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 王俊杰猛
春秋,千古的悬疑,赵盾弑主。
晋襄公自承文公霸业以来,对外破狄伐秦,未尝挫锐气于他国,对内广施仁政,从未失信于子民,颇具贤主之材。可惜皇天不佑,其仅在位七年,随即陨世。
是时,太子夷皋年少。
首辅赵盾以为国家多难,外有秦、狄为仇,幼主恐难拥国以自强。而公子雍德贤而长,先君爱之,且见仕于秦,可迎之以嗣大位。
大夫贾季则认为,立公子雍不如立公子乐,乐仕于陈,而陈素来与晋相睦,公子乐可顺利抵晋,主持大局。
赵盾并不认同贾季的观点,其认为陈小而远,秦大且近,迎君于陈不加两国之睦,而迎君于秦,既可缓和两国间近来的矛盾,重睦于秦,又可为晋国平添羽翼,常保霸主之业,可谓一石二鸟。
然而,迫于太子母亲穆嬴的压力,最终群臣仍旧拥立太子夷皋为君,号灵公。
由于立君之争,灵公母子与赵盾为代表的卿族势力间的矛盾已然种下,且难以调和。
待灵公年长,奢靡无德,赵盾屡谏不听,导致君臣二人的矛盾再次激化。
灵公担心赵盾总揽国事于己不利,遂遣刺客刺盾,未成,又请赵盾饮酒,暗伏甲士欲以加害。赵盾幸得家将相救而得脱,但恐灵公杀念又起,遂奔至首阳暂避,恰其族弟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
赵盾复位,使赵穿迎襄公弟公子黑臀于周,立为成公。
究竟是赵穿独断弑死灵公,还是赵盾指使其所为,历史上多有争论。
不妨推演一二:
首先,赵盾为赵衰之子,衰有助文公定霸中原之功,士民多有归附,其本人亦是当朝首辅,执晋之政,生杀予夺皆出于盾,故赵氏卿族势力巨大,赵盾且为族长,对于弑君这种影响家族声望甚至存亡的大事,赵穿是不应该也不敢不获得赵盾首肯的。
其次,因先前灵公即位之时,赵盾多有阻挠,致使君臣二人积怨甚深,灵公也多次想置盾于死地,若灵公身死,对于赵盾绝对是大大的有利,以其自身的实力和声望,完全可以挑选一个与其相善的公子立为新君,故灵公的死赵盾是最大的受益者,且赵盾具有充足的弑君动机。
其三,赵盾复政后,对于弑君的逆臣赵穿未加治罪,竟然遣其如周迎立新君,可见赵穿与赵盾定是一路人,且穿乃盾最为忠实助手和得力干将。
因此,晋国当时的史官董狐即认定弑主之事乃赵盾所为,并如实地记入史书之中。
但赵盾弑主之后,恃其宗族强盛,未能清除灵公余党,待后来屠岸贾专权,致使赵氏深受其害,险些满门尽灭。君主和卿大夫两股势力斗争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最终晋国由于卿大夫势力的过度膨胀而分崩离析。
春秋时,秦国实力虽然弱小,但君权强大,其强在于内;晋国实力虽然雄厚,但君权暗弱,其强现于表,时至战国,秦国最终通过商鞅变法一举确立霸主地位,而晋国却因为激烈的内部斗争而一分为三,常为秦、齐、楚所欺凌,故治国之道,君权不可不固,国家不可不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