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频里看到历史记录片的标题为《人生低谷一定要读刘禹锡》,标题吸引着我,有打开观看的欲望。
最近烦心事很多,不知道算不算人生低谷,反正感觉压力大,喘不过气,甚至被洗牌出局的可能性接近成为现实,而感到无能为力,渺小犹如一粆沙,轻易随风而逝,不曾留下痕迹。直抵软肋,无力还手的失落感迎面扑来。
我的困局,许多过来人都曾经历过,照抄作业不会。在不同时代下,面临的难题不一样,但那种心底扎挣,困顿难耐的处境是相通的,看看别人是如何走出来的,从中取经。
作为普罗大众中渺小的一员,肯定不能跟大诗人刘禹锡相提并论,也没有可比性。他的人生遭遇令人感慨,即使感觉压力山大,还是活在当代比较幸福,至少衣食住行比唐代的多数民众有保障的多。
刘禹锡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19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21岁时再登吏部取士科。他考试特别厉害,三次大考都名列前茅。据说取士科特别难考,一般三四十多岁的人考上以后都喜的发疯,而刘禹锡仅21岁就考进去,且成绩在前几名,他就是俗称的考神。相当于我们现代12岁的孩子原本在上小学六年级,却跨级考试一举考入清华、北大校门,名次还在前三名的水准。
他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迁任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他的一生历经8任皇帝,靠学识开局即进入政治核心官员,自从革新失败后,大半辈子不是去任刺史,就是去刺史的路上。那个时候去上任,基本上去靠徒步,走三四百公里是常态,缺吃少喝,住茅草屋。可他依然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