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人都不希望碌碌无为的过一生,
也都希望自己可以有心想事成的那一天。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有几个人不是在碌碌无为之中过完了一生,
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可以真正实现心想事成。
不知道有几个人仔细的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的热血青年,最后变得碌碌无为。
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一些曾经处于边缘状态的人实现了屌丝逆袭,最终实现了心想事成。
可能每一个人都曾经想过,
只是有很多人只是想过而已,并没有付诸多少实际行动。
那些一时冲动的人,大多数时候也会在激情过后,慢慢的退回到原点。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给那些异想天开的人机会,机会只会给那些时刻准备着全力以赴人们。
另一个角度来看,对矛盾概念的思考,决定了对那些矛盾的认识程度。
现实来看碌碌无为这个概念,从中可以看到是一种整日忙碌而无所作为的状态。
如果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负能量。
但是,把这个概念继续往深处挖掘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另一些不曾看到的信息。
现在我尝试着去分析一下这个概念,希望能够给看到此文的你带来一点启发。
先来看碌碌这个词,顾名思义这是忙碌的碌的双重写法,意思是比忙碌这个概念更胜一筹。
假如说处于碌碌这样的状态,常常会有无为的情况出现。
把无为这个词来细细道来,可就有很多的拆解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老子提出来的无为这个概念。
某些方面来看,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的意思,当与碌碌联系到一起,才形成了什么也干不成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到,如果处于碌碌的状态,很有可能会产生无为这样的结果。
进一步的来看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要做成什么样的事情的人,
之所以总是没有达成所愿,很大概率上是从根本上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某个层面上来看,人总是会有忙与闲的时候和状态,即便是再忙的人,也会有忙里偷闲的私心。
反过来说,如果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会想办法去得到他,得到之后才会有心想事成这一说。
回过头来看碌碌碌无为这个概念,正是身处其中的人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乃至于,整天为各种各样的琐碎困扰,即便是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始终没有一种清晰的战略与战术的配合,这样做事的状态,只会像狗熊掰棒子那样,到最后两手空空。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有想要的太多,个人的能力却无法与之匹配的尴尬。
知行合一的原则也总是在复杂的人性面前败下阵来。
当年王阳明能够在龙场悟道,是处于一种九死一生的状态。
试问,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很大概率上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忘记了那些曾经的承诺。
俗话说,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
我们心中的贪婪总是让我们在抉择的时候总是偏向于那些看的见的好处,忽略那些好处背后隐藏的危机。
于是乎,总是在碌碌之中忘记了那些心中的愿望,在无为的结局中感叹命运的多舛。
殊不知,觉醒常常是在感叹中发生。
此时正值年底忙碌的时刻,
愿正在忙碌的你不要忘记曾经的梦想,
在繁杂的忙碌中做出明智的断舍离,
从而达成所愿实现人生中的心想事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