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
要认清有害的习惯并将它们转化成对生命有益的认知和行为,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努力和觉知。
化解内在冲突
当我们评判自己时,便是在远离自己的需要,更无法采取行动来满足那些需要。因此我们感到抑郁,就是说,我们和自己的需要失去了连结。
呵护我们的心灵环境
当我们陷在批判、指责或愤怒中时,很难为自己建立一个健康的内在环境。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关注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或他人有什么问题。
用非暴力沟通取代诊断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意识来辅导他人时,我们和对方创造的是真诚、坦率和双向的关系,而不是和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也不是在诊断对方,或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专业辅导者姿态。
如果一个人感觉被充分聆听了,我们能从他(她)身上观察到相应的变化。比如,他(她)可能会放松下来并且深呼一口气。这样的举动往往意味着这个人获得了足够的同理,因而,内心释放了更多的空间去关注其他的事情;或许,这个人甚至能够开始聆听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但有时,若有其他痛苦浮现出来,他们便需要继续被同理。
【感悟】
抑郁症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心结,因为难以解开,一直就在心里,产生了内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症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也讲到,由于蛤蟆先生对外界评价无比的敏感,却在感到愤怒时习惯性地压抑,时间久了,他也病了。
我们常说,有什么情绪是要发泄出来,别什么都憋在心里,这样容易憋出病来。当然,这种发泄不是伤害别人也不是伤害自己,就是找个释放情绪的出口。比如林黛玉之所以生病,不就是她什么都放在心里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