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19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国际论坛上指出:
“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将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公共政策要对这种冲击给予充分重视”。
这是周小川近日罕见就“人工智能、就业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冲击”公开表态,句句犀利,直面困境,令听者为之一震。
人类想要生存就无法失去的就业领域,正在受到非人类物种的加速威胁。而此种威胁一旦落实到个人,那么,被落实替代的个人不是将返回贫穷,而是将会比原来更贫穷。
⬝ 马云在首届(纽约)彭博全球商业论坛上表示:未来30年人们每天只需工作4个小时,大量岗位被人工智能抢走。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Daron Acemoglu则表示:未来10至20年内,因人工智能技术而被替代的就业岗位数量至少由目前的9%上升到47%。
日本经济学教授井上智洋将2030年设定为人工智能的分界线,在2030年之前,是“弱人工智能时代”,之后,就会变成“强人工智能时代”。井上智洋表示,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之后,【人类会被简单地分为“仅以工资作为收入的劳动者”和“仅以利息和分红作为收入的资本家”这两种类型;人工智能会使纯粹的劳动者的收入减少,并最终趋向于零,这类劳动者会在科技的普及下反而变得更加贫困。】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人人竞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将面临人人竞争、人机竞争。如何让智能机器真正为我们打工?如果将威胁变为机遇?
我们需要建成公共网络!
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对互联网的垄断,
让所有人控股创新,让分红逐渐取代工资成为家庭收入主体,
只有这样智能化才能真变为人类的福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