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文艺调频文艺花园
雕塑的悲与美 -- 【Pietà】(圣殇)米开朗基罗

雕塑的悲与美 -- 【Pietà】(圣殇)米开朗基罗

作者: Sunny_side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10:51 被阅读2128次
    《Pieta》 (1498-1499)

    1498年,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用手中的刻刀记录下他在世界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页。他创作的雕像《Pietà》(《圣殇》,亦称《哀悼基督》或《圣母怜子》)在罗马获得巨大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也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

    米开朗基罗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来雕刻与打磨这座《Pietà》,到1499年雕像完成时,他刚满25岁。这件作品开启了米开朗基罗作为雕塑家的职业生涯,也是他唯一留下署名的雕像。

    “Michael. Agelus. Bonarotus Florent Faciebat”. (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
    米开朗基罗的署名

    1497年,一位名叫Jean de Billheres的法国红衣主教委托米开朗基罗为自己位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的葬礼纪念碑创作一件名为《Pietà》的雕像。

    Saint Peter's Basilica(圣彼得大教堂)

    《Pietà》的题材取自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耶稣在与十二门徒吃完最后的晚餐后,被门徒之一的加略人犹大出卖。他在耶路撒冷的客西马尼园被逮捕、审判,并被罗马犹太行省的总督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us)判刑,受到鞭笞,走上苦路,最终被罗马人钉上十字架。

    The Last Supper (1498)‍,Leonardo da Vinci,Convent of Sta. Maria delle Grazie, Milan, Italy 《被钉在十字架的基督》(The Mond Crucifixion),拉斐尔,1503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耶稣被钉十字架, Simon Vouet, 1622, 热那亚

    圣母玛利亚和门徒们闻讯赶来,他们从十字架上移下耶稣的尸体,圣母将儿子抱在怀里,陷入深深的悲哀。

    《Pietà》中端坐着的圣母玛利亚将受难的耶稣放在自己的双膝上。他的头向后垂着,右臂搭在母亲的右膝上,肋骨和手脚上都有伤痕。圣母的容颜显得非常年轻,姣美。她身着长袍和斗篷,层叠细密的衣褶覆盖着她的双肩和前胸。她左手向外舒展开,右手托着儿子的身体,头微微低垂,俯视着饱经折磨的爱子。

    《Pietà》

    在米开朗基罗之前已经有不少艺术家根据圣经故事创作出圣母怀抱耶稣的经典形象,一般都选用木质材料做成,表现圣母的哀怜和圣子的痛楚,往往形象呆板。

    Pieta, Michael am Zollfeld, c. 1420 佚名,《哀悼基督》(Lamentation),1406-1415 Pietà, Bohemian, 1390-1400

    米开朗基罗决定要超越前辈的局限,创作出符合自己的宗教理念的《Pietà》。于是他的作品掩饰了圣母的痛苦和悲恸,也没有着重突出耶稣身体上累累的伤痕,整件作品给人带来的是安宁和唯美的震撼。

    《Pietà》

    耶稣在死亡前承受的各种痛苦,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中心教义之一,包括救赎和赎罪。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也提到了耶稣受难。在许多基督教会中,以圣周来纪念耶稣受难。这是圣母玛利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被称为圣母玛利亚七愁,是天主教虔诚祈祷的主题。

    米开朗基罗为了寻找最适合雕刻《Pietà》的大理石,于1497年亲自前往意大利卡拉拉采石场寻找石料。他曾说用来创作《Pietà》所用的这块纯白卡拉拉大理石是他所使用过的石材中最“完美”的一块。

    卡拉拉的大理石采石场

    比起创作之前的其他雕像,米开朗基罗在《Pietà》的雕凿中运用了更强烈的写实技巧。他对于任何一个细节都力臻完美,不但对雕像中人物形象精心设计,还对雕像整体进行极其细致入微的打磨工作,甚至在后期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以达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的效果。这一切都赋予《Pietà》光彩夺目的生命力。

    《Pietà》

    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也是一件极特殊的艺术品,因为在当时多人物雕像很少。米开朗基罗将圣母和耶稣这两个人物用统一的构图表现出来,从圣母的头顶到下面的宽袍形成了稳固的金字塔结构。这一新形式也受到了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如达芬奇)的欢迎,并被纷纷效仿。

    优雅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形成的一种世界观。他们开始重新认识身边的这个世界,他们慢慢认识到世界是一个稳定、合乎逻辑、能够被理解的地方。这与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世纪,人类的命运被无形的、不可预测的、残酷的上帝的力量所控制,世界处处充满神秘与未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认为,自然可以被破解,知识和分析掌握着打开永恒真理之门的钥匙。

    《Pietà》

    在对《Pietà》中圣母和耶稣的体型测量的结果显示出他们的比例并不完全是自然的。他们的头是成比例的, 但是圣母的身体显然比耶稣的身体大许多。如果她站起来,她会比儿子更高。米开朗基罗之所以这么设计,估计是因为考虑到圣母需要在她的双腿上支撑儿子的身体。如果采用正常的身材比例,那么她就会很难优雅地承托一个成年男子。

    为了使《Pietà》的比例看上去更和谐,米开朗基罗特意在圣母的腿上和胸前雕上了层叠厚重,带有多重褶皱的布料,这样可以让她看起来更大。虽然采用这种复杂的布料设计符合人物比例的需要,但这也正好给予米开朗基罗展示和发挥他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空间。整件作品完成后,大理石看上去不再只是一块石头,带有自然的褶皱、曲线和深深凹槽的布料呈现出逼真的流动感。

    《Pietà》

    据说,米开朗基罗曾因把圣母玛利亚描绘得太年轻而受到批评,因为耶稣离世时圣母应该大概是45岁到50岁之间。他回答说,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他还说,圣母令他想到了自己母亲的脸,母亲在他只有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的脸在他心目中是永恒青春的象征。

    Virgin Mary

    《Pietà》中圣母的表情异常宁静,在巨大的悲伤和毁灭感中,她似乎已经屈从于所发生的一切,并被优雅的接受所包围。耶稣也被描绘成进入了平静的睡眠,而不是一个在遭受了数小时的严刑折磨后,浑身是血和瘀伤的人。在支撑耶稣的身体时,圣母的右手并没有直接与他的肉体接触,而是用一块布隔开了手与耶稣的身体,这象征着耶稣身体的神圣。

    Jesus

    圣母的美并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耶稣之死的悲痛。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她深沉的悲哀被掩饰于内心深处。那正是一种美的,无声的,沉默的悲。

    总体来说,雕像中的两个人物既美丽又理想化,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对新柏拉图主义理想的看法,即地球上的美反映了神的美,所以人之美与神之美相互呼应。

    《Pietà》

    圣母平静地向世人宣告: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 《约翰福音》第3章第16节

    米开朗基罗在《Pietà》中不但表现了母子之爱,他更彰显了上帝之爱: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性别、出身、信仰 …… ,天父上帝的爱始终伴随着你。

    耶稣肋骨上的伤痕 圣母和耶稣的手 米开朗基罗的签名

    如今这件被珍藏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的《Pietà》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人。有幸一睹大师作品的人们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作品散发的强烈情感,他们在雕像前或凝神伫立,或沉思祈祷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Pietà》 《Pietà》 《Pietà》

    尽管米开朗基罗完成《Pietà》时是如此年轻,但他已显示出大师级的功力。最令人惊讶的是,一块坚硬无比的大理石竟能呈现出如此多精妙的细节:圣母服饰及面纱上丰富的皱褶、耶稣皮肤肌肉的写实表现等。无论是人物刻画上优雅的细节,还是因细致的抛光而增添的美感,都记录下米开朗基罗对世界艺术的贡献。

    《Pietà》

    《Pietà》曾在1972年5月21日遭到一次严重的破坏,一位精神失常的澳大利亚籍匈牙利人手持铁锤进入教堂猛烈敲击雕像,同时还高喊着 " I am Jesus Christ, risen from the dead!(我就是耶稣,死而复生) !"。

    结果造成圣母的左臂被击断,面纱和鼻子被击碎,左眼被击坏,现场共找到50多块的碎片。经过长达三年的修复,雕像才恢复了外形,但修复工作无法弥补它原有的美感。随后,教堂为了保护在这幅作品,在它的前方加装了防弹玻璃护栏。

    被凿毁的《Pietà》

    除了这件位于圣彼得大教堂的《Pietà》,米开朗基罗在他的后半生围绕“圣殇”主题又创作了3件雕塑,分别是翡冷翠圣殇《Pietà Bandini》,巴拉斯屈那圣殇《Palestrina Pietà》和隆达尼尼圣殇《Rondanini Pietà》,而最后一件作品并未完成。据传,艺术家在87岁高龄时,直到离世前六天还在用力敲凿这件作品。

    米开朗基罗的四件《Pietà》 Pietà Bandini

    米开朗基罗在78岁时完成这件原本为自己雕刻的墓石碑,耶稣左边的女子是马德莲娜,右边圣母紧贴着儿子。据说他上方那个老人形象的原型就是米开朗基罗本人。

    Palestrina Pietà

    巴拉斯屈那圣殇(Palestrina Pietà), 据传是在米开朗基罗80多岁高龄时创作的。

    Rondanini Pietà Rondanini Pietà

    隆达尼尼圣殇(Rondanini Pietà),并未雕刻完成。与前几件作品下坠的形象相比,这件作品中的圣母与圣子好像在缓缓上升。

    米开朗基罗,一位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巨匠,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热爱的雕刻创作。大理石和刻刀在他的手中仿佛获得了灵性。他的作品跨越几个世纪,从遥远的文艺复兴带着他诚挚的灵魂呈现在世人眼前,引人深思。如果有幸能能领略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更多的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或许能激发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死亡这一终极命题更多理性的思索。

    Michelangelo, Sculptor, Painter, Poet, Architect(1475–1564)

    当我们在欣赏和思考着传达了和平与安宁的《Pietà》时,我们或许能暂时忘却人生路上遇到的痛苦,一切悲哀与“圣殇”相比而言都显得渺小了。

    我们追求美,追求爱,我们追求快乐,我们追求幸福,我们以为拼尽全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可是当我们受到现实无情打击的时候,失落、消沉、痛苦、绝望一起涌来。

    当一切的理智和经验都缺失时,我们的心中就会出现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可以由信仰填补。可是如果当信仰也缺失了的话,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来填补黑洞呢?

    或许是美…

    也或许是爱…

    我们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用一生来寻找答案,不过或许答案并不重要……

    《Piet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雕塑的悲与美 -- 【Pietà】(圣殇)米开朗基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ro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