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派克将痛苦分为了两种:积极的痛苦和消极的痛苦,积极的痛苦是指人生必须承受的,能促进心灵成长的痛苦;消极的痛苦则限制了心灵的成长。
派克将积极的痛苦又称为“存在性痛苦”,派克举例写道:孩子长大后,势必要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人生,这会令父母感觉到痛苦。与孩子朝夕相伴十几年,孩子突然离开,父母会感到寂寞、失落和难过。但我们必须承受这些痛苦,我们不能为了逃避这样的痛苦,而去阻碍孩子开始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存在性痛苦”。
我们一生中要承受许许多多必然会存在的痛苦,心灵之痛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有时甚至更加难以承受,但我们却必须要面对,只有经过这些痛苦的历练,我们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派克将消极的痛苦称作是“神经症性痛苦”。派克写到:如果你因孩子离开家而整日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他出门会出车祸,一会儿担心他会碰上歹徒,甚至还为没能照顾他的生活而自责,那么,你正在经受的就是“神经症性痛苦”。
可见,“神经症性痛苦”会表现出焦虑等神经症特点,没有任何建设意义,这种痛苦不仅无助于心灵的成长,反而还会妨碍心灵的成长。
面对心灵的痛苦,我们如何应对,才能促进心灵的成长,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呢?派克总结出以下三步:
首先,要分辨出当前的痛苦是神经症性痛苦还是存在性痛苦。派克写到: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到了心灵的痛苦,就要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症性的?这一痛苦是帮助心灵成长,还是限制心灵的成长?”
如果我们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症性,并妨碍了你的生活,第二步就要自问:“如果我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第三步,就是“假戏真做”。装作这些焦虑和痛苦已经消失一样去行动。
面对神经症性痛苦,需要我们拿出积极的行动,像是问题已解决那样去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也就会逐渐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