孩子这么大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孩子内心的自尊和自信竟像玻璃一样一击就碎,父母百般劝阻都无济于事,就像满地碎片难以愈合,父母欲哭无泪,实在令人唏嘘,这跟三毛童年的经历简直异曲同工。
三毛每回忆起那件事,仍然刻骨铭心,毛骨悚然:“从此我就得了自闭症”。从此后她开始逃学,走到偏远的墓地,她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书,周围全是长眠的人,不会干扰她,不会鄙视她,她在安静的墓地里读了很多很多的旧书。
后来她就休学了,她通情达理的父亲送她去学西洋画,但画画不是她爱干的事,她只喜欢埋头写文章,写一个女孩子不能和外界沟通的苦闷。她教画画的老师把文章给了白先勇,他说:”我有个性情古怪的学生,画得不是很好,但她的文字极不一般。”
就这样,三毛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惑》。
如果说三毛读书时遇上不分青红皂白的老师是她的不幸,那三毛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实在是她的幸运!
而三毛的成就,还在于她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她爱书,一直以来她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哪怕是远离人烟的坟场。
文字也可以疗伤,文字让她坚强,文字给她力量!如果你也遭遇暂时的不幸,那不妨读读书,用文字说说心里话。
也总会有人给你温暖,也有个网友吐槽:数学偏偏也是我最差的科目,不料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搞得我想奋斗一把了,烦死了(是调侃),还莫名其妙喜欢数学了!
三毛说: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毛一生流浪,一次又一次离开故土去流浪,去追寻自己的浪漫和自由,而她父母的包容和温暖,她的画画老师就像她人生的伯乐,把她带进文学的圣坛,这些爱就像一根长长长长的线,牵系着远方的孩子,每每给她爱和支持。
对于身边的问题孩子,大家不妨用爱温暖孩子,用另一种眼光去成就孩子!那孩子的心即使远在天边,也会近在咫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