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问责自负!
此文参加飞鸟集文史作业:从《诗经》中选一首诗,谈谈你的理解。你可以谈谈诗中的植物或者动物,谈谈诗的艺术手法,谈谈你读过之后的感悟......《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是诗经中的第一首,也是平常听到频次最多的一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经一直觉得《关雎》是一首表现男人追求美女的情诗,可是仔细想来又不对,一个君子怎么能够“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呢?若是那样,左找一个,右找一个,岂不是太轻浮了,何以用“君子”称之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首后世赞颂“后妃之德”的诗。冰雪消融,大地回春,鸠鸟开始求偶,发出“关关”的叫声,人心也开始“回暖”,美好而舒缓的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古人重礼数,欣赏美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所以这里的窈窕淑女应该是指有着能彰显女人家教和修养的体态,毕竟大家闺秀少有走路带风的。只有心态稳定的人才会步态婀娜。周康王夫人,看着远处河岸的雎鸠,想着近日朝中发生的事,再低头看着朝廷各贵族家呈上来的女子画像,画中九曲回廊中,女子衣袂飘飘,让人心怡,令人爱慕。她心中顿时陷入两难。作为妻子,她多么希望自己跟周康王跟水中的雎鸠鸟一样,一生一世一双只忠于彼此。可是,周康王没有早朝的事情已经在群臣中间流传开来,他们普遍认为君王不早朝是因为身边女子无德。君王晚起这事虽小、虽微,但若“见微知著”,便就可能亡国。毕竟有前车之鉴:夏朝亡于妹喜,殷商忘于妲己。都说红颜祸水,周康王不比普通百姓啊,而她作为统管后宫的皇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受专宠,她的使命是帮皇帝挑选贤女开枝散叶。想到要和别的女人一起分享夫君的爱,周康王夫人焦虑不安,夜不能寐,辗转难眠。到底找什么样的女子,才能保护了自己,又完成了任务呢?眼看着王公贵族的女儿们作为“采女”进入了后宫,王后的心里也有了定夺的标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古有“南琴北瑟”之说,南为君,北为卑。若是被“采”上来的女子能够遵守尊卑之道,懂得规矩以及谦和之道,不来觊觎自己的皇后之位,相互之间能够友好相处,那么也值得她举荐。(“芼”表示推荐,“钟鼓”比喻有始有终。)“唉!”周康王夫人深深叹出一口气心下思量:“我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只盼着她们能够跟我一起安和国家、辅佐君王呀!”周康王夫人为夫君充实后宫的事情得到广大百姓的赞扬,大家都夸其母仪天下、德才兼备、温良贤淑。《韩诗》有记:“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豫见,思得淑女以配君子......知诗为康王后夫人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