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一念之转》
你要的到底是道理还是要幸福?你是选择做责任者还是受害者?
如果是道理,那么你就是继续执着着对错,“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必须要改变的你的言行,因为你不对。”、“我这么不幸运,都是因为你们这样对我。老天为何对我这样不公。”、“凭什么都要我改变,而他一成不变。”
不知道这些话语,你看了是否感觉似曾相识,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境遇。而这些话,就是出自于五年前的我口中。
那天晚上是2015年6月25日,我参加一个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老师通过情绪ABC理论,来讲解情绪的来源,我们要如何化解自己的情绪。我突然间感觉老师就是我的救命稻草。
在下课以后,我哭的稀里哗啦地流着眼泪追问老师:“老师,我要怎么才能过不这么痛苦,要做什么事情才能改变我的老公和婆婆,和他们在一起生活,感觉真的很痛苦。”。老师非常儒雅,他很耐心的听我倾诉我的抱怨,我的故事,然后淡淡的说一句:“有办法解决。明天的课上,我们来学习。”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到了第二天的课程上。课程开篇播放的是一个女人的视频,里面反复说着四句话:那是真的吗?那100%是真的吗?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没有这种想法,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面对这简单的这四句话问话,竟然瞬间有些不知所措。自己一直坚定的执着地相信的“我是家庭里的受害者,我现在这么惨真不好都是被他们所害的。”突然就有了那么一丝丝不确定性,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在家庭中的角色,家庭到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是如何变成一个如此抱怨的负面的悲观的人呢。
在那天,老师推荐了这本书《一念之转》,也有译为《爱你如你所是》。作者拜伦凯蒂,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因为抑郁症,已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长时间躺在床上。
有一天躺在床上突然开悟,抑郁症不治而好,并且总结开创了自创的一套行之有效又简便的转念作业单,帮助人们化解自我的抑郁困扰的情绪,帮助人们认识真相,从患者走向了治疗师。不得不说,作者的体验与感悟,是一件奇妙又了不起的生命的蜕变。开悟后,退去了生命的枷锁,自己变得通透,走上了助人的光明之道上。
书中用了大家的实例,来讲讲述如何运用转念作业单来化解自己的情绪。除了那四句话之外,对我来说,最受益的是反向反转。
我的念头“要做什么事情才能改变我的老公和婆婆,让我不至于痛苦”,反转为“要怎么做,才能让我有所改变,不至于痛苦”、“老公和婆婆要怎么做,才能让我改变,让我不至于痛苦”、“要做什么才能不改变我老公和婆婆”、“要怎样做,才能不改变我而不至于痛苦呢”。
这些反转就像是照妖镜一般,把自己的内心全部给照射了出来,我一直都是在抱怨他人、责怪他人、期待他人来满足自我。而我,却并没有为我的需要,我的期待去付诸努力,除了无尽的抱怨和无尽的期待。
通过照妖镜般地剖析我自己,我看到了一个深深无力的愤怒地无知的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向外看,向外求。凡事外求于人的,都可能带给你落空与失落。
那么,我可以做什么呢?我可以把关注点从外求往内拉,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满足自我愉悦自我。
念头一转,心随念转。心变了,人就变了,世界就变了。我变得不再执着于改变他人,而是开始内观自己,力所能及去改变自己,学着去做一个责任者。
一念一天堂,而《一念之转》就是带我走向天堂的通道。让我生命开始觉醒,唤发自己的内在力量,尽情的成长自我,释放自我。
力量在己,踏实,满足,平和而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