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王延平 || 积极的痛苦(1)

王延平 || 积极的痛苦(1)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07:07 被阅读10次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心理学家派克将痛苦分为了两种:积极的痛苦和消极的痛苦,积极的痛苦是指人生必须承受的,能促进心灵成长的痛苦;消极的痛苦则限制了心灵的成长。

派克将积极的痛苦又称为“存在性痛苦”,派克举例写道:孩子长大后,势必要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人生,这会令父母感觉到痛苦。与孩子朝夕相伴十几年,孩子突然离开,父母会感到寂寞、失落和难过。但我们必须承受这些痛苦,我们不能为了逃避这样的痛苦,而去阻碍孩子开始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存在性痛苦”。

我们一生中要承受许许多多必然会存在的痛苦,心灵之痛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有时甚至更加难以承受,但我们却必须要面对,只有经过这些痛苦的历练,我们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派克将消极的痛苦称作是“神经症性痛苦”。派克写到:如果你因孩子离开家而整日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他出门会出车祸,一会儿担心他会碰上歹徒,甚至还为没能照顾他的生活而自责,那么,你正在经受的就是“神经症性痛苦”。

可见,“神经症性痛苦”会表现出焦虑等神经症特点,没有任何建设意义,这种痛苦不仅无助于心灵的成长,反而还会妨碍心灵的成长。

面对心灵的痛苦,我们如何应对,才能促进心灵的成长,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呢?派克总结出以下三步:

首先,要分辨出当前的痛苦是神经症性痛苦还是存在性痛苦。派克写到: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到了心灵的痛苦,就要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症性的?这一痛苦是帮助心灵成长,还是限制心灵的成长?”

如果我们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症性,并妨碍了你的生活,第二步就要自问:“如果我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第三步,就是“假戏真做”。装作这些焦虑和痛苦已经消失一样去行动。

面对神经症性痛苦,需要我们拿出积极的行动,像是问题已解决那样去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也就会逐渐消失。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积极的痛苦(1)

    心理学家派克将痛苦分为了两种:积极的痛苦和消极的痛苦,积极的痛苦是指人生必须承受的,能促进心灵成长的痛苦;消极的痛...

  • 王延平 || 积极的痛苦(2)

    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当你这样做的...

  • 王延平 || 意识和痛苦

    随着意识的增强,我们的心灵会日渐成熟,我们能够越来越多分担他人的痛苦,到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愿意承担的痛苦越多,感...

  • 王延平 || 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心理大师荣格说:“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会患上神经症。” 心理学家派克在 “痛苦地成长”一节中写到:虽然多数人都听说...

  • 王延平 || 力量的本质(1)

    世界上存在两种力量——政治的力量和心灵的力量。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力量的本质”一节中写到:世界上存在...

  • 王延平 || 神奇的力量(1)

    潜意识如此智慧和渊博,我们有必要聆听自己的潜意识智慧,也有必要引领和激发出我们学生和孩子的潜意识智慧。 “神奇的力...

  • 王延平 || 意识的进化(1)

    意识获得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熟知的一切,此时意识与潜意识逐渐融合。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

  • 王延平 || 潜意识的奇迹(1)

    心理医生常要求病人首先说出脑海里最初的想法,哪怕它们乍看上去,显得荒诞和琐碎。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潜...

  • 王延平 || 拒绝简单的思考(1)

    心理学家派克在“拒绝简单的思考”一节写到:思考是困难的,思考是复杂的,思考是一个过程。在一个人习惯“深思熟虑”之前...

  • 王延平 || 爱与独立(1)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擦拭一新的汽车一样,代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积极的痛苦(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ye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