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2019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作者: Who_f6f5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6:48 被阅读0次

主题:《论语新解—学而篇—第四》

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主持人:贾琳

撰写人:王婧

文本理解:

(一)主问题:

三省:指哪三个方面?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明佳丽总结:

一.尽心做事;

二.诚信做人;

三.坦诚相待;

(二)子问题:

a.“为人谋而不忠乎”的翻译?

宁甲婷,樊婵娟: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了。反映出孔子的思想。自古以来讲忠信,否则寸步难行。告诫世人,在道德的基础上再谈学习,人不学习同样也不能立世。

朱美娟补充:“忠”:就是做人做事尽到自己的本分。

吴晓妮说: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翻译?

贾琳: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吗?

冯淑娜补充:“信”就是与人交往的主要要以心换心,朋友向你倾诉时要先去感受她的心情,再处理她的事情。

吴晓妮又说到:我总结,“信”有三层意思,首先,是诚信。再是,信仰。最后,就是仁爱。

c.传不习乎的翻译?

贾琳: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高月好有补充:“传”在钱穆的论语新解里有两层意思。我认为1.对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温习巩固和反省了。2.自己所传授给别人的知识技能等是否经过认真思考,研究和实践了呢?

(三)自己的思考。

作为你,每天都反思什么?

吴晓妮说:在做人做事上,做到严谨,周密。吴大朋友从行进前,行进中,行进后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在学术方面,做到传不习乎。

我想说: 生活中,每天的事情千头万绪,有大事,有琐事,有根本之事,有毫末之事,其实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大事并不多,不外乎“安身立命”四字。因此,我们要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那些人生的根本大事上。

(四)知识拓展区

说说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被后世尊奉为"宗圣",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关于曾子的典故——曾子烹猪、曾子避席、不受君邑。

曾子是夏禹之后——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夏朝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国,曾姓自此发源。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被莒国灭。其后代用"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下周预告:

内容《教师的挑战》P95——P102

主持人:宁甲婷

撰写人:冯淑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up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