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瞬间苍老了很多,有持续一两年的时间里,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好。父亲在世的时候,每逢吵架,母亲总说,不如早些死了,让我一个人清净清净也好。两个人吵吵闹闹过了一辈子,其实都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吵架是他们沟通的方式。母亲现在已经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孤单肯定难免,孩子们也都有各自的生活,所有的无奈和感受都需要自己承担。
没有人能一直陪着我们,总有一个人要先走,老年孤单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昨天孩子半夜不睡,要求开灯睡觉,可能是太热了,我迷迷糊糊中哄了好久他还是不睡,终于发作地训了他几句,让他不睡的话去另一个卧室,别打扰妈妈睡觉。以往这招很管用,孩子会乖乖躺回枕头上,他果然躺了一会儿,然后爬起来去另一个卧室,自己打开了灯,许久都没过来。这个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猜他是睡着了,蹑手蹑脚地去看他,发现宝宝正满脸没落地躺着发呆。我有些心疼他,愧疚刚才不该发脾气,给他拿了一杯水,问他可以自己睡吗?他点点头。等我迷迷糊糊入睡的时候,宝宝又蹑手蹑脚地爬到我床上,低声说:
“妈妈,我想你抱抱睡。”
我无法拒绝一个三岁孩子的请求。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会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哭了就会去哄去抱,他和母亲是零距离的,慢慢孩子长大了,他会更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但是不论玩的多嗨,他依然会用目光寻找母亲的身影,母亲在他的视线里就会很踏实继续玩耍。他已经开始独立了,但依旧依恋母亲。
孩子和父母是渐行渐远的关系,他长大了,有了玩伴,有了恋爱,就会断开对父母的依恋,因为父母给的已经不再满足他的需求,他不需要被限制,他需要自由。
恋爱证明我们需要亲密关系,但是热恋期过后,总有其中一方,想要更多的自由和个人时间,两个人的矛盾常常出于此。这是一个磨合期,也是彼此适应的阶段。往往被依恋的那方首先想到逃离,这也是人性,一旦觉得吃定了对方,便有些肆无忌惮了。如果在此时分开,一段感情将错过更深层次的体验,不论是谁,都会受到伤害。所以,在一段感情里,如何有效地提升品质,取决于两个人能否达成共识。
被忽略是其中一方最明显的感受,这个时候不该把重点放在另一方人品如何或者是否爱你上,而应该把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问问自己:
“没有他时时刻刻的关心和陪伴,我能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不能,就该反躬自省。如果能,恭喜你,拥有了一个独立的人格。
你做到此,两个人的感情能平稳过度,一定会走向命运与共的亲情模式。如若越来越淡,这注定是一段失败的感情,弃之不可惜。
我们无权要求对方改变,能做到的是去适应对方,这是出于深沉的爱。对方不愿意改变,是他的觉悟跟不上你的节奏,或者他压根觉得你配不上他。那么,但求心安吧!
人这一生,灵魂注定了只能独行。曾经日日玩耍的伙伴和彻夜长谈的好友,总有离开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忙碌和生活;曾经的恋人因为种种原因分道扬镳,我们必须收拾好心情继续前行;现在的感情和婚姻不如意,我们无法任性地做自己,只能和自己促膝长谈调整心态。有幸寻找到灵魂伴侣的人凤毛麟角,想找个随时能说上话的人共度余生的想法浪漫而美好,如果注定了此生没人懂你,你还是要振作起来,照顾好自己,寻找灵魂的依托,用坚定的信仰来拥抱真实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