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业务培训,其中一堂课是讲国学,老师提到了于丹讲《论语》、《庄子》,对于丹下了一个结论叫:她讲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废话。
图片来自网络听到这句话,我感觉挺震撼的,我们平时不也经常讲这种不痛不痒的正确的废话吗,一直意识不到这一个问题,仔细想想这种说话方式内在还是挺恶劣的,我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这种说话方式有一种潜在的懒惰潜伏在其中。例如谈论一个问题,我们只喜欢谈论自己已知的内容和大家已经形成共识的结论,这种话讲出来对方只能做出一种回应就是:是的,嗯,对,两人你一句我一句,都是对的,更像是在相互奉承。不断地这样重复着这种讲话方式久而久之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开始不愿意发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不愿意思考一个问题更多的可能性。
而且讲这种正确的废话是很安全的,不用担心讲错话,而这种时刻保证不讲错话的方式真的就对吗?我们在这个世上本来就不是圣人,孰能无过?只有在过错中反省才能进步,才能精益求精,一味追求安全的讲话方式,一定会把自己的思维局限,永远小心翼翼地讲正确的废话,这样下去岂不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在此我想说的是,我们大可在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避开已达成共识的结论,多说无益,反而应该去发掘新的问题,对自己也是进步,对明白的人也是巩固。这样才能谈出真知灼见,而不是流于表面,说些陈年旧事,无关痛痒,任时光流逝,放任到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