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簃斋摭录三则(64)

作者: 观巢居笔记一一杨府的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08:58 被阅读152次

阙簃斋摭录三则(64)

杨府

阙簃斋摭录三则(64)

1,吾少时,所诵儿歌即有:“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弟兄仨儿是一家。”少年懵懂,未解何意。及长,始知“三家村”始末。一九六一年九月,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拟辟一专栏,约请邓拓撰稿。邓即邀吴晗、廖沫沙参与其事。当其时也,三人皆为北京政府各机构官员。乃约定,以千字文为限,轮流撰稿,每期刊一文。合署笔名“吴南星”。吴南星者,三人名字之合体也。即取吴晗之“吴”字,邓笔名“马南邨”之“南”字,廖笔名“繁星”之“星”字。栏目定名《三家村札记》,盖源自苏东坡诗《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中有“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其意为僻村陋乡,自谦词也,虽文多僻见,但亦“不废刍言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三家村札记》罗织万象,举凡古人读书,近人治学、名宿做人、官员理政及时弊恶习、庸官怠政等,皆有以针砭、讽喻。文短而意赅,深入而浅出,一时洛阳纸贵。至文革前,已发文六十余篇。未几,文革勃兴,诬为“毒草”。初,红卫兵开批斗大会,廖偶瞥见吴,臊眉耷眼,垂头叹气,便欲以鼓舞,悄言曰:“吾等今日成名角矣,忆昔当年,北京四大名旦共与出场,犹未有今日而观吾等之人众矣!”吴问曰:“敢问廖公,吾等今日所唱者,何戏耶?”曰:“乃五斗米折腰也!”批斗毕,即拘絷入囚牢。廖路拾一残纸,疾草一诗,记其状也。诗曰:“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如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秀斗风骚。”旋邓自裁死,后吴亦瘐死狱中,唯廖苟且,尽天年而终。

2,杜月笙逝于港,后,由四姨太姚玉兰浮棺之台,安息于台北汐止大尖山。有民人李开明者,偶山行,得见杜墓。衰草荒疏,圹穴狐窜,残碑倾圮。因慕其名,仰其行。乃重为修整,为之守有年矣。杜之品藻,可观止矣。毛泽东闻杜死,亦综其一生所为,尝论曰:有本事,没脾气。

3,张恨水读书有法,尝曰:“吾少年时,已读小说几百种矣!不啻读本文,且读批注。是以,多知典故,亦悟作文之法。如,状一健美女子,吾即知‘荷粉露垂,杏花烟润’,乃绝好之笔法也。”

相关文章

  • 阙簃斋摭录三则(64)

    阙簃斋摭录三则(64) 杨府 1,吾少时,所诵儿歌即有:“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弟兄仨儿是一家。”少年懵懂,未解...

  • 阙簃斋摭录三则

    夏历 农历亦称夏历,为有夏所创之历法也。夏以正月为岁首,迥于其后之殷商、周、秦。殷商以十二月、周以十一月、秦以十月...

  • 阙簃斋摭录五则(39)

    阙簃斋摭录五则(39) 杨府 1,傅抱石乃画坛奇才,于绘画、篆刻、史论研究皆造诣颇深。尤以山水、人物见长,其山水激...

  • 阙簃斋摭录四则(41)

    阙簃斋摭录四则(41) 杨府 1,某次,众青年齐聚老舍家,请教写诗技法。老舍曰:“吾弗能为也,瞎凑而已。”或提议,...

  • 阙簃斋摭录四则(55)

    阙簃斋摭录四则(55) 杨府 1,“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此民谣广播于众口,传之甚远,民间以此喻事物之...

  • 阙簃斋摭录三则(51)

    阙簃斋摭录三则(51) 杨府 1,弘一法师皈依,一心向佛,谢绝俗缘,尤不喜接交官场中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

  • 阙簃斋摭录五则(24)

    阙簃斋摭录五则(24) 杨府 1,主席尝问郭沫若,当世书法,何人最好?请略序以名次。郭谨诺,曰:“第一,林散之是也...

  • 阙簃斋摭录三则(57)

    阙簃斋摭录三则(57) 杨府 1,陆沉之际,张国焘先至台,后去港。十余年后又移居加拿大。晚年以写回忆录为生,多谤言...

  • 阙簃斋摭录三则(21)

    阙簃斋摭录三则(21) 杨府 1,启功为人题字,不虞钤印时颠倒矣。观者惋惜,而请托者又未敢唐突再之,唯劝慰耳!曰:...

  • 阙簃斋摭录四则(22)

    阙簃斋摭录四则(22) 杨府 1,毛泽东嗜茶及烟,尤精于品茶,终身不曾移也。尝写有“饮茶粤海未能忘”之咏茶名句。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阙簃斋摭录三则(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o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