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
以前张丹丹的执念很深,譬如:对学历、官衔、才情,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在这两年里,当张丹丹从死亡里爬出来以后,它们都不攻自破了。
唯有活着,才是执念。
在死亡面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身家亿万的人,都没有迈过这个坎的时候,就愈发觉得活着,活下来才是真正的执念。
张丹丹:“为什么学历已经不是我的执念了?”
来看个例:
迄今为止,张丹丹已经得知两位教授老年痴呆了,211、985里面的两位老教授。一位曾经行动不能自理,半夜三更往外面跑,照顾的人真的是辛苦,得没日没夜的看护他。
另一位教授是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脑子出问题了。因为早年离异,膝下无儿女,独自生活。进医院时是他的姐姐送过去的,后来因为其病情的特殊性,不得不转去专门治疗特殊疾病的医院。
他在前一家医院住院期间,自己去银行取款,取了几万元,取出来后 ,他把钱送给别人了,然后又说他的钱不见了,闹了很多次笑话。后来,不得不转医院。
这位老教授,高科技人才,晚景如此,实在令人扼腕。
方言里说:“前好?还是后好?谁也不知道。”
这怎么觉得都有点听天由命的感觉。
这句方言的语义:“人活着,到底是前半生活得好?还是后半生过得好?到底是开始过得好?还是后来过得好,谁也不知道。引申出来的语义:到底是青春年少时过得好?还是在人年老的时候过得好?谁也不知道。”
方言定是拿许多人终其一生的命运对比后得出的结论,基本不会空穴来风。
跟死神交臂的时候,有时候,学历、官衔、财富,在死神面前,无能为力,死神对他们并不买单。
诸如在官衔、财富、才情等方面,在过去的这几年里,在张丹丹身边也同样都有真实的个例。
当他她们跟死神正面交锋的时候,他她们的头衔、财产、才气,死神对他她们的这些方面的优越性,也是同样的根本就不买单,不认账。他们都还算年纪轻轻,就早早的奔赴黄泉。
譬如:L公司那位资产上数千万的老总,Z公司那位身家上亿的东家,XX美术馆的那位创始人(诗人皆画家),当他她们跟死神正面交锋的时候,都败下阵来,在四十来岁,五十岁左右就早早的撒手人寰。
受他她们事业辉煌,但人生短暂的启发,张丹丹以往那些深深的执念,全不攻自破了。
唯有活着,平安的活下来,才是此刻的执念。
个人观点,对错勿喷。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