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作者: 敬月轩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08:02 被阅读0次

    书目:《论语新解》

    内容:为政篇第二

    《为政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ɡǒnɡ)之。”

    【译文】孔子说:“国君用仁德来管理国家政事,就像北极星安居本位,众星自会围绕归向它。”

    【注释】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绕。

    【解读】孔子以天文学术语打比方,来形容合理的治理方式。北辰,是一个古代的天文学概念,它是先秦宇宙观的天极。先秦宇宙观天圆地方,地如棋局,天之中心有极点,这个极点是想象出来的,不同时期靠近极点的星,是不一样的。孔子对道德极为重视,为政者要重视仁德,认为道德的提升和完善对于一个人的事功起着决定作用。

    我们现代人用天文知识来看,其实北辰星 是变来变去的,但先秦古人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北辰是静静地在那里,它是天极,众多的小星就围绕着它。北辰的美德,是静默不动。

    北辰隐喻的政治,有两点:1.政府不太管事,是小政府,静默而已。2.北辰的人君是修德来民,如同孟子所说古公亶父那样的自然精英,以自己的德性(而非暴力)吸引了“众星”的投奔。

    在今天,孔子立足于仁德的思想仍是每个人和人类社会完善的根本所在。同时,我们更提倡法治和制度的改善。一个好的社会,必定要有仁德的“定海神针”,也必定要有良好的法治来辅助,也必定要有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来巩固。

    为什么为政次学而篇?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为德行科,政事科居于其后(《先进》),亦是孔子重视仁德思想的体现。钱穆先生解读颇为到位:“孔门论学,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人以有群而相生相养相安,故论语编者为政次学而篇。

    我们须注意到,孔孟学说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乱世:“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孔子为乱世开出了一剂良药(提高仁德,爱己爱人,克己复礼),看似迂阔,实则为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一个立足点和着力点。

    孔子对于道德非常强调,孟子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宣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在古代人治的社会里,要改善人们的生存状态,可能更多的要寄希望于为政者提高道德修养了

    孔子德政=孟子仁政,孟子最得孔子思想精髓。两位各有理路,并行不悖,殊途同归。

    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三百篇,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诗经》中收诗305篇,说《诗》三百,是举其约数。蔽:概括。思无邪:原出自《诗经·鲁颂·駉》篇。钱穆先生指出:《鲁颂·駉》篇辞。或曰,诗有美、刺、正、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又一说,无邪,直义。关于思无邪,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说法,主劝善惩恶;第二种说法,主思想纯正,真情流露。孔子借用这句话来评论《诗经》。

    【解读】

    孔子的注意力是在《诗经》的思想上,也即是《诗经》的社会影响上。《诗》在当时是贵族学习的教材之一,除了识字之外,更多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和思想修养,在平时和外交中以赋诗言志。所以,《诗》是当时知识阶层的一套话语系统。孔子曾告诫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也就是说,学不好《诗》,说话就不得体漂亮,就缺乏感染力。

    孔子随时(事)设教,处处点化,在本章孔子以《诗》设教,提出《诗》之教化可使人温柔敦厚。这是孔子对《诗》之教化的解读既道出了《诗》的雅正,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中正平和,也折射出孔子待人处事的温良恭俭让的性情和气质。

    孔子之思想教化,一字一蔽之,曰仁,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本章谈诗教,你认为与为政有关吗?

    儒家“诗教”与“德治”密不可分,并行不悖。本章谈诗教,看似与为政无关,实则“诗教”关乎“德治”,又与“礼乐”相连,乃为政治国之重要内容。

    本章虽在论《诗》,实际与论政、论学、论人一脉相通,归本于仁德善思。此后多有以“思无邪”名其书斋者。如苏东坡在惠州时把自己的书斋叫作“思无邪斋”。清代宫尔铎,为著名书画收藏家、鉴赏家,书斋也为“思无邪斋”,著有《思无邪斋古文》八卷。夏传才书斋也叫“思无邪斋”。

    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对于民众,用政策去引导,用刑罚去整顿,虽然能使他们暂时幸免犯罪,但是他们还是没有羞耻之心。反之,若用道德去引导,用礼节去整顿,他们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自觉地走正路。”

    【注释】

    道:同“导”,治理,引导。

    齐:整治,约束。免:避免,指避免犯罪。

    无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

    格:作动词,守规矩,遵纪守法。

    【解读】此章言简意赅地表明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在孔子看来,用政策和严厉的刑法来管理百姓,的确可以防范犯罪,但并不能去除人们心中的恶念,人们仍缺乏基本的羞耻感,“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朱子语),可见并非根本之策,这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低级的治理方式。实际上,一个缺乏基本羞耻感的人,在为非作歹时是没有道德内疚感的,其危害甚大。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章句上》)

    更高明的治理方式是用道德和礼制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有强烈的荣辱是非之心,而从行动和心理上都趋于良善,这是从根本上弃恶从善,杜绝犯罪。

    证严法师说:“一个人只要有惭愧羞耻心,自然不敢做丧理败德的事情。”

    因之,政府最大的责任是教化民众并为之谋幸福。一个优秀的政府应该用道德来引导,用礼制来约束,引导人们过一种有道德、合礼制的生活,使人们知荣辱、明是非、有底线。而一个平庸的政府只是通过强制性和惩罚性的政策与法律来管制民众。

    本章与2.1“为政以德”相通,即首先要求国君或在上者要率先垂范,以德正身化人。据史载,唐太宗憎恶大多数官吏多都受贿,秘密派近臣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提出:“受贿当死。然而行贿呢?恐怕不符合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准则吧!”唐太宗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假如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

    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新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求学问道;三十岁学有所成,能立身于道中;四十岁能通达事理而不迷惑;五十岁时,能穷理尽性,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岁,于所闻之理无不明白贯通,于非议之语无不顺耳无碍;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行事,但不会逾越规矩和法度。”

    【新注】

    ①十有五而志于学:有(yòu),通“又”。志于学:立志学道。

    ②而立:而,能也。立,盖指立学、立身、立人、立礼、立道也。

    ③不惑:惑,困惑、迷惑、诱惑。不惑,不疑有定之义。《集注》:“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

    ④天命:《集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⑤耳顺:顺耳。《集注》:“耳顺,所闻皆通也。”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逾,逾越。

    【解读】

    本章与《学而》篇首章一样,不是因弟子提问而因材施教、随机指点,而是从心性中自然流露出来,叙述自己进德修业的不同境界,比较难解。

    1.这一章概述了孔子一生。

    明清之际的大哲李颙《四书反身录》说,孔子只说自己的进学次第,而绝口不提的官阀履历事业删述,可见圣人一生最重视的是学,所学最终要的是心。(鲍鹏山老师的《孔子如来》一书有一篇文章专门阐发这个问题,可参看)顾宪成《四书讲义》认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而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证境。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古人认为十五岁入大学(一说十五岁入小学,十八岁入大学;又说十五岁入小学,二十岁入大学),所谓大学,是指《大学》所说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学问。十五岁有志于学,不一定是进入大学,而是指孔子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大学。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志于,希圣希贤、成圣成贤的学问。有志于,圣贤之道,立志成贤成圣。“志”为心之所之,有念念在兹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成贤成圣的文化,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成贤成圣的。如此,方不负此生。因此,志于学,就是要念念在圣贤之道,念念学圣贤之道,念念行圣贤之道。

    3.“三十而立。”

    有人说是立于礼,有人说是立于道,总的来说可以指学有所成。唐代以前注疏认为,古人三年通一经,五年学成五经。孔子十五岁至于学,三十岁通五经。这样解释似乎不可取。因为孔子时候,并不一定是学这五经。孔子还有学音乐,孔子学《易》也不一定是三十岁之前。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圣贤之道,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学有所成,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立,人立于天地之间。人与天、地并为三才,与天地参。孔子经过十五年的学习,过一种遵守道德、遵守礼制的生活,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可谓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要想立,遵守礼制,用我们今天的话说,遵守道德是很重要的。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我想这个时候的孔子已经能很好地遵守当时所要求的种种道德了。

    4.“四十而不惑”。

    不惑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被外界所迷惑,二是不被外界所诱惑。不被迷惑,说明很有智慧;不被诱惑,说明很有定力。智慧会加强定力,定力也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三十而立”还在道德的层次。一个人坚守道德,如果没有智慧的话,道德就有可能带来压抑。如果有了智慧,智慧可以看清事实的真相,就会消除道德带来的压抑,因而也更有助于道德的坚守。

    “四十而不惑”可以说已经上升到了智慧的层次。而这个智慧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孔子说“智者不惑”,正说的是智慧。这个智慧不是小的聪明才智,而是透视宇宙人生真相的大智慧。如果我们能看清生命的真相,我们就不在会被迷惑,也不会被诱惑了。

    5.“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一是从“数命”的方面理解。可指人一生穷通贵贱贫富寿夭的机遇。

    二是从“德命”的角度理解,知天命就是知道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知天命即是知道人应当学习圣贤之道、践行圣贤之道、弘扬圣贤之道。我们的天命即是要自明明德,然后亲民,以达到至善的境地。

    三是从“因果”的角度理解。蕅益大师《论语点睛》: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命就是知道因果。就是在“数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知道这个命运所以如此的前因后果。孔子知道自己的天命,知道“道不能行”,同时也知道了“道不能行”的原因。孔子也知道自己“道不能行”,则他的天命不在于在当时实现政治理想,而在于传承斯文,将这样一种圣贤文化和王道政治的理想传扬于后世。

    四是从行动上,知道应当“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是勉强而为,也不是不安于义命。而是一种担当和榜样。孔子以自身的亲身示范,启示我们,为了一种符合道义的事情,应当努力而为。“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努力进去的同时,又能够坦然对待结果。这是一种真正的“素其位而行”,而不是向道家思想所启示的避世隐居。

    五是,知道,虽然“道不能行”,但是,仍然要坚守道义。坚守道义的生活,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但命中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则仍然要坚守道义。

    6.“六十而耳顺”。

    大致可以有四种解释。

    一是无论听到什么,心里都能明白它的含义。

    二是听到别人说的任何话,都能隐恶扬善,不与人相违背。我们一般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听不进别人的话,圣人则能从每一句话中听到合乎善与中道的部分。

    三是与“人不知而不愠”相联系,即无论听到别人赞美还是诽谤我的话,我都能淡然处之。对赞美的话不粘着,对诽谤的话不生气。

    四是与《大学》“听而不闻”相联系,由于孔子念念在道,“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他的“视听言动”都在“道”上,因此耳朵里听到的各种声音杂音都不能影响他的心,因此他做到了“听而不闻”。他在一心听“道”,因此外界的声音不能影响他。

    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一是行动上不违背道德。“从心所欲”,随从心里所想的去做,都不会逾越规矩道德。二是心念上,每一念都是符合道德的,都是纯正的,没有一丝邪念了。

    圣严法师在他的自传《雪中足迹》第二十章《圆满》里写到:“我对女色、名利的反应也不同了。年轻时,看到女人,知道是女人,虽然我会持守戒律,不会触犯。现在女人和男人对我来说没什么不同,都是人。我不需要再提醒自己:比丘戒律是不能碰触女人的。现在我对女人与男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我曾说过,女色与钱财是我此生的两盏红灯,现在这两盏红灯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我不需要去限制或阻止自己。以前我需要这两盏红灯去训练自己不受诱惑,现在这刻意的训练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已经内化于心。我已经够老,也已经习惯了。在我心中,金银与尘土没有差别,不过是物质而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44页)在另一处,圣严法师也提到,他以前从来不让女弟子帮他拿包,后来就让他的女弟子拿包了。因为以前内心还有所触动,还会受情欲的引动,这个时候需要用戒律道德来约束自己。后来则内心已经不受任何触动,不为外物所惑,内心所想不会偏离正道,因此表现在外的行为也就不会“逾矩”。

    这与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如出一辙。

    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新译】

    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一日,樊迟为夫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按照礼去事奉他们;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安葬他们,按照礼祭祀他们。

    【新注】

    ①孟懿子:仲孙氏,名何忌,鲁大夫,孟僖子仲孙貜(jué)之子,死后谥号为懿。孟僖子将死,遗嘱何忌从孔子学礼,故孟懿子亦孔子弟子。无违:谓不背于礼制。或云不违亲,误。

    ②樊迟:孔子弟子,鲁人,名须,字子迟,少孔子四十六岁(一说少三十六)。御,驾车。

    ③孟孙:即仲孙也。《白虎通·姓名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此孟孙本出公子庆父之后,当称孟公孙,简称孟孙。

    ④何谓也:犹言何意。

    ⑤事之以礼:“以礼事之”的倒装。以,按照。

    【解读】

    孟懿子,本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是鲁国三家掌权大夫之一,另外两家是季孙氏和叔孙氏。何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用无违来回答呢?

    我们前面曾分析过孔子所讲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句,可以用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据传,孟懿子的老爸孟僖子贤而好礼,孟僖子临终前曾告诫儿子一定要去和孔子学礼。但后来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后,向鲁定公进言说:“三家大夫们城墙太高了,按照礼法,不应该超过三百丈,因此应该拆毁掉。”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但快要拆到孟懿子这里时,孟懿子却抗命不遵。因此,这里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用“无违” 两字回答,不能说没有隐含着你老爸孟僖子那么懂礼,为何你却违背了父之道的意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名须,也是孔子的弟子,御就是驾马车的意思。那时樊迟正给孔子驾马车,孔子上车后,就把刚才孟懿子问孝那一幕原原本本的说给樊迟听。

    孔子把这个事情告诉樊迟,笔者揣摩也决不是发发牢骚那么简单,不然,弟子们何必连一句牢骚话也写进论语里呢?笔者想孔子当时应该是在随机说教,是想借此来考一考樊迟的悟性,看看樊迟能不能领悟自己的用心,果然,樊迟没明白,他进一步发问:“何谓也?”老师您用“无违”来应对孟懿子问孝是什么意思呢?我实在是不明白啊!

    樊迟的回答,可能孔子早有所料,早就知道樊迟悟性不太好,因此有意引发他心里产生疑情,进而再次发问的。我们若总结孔子因人、因材施教的特点,也可以这样说:要把学生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学生。

    樊迟提出疑问后,等着孔子解释。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这里进一步对“无违”和“孝”的关系做了深入的解释,所谓“无违”表面上是不违背父之道,实际上是应该不违于礼。不论父母活着还是死了,都不违礼,能做到用礼来事亲,这就是孝。

    当然, 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解释,这个意思还可再拔高一层,把对父母的孝延伸到为政上面,可以解释为这句话是孔子的一种隐语,表面谈是对父母尽孝要不违礼,实则应用到为政上也当如此,作为一个为政者,应该视百姓为父母,就如邓小平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那样,要对百姓负责,要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为政者的风度,所以“无违”就是不要伤了老百姓的心,要“亲民“”,要“以百姓心为心。”

    估计孟懿子听完孔子的回答后,也是一头雾水,他回去想了很多年也没弄明白什么是孝,直到临终前,还不停叮嘱他儿子孟武伯一定要向孔子请教个明白,孟武伯很听话,生怕老爸为此憋闷出病来,很快又跑到孔子这里来求答案了,孔子又是如何答他的呢?

    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名彘,谥号为武。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此句有三解:一,父母爱子,常担心孩子生病;子女能够体贴父母,爱惜己身,便是孝。二,子女对父母,当尽心服侍,尤其在父母生病时,更应因忧患而体贴呵护。三,子女常常谨言慎行,合乎礼义,使父母不忧其他,唯以其生病而忧虑。三解均可通,今取第三义。

    【新译】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有在你生病时才为你感到担心,(这就是孝了)。”

    论语为政第六、七、八章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新译】  

    这三章内容,孔子从述、雍、长三个不同逻辑层面解释了什么是爱。这是一个爱的层次不同的不同处理孝的方法。

    年轻明事的孟武伯问孝到底是什么,孔子说:“不但要关心父母的温饱问题,更要能注意到父母到底在想什么。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生活及心理方面的问题。”

    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一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顾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别吗?

    年轻直勇的子夏问孝是什么,孔子讲,如果感觉形势需要,有事要做,多操操心,勤快能干一点就行;平常做做饭啦,给老人小孩做做家务什么的,这样不同样也是为人称道的吗?

    总结:从上面内容,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下期预告:

    主持人:朱美娟

    内容:《可见的学习》P78~P129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三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vt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