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2202/cd600e82816902c1.jpg)
秋天,对于农民来说是收获的季节,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因此,眼中他们的秋眼中充满了喜悦与欢喜;对于文人墨客来说,秋的到来意味着繁花即将落尽,寒冬将至,由此而产生了几分伤感,“自古逢秋悲寂寥”便是对此种心态的描写。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时代形成了各种各样秋的色彩,有人说诗歌是直通灵魂的,这话不错,下面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几种“秋”,透过他们的笔端,我们了解一下他们心中的秋意若何?
一、孤独寂寞的秋
秋夕
唐 ·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秋月
宋 ·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二、壮怀激烈的秋
观沧海
汉 ·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沁园春·长沙
现代 ·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不第后赋菊
唐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忧国忧民的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四、静美祥和的秋
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滕王阁序 (节选)
唐 ·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望洞庭
唐 ·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紫薇花
唐 ·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五、满怀思念的秋
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中
唐 ·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 ·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