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渭水之畔,身边芦荻飞雪,眼前渭水绿菌,远处南山青黛,一轮红日西坠,大地万物罩在一片淡黄的阳光下,洒在身上有些暖意。南山的上空,蓝色的天幕上却有一轮白色淡淡的弦月,日月同在,而未同辉,一不注意,那月亮便被忽略了去。
远处的水鸟飞起,在空中盘旋了几圈,落在了河洲之滨,细长的腿慢悠悠地带动着身子移动,长长的脖颈便扎入到水中。
那水鸟分明就是那位水中伫立了千年的秦国女子,等待东征凯旋的情郎。而此时的情郎,也在渭水之畔潇潇秋风中,放飞思念,追寻她的踪迹,这个流传了二千多年的故事就是《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个收集在秦风的中思念之情,与秦人修习战备、崇尚武功,激昂粗犷之情好像不相适应,更像郑卫凄婉缠绵之气。所以估计这位君子是栎阳以东潼关以西某地驻防,虽是秦人,但因近郑卫之地,已有郑卫之风。一个君子,天刚亮便伫立于渭水之滨,从露水如霜,露水未晞、到露水未已,估计站了一个多时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且跻、且右,说明向上游寻找佳人只是困难重重。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往下游寻找佳人就只能在思念之中,所以这位佳人,应该在渭水的上游岐西一带的渭水之滨。
蒹葭是什么?水边最低廉的水草而矣,因为《秦风蒹葭》的出现,成了水边的思念。蒹是未花之荻草,葭是初生之芦苇。
落日之际,我也伫立在渭水之滨,而我既不是上游某人的佳人,更不是下游某人的君子,追寻上游的佳人。因为我连蒹、葭、蒲、芦都分不清。查寻了好多资料和图片,才知道现在人将河边的这些水草,叫芦苇、芦荻、芦竹、蒲苇、蒲草……对照着可以认出,不想太阳已经红得发亮,天却暗了下来!不知道二千年前的佳人是否放一叶河灯,顺流而下,不知下游的君子在白露为霜之时,能否看到河中一点光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