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用非暴力沟通提出请求,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把请求变成“要求”和“命令”。
不要命令,不要说你马上给我怎么样怎么样,你必须给我怎么样怎么样,赶紧怎么样怎么样,这样只会收到反抗。
不过这种话,真的蛮常听见的。
我们传统的观念,觉得一个家庭是一个权利金字塔,父母可以对子女呼来唤去,丈夫可以对妻子呼来唤去,妻子也可以对丈夫呼来唤去。
但是当你对别人提出了一个强烈的命令的时候:“赶紧去把垃圾给我倒了”。
即使对方答应了,但是你有没有留意到当他从沙发上起身的那一下子,那个背影流露出很强烈的不情愿,如果再仔细一听,你会听到一声叹气。
我想为你补充两组概念“操控”与“协作“。
当我们有了权力,我们喜欢操控别人把事情完成,使得别人信服。
所以喜欢用强有力的语言,用惩罚等等,但是都会或多或少付出代价。
研究表明,采取操控策略的很多公司、家庭和学校,都会士气低落。
而为什么不尝试”协作“精神呢,协作精神就是让别人自愿去做。
这就要求你,不带着批评的眼光看问题,放下身份感和权威感,这样别人也会更加关注我们的需求。
所以,这个请求必须要委婉一点,在前面加上五个字:“你可不可以。”
或者你也可以说:“你可不可以和我一起...”
孩子把玩具撒了一地不愿意收拾,你跟她说“你可不可以和妈妈一起来收拾一下地板上的玩具?”
当你先蹲下来开始收拾,我就不信孩子他还站在那里不为所动。
没有人喜欢被胁迫着去做,而喜欢自愿去做,更加喜欢协作着去做。委婉一点,又有何妨?
总结一下,什么样的请求才是好的请求,三个条件:
第一,要非常具体。
第二,不要告诉他不要做什么,而要告诉她要做什么。
第三,要委婉的请求,而非要求和命令。
记得加上五个字:你可不可以。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对夫妻,结婚39年,他们在钱的使用的问题上有冲突,结婚半年之内妻子就两次透支了支票。
在那之后丈夫就把支票本锁起来,再也不让妻子去碰,因此为了这件事情他们吵了39年。
妻子说:你不想让我花任何的钱。
丈夫说:你太荒谬了。
妻子说:你跟你爸爸一个德行,舍不得花钱。
丈夫说:你对钱完全都不负责任。
你有没有发现,任何一方听到了自己被批评、被判断,他们的能量就会转为反击和辩解,而再也不关注彼此的需要。
马歇尔问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你们的需要是什么?“
但是一开始他们却回答不上来,却一致用评判的方法给对方贴标签。
后来在马歇尔的引导下,丈夫说:“我会觉得害怕,因为我需要在经济上保护整个家庭。”
丈夫这么一说,妻子瞬间就理解了,妻子说:“我会觉得羞愧,因为我需要被你们家里人认可。”
你看,当我们彼此都能知道对方的需要,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沟通呢?
你看,这个未被表达的需要让他们等了39年,吵了39年,多么的不划算。
非暴力沟通是创造幸福的沟通方法。
如果把我们每一次沟通,比喻成冰山的话,你一定很容易就理解非暴力沟通的精髓。
当我们条件反射式的说话,当我们被情绪左右,当我们说出了暴力语言,其实我们只是呈现给了对方这座冰山最尖锐最刺人的那一角。
对方肯定不知道你所想你所要是什么,以他也没有办法和你好好说话了。
不要忘了海平面下的冰山,那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把他们也呈现给对方,海平面下的冰山,就是你的观察,你的感受,你的需要,你的请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