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不愿听老妈说话,她一说话就是批评和否定,我跟她反馈说我不爱听,她又拿出来那一套:也就是最和你亲的父母才会和你说真话。
所以让我烙下了一个毛病,总觉得:不好听的话,才是真心话;好听的话,差不多都是违心的奉承。
唉,可是不好听的话宝宝就是不爱听呢!咋整?难道就不能包装包装,让不好听的话变得好听一点吗?就好比不爱吃青菜,想着法的换种口味让人愿意吃下去。
崔璀说:嘴笨的人都有一个两难的选择,既不喜欢嘴笨的自己,又不想成为一个嘴上“抹蜜”善于讨别人欢心的人。
嗯,确实。我感觉这说的就是我。
我感觉自己的嘴就挺笨的,时常因为不会幽默表达而感觉尴尬、冷场或者被噎住。
但同时,对于那些嘴甜的人又嗤之以鼻,因为感觉她们很讨好、很善变,变色龙一样,不够诚实。
但实际上,在这两者之间是有第三种选择的,那就是既不伤害对方,也不委屈自己,做一个说话得体的人。
不说违心话,同样讨人喜欢,我想这个是我今后需要多多修炼的方向。
如何才能说话得体呢?
这背后需要的逻辑是:同理别人,同时又表达真实的自己,从而促成合作。
一起来咂摸几个:
对不起,菜上的有点晚了(凸现自己的失误,让对方不好接话。)
更好的说法:谢谢你的耐心等待,菜上的有点晚了。(凸显对方的包容,他的包容被你看在眼里)
我没想到你的业绩下滑这么多。(指责)
你肯定也没想到业绩下滑这么多吧。(被理解,被包容)
即便是指出对方的错误,也以肯定对方的方式说了出来。听着怎么就这么舒服,这么愿意接受呢!
不得不感慨,表达是一门艺术。
准确表达,换位思考,构建合作思维,努力成为一个任何时刻都能从容应对的人,这将成为我以后主攻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