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思想只有通过内在自我心智的作用,才会激越、沸腾,才会生根、盛放。
今天读到这句话,感触颇深。
正是应了那句: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也不过是听过了罢了。
约翰·亨利·纽曼先生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一个人可以听一千场讲座,读一千本书,好似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知识。但是求知的过程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知识进入自己的头脑。求知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知识,掌握知识。思维必须行动起来,主动出击,迎接迎面而来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心智,让自己从无到有。
所以,读了同样的书,为什么别人成长的更快?
因为别人比你会思考。
思考可以分为两种:独立思考和共同思考。
独立思考是我们所倡导的,但独立思考并不是说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如果不全面接触世界、社会、人生,没有充分地和他人交流对话,所思所想就会狭隘、片面,坐井观天、画地为牢。独立思考就是要破除思考的迷障,养成清明、清朗的思想状态。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四大假象说,告诉人们:要想真正求得真知、获得真理,就必须努力消除妨碍认识的四种“假象”,因为这些“假象”蒙蔽了人们的理智,使人们的思想变得狭隘,囿于成见。
而破除这四大迷误最好的路径就是不断地与人对话、与人共思。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化“独立思考”为“共同思考”,个体与集体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如此,方才能得人生几清明。
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学习(思考也是一样的)是与历史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最后经由与自己的对话。
没有思考的人生,是具有毁灭性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希望你能听过很多道理,也有勇气过好这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70144/ff111ab33676a36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