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时期,齐襄公昏庸无德,被其堂弟等人刺杀。当时在国外避难的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要抢先回国,争夺王位。
在回国途中,公子纠派其同僚管仲设下埋伏,射中小白的衣带,小白应声倒下假装死,却暗度陈仓,抢先回到齐国即位,号称齐桓公。
公子纠却以为小白已死,放慢行军速度,六天后才得知小白已继承王位,又逃回到鲁国。纠的辅臣召忽殉主,管仲却没有选择所谓的尽忠自杀。
齐桓公命令鲁国杀死公子纠,并把管仲押送回齐国,准备亲自报一箭之仇。
而管仲与鲍叔牙之间却有着深厚的友情,《列子·力命》中讲到,鲍叔牙深知管仲贤能,管仲也自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于是鲍叔向齐桓公力荐管仲,管仲转而投奔仇敌,当时名声扫地,可是他投敌真是朝秦暮楚,没有气节吗?
他对鲍叔牙坦言,所以要活下来,就是想辅佐公子小白使齐国日益强盛,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让杰出的才能得以施展。
齐桓公也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一代霸业。
有言道:“忠臣不事二主”,然而一个立志要做大事的人,是不会为了个人的名利得失,守“小忠”而弃“大忠”的。管仲就是这样的人吧!他前后事奉二主,皆尽心、尽责、尽忠,最终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代名相而流芳千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