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宋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予爱花之心比之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哈哈!跑偏了﹋o﹋!花木之喜,待日后再谈。今日是想讲讲我与乒乓球的前世今生。
记得小时候,
农村的学校很落后,缺乏先进的体育设备,当时只有校门口有两个破旧的乒乓案。一、二年级时,曾瞥见高年级孩子在那玩耍,好像抓着锅盖一样,左右来回接球,觉得还挺有趣的。再后来,乒乓案(水泥做的)在日晒雨淋之下,渐渐的失修了。然后,我对乒乓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淌所剩无几。
第一次真正接触乒乓是在初中。
那时候的体育课都是:男生组队打篮球,女生三五成群地谈天说地。然而,总有例外。班上有几个女生很爱打乒乓,于是我这个喜欢玩喜欢跳的孩子也被吸引了过去。在她们的带领下,我对乒乓球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她们都是高手。一开始,基本是一招毙命,她们的球我一个都接不住。其实,新手基本都是青一色的"挑点点",就是像抓着锅盖一样,把球挑的老高,还经常"跳案",那样子实在是滑稽好笑。后来,每次的体育课我们都会相约一起打球。我很喜欢观看我们中的那几个高手一起打比赛,甚是激烈,极为好看。在我仔细观察与虚心学习之下,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技巧,比如说怎么正确的握球拍,对于快球要慢接而不能用力,对于慢球要准备好打持久战,切不可心急。总之,我慢慢的对乒乓熟悉起来,都要归功于两位陈菇凉,也就是我的乒乓启蒙老师,同时,还要感激和我一起从菜鸟小白到初级少年乒乓手的云朵。是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更亲近。
后来,上了高中。
我对乒乓的喜爱丝毫未减。还是在体育课上,还是有几个"特立独行"的女娃不爱聊天独爱乒乓。于是,我又结交了不少球友。随着对乒乓的熟悉,我的技艺也提高了不少。尤其到了后期,我经常和班里的男生一起打。一开始,他们还让着我些,后来便是腥风血雨了。某陈还是?记不清了。他总是左打一下,右挑一下,快一下,慢一下,远一会,近一会,我是左右上下的跑,被虐的岂一个惨字了得。也是多亏了这些男童鞋的特殊训练,我的球技又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后来,每每学习烦躁之时,我都会撇下理化生试题,约两三球友一同去打球。最让我激动的就是,后来我们班的好多男生也被我虐的很惨,他们一个个的战死,而我稳坐"王位",久战不衰。再后来,学校建了室内乒乓室,周末时,我们经常不回家,然后偷偷翻窗而入。室内打乒乓,是极好的。没有风的干扰再加上场地的限制,乒乓不会乱飞,我们再也不用像在操场上那样为了拾球,从东头跑到西头,被风向左右,受天气制约了。
上了大学以后,
体育课的老师都是很"正经"的,他们不会像高中初中一样让我们放"散羊"。体育课老师不是教我们舞蹈瑜伽,就是带我们挥刀舞剑,所以我失去了在体育课上交乒乓球友的机会。后来,我发现班里似乎没几个人喜欢打乒乓球的,大家都在各忙东西,没有人有这个闲情逸致去操场打球。于是,我的内心有点小失落。偶尔,路过乒乓球场,我会停下来观赏一番,实在技痒时,便会厚着脸皮去求人家加我一个,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所以大学几年下来,我总共加起来也没打多少次乒乓球。但是,我对于乒乓球一直是深情似海。(咯咯咯,laugh∩_∩)
有时候,我恰好遇到的是初学者,看着她们,就好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糊里糊涂的打,莫名其妙的飞,可是好开心!有时候,遇到的对手与我球技相当,就仿佛是和另一个自己打球,那种感觉甚是奇妙。还有的时候,遇到球技高超的,就觉得打起来有些吃力了,但是得到这种可以进步的机会内心还是欢喜雀跃的。最好玩的是遇到脾气急躁的,球技不错,打的飞快,但是老是耐不下心来,所以容易"跳案"、"飞球",这样的球友一般都是学妹,我笑着接球,回想过去,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自恃清高,轻视对手。也不是讽刺,只是人们年轻气盛时,难免性子急躁些。事实上,真正的高手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你慢时,他可以耐着性子陪你"温柔",然后待时机成熟,猛"抽你"一下;你快时,他又会仿若闪电,绝对会打你个措手不及。
我常想着以后
在家里摆一可折叠乒乓案(自己做一张也未尝不可),或无聊时或烦躁时,或兴奋时,都可以邀家人朋友一起。不会打?我可以教;技术高?教我吧(抱大腿);技术相当?一起进步!如此这般,不仅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些情趣,还能促进亲人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
乒乓只爱,这世间甚多。然吾与乒乓,乃前世的情,今生的缘,生生世世爱无边。
执着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