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诗赋为文人兴到之作,不可为典要
七十七、有据之议
【原话】张仪封观察谓余曰:“李白《清平调》三章,非咏牡丹也。其时武惠妃薨,杨妃初宠,帝对花感旧,召李白赋诗。白知帝意,故有‘巫山断肠’、‘云想衣裳’之语。盖正喻夹写也。至于‘名花倾国’,则指贵妃矣。”余按《唐书·李白传》称:“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乃召李白。”则观察此说,未为无因。张名裕谷,字诒庭。
[译文]张仪封观察对我说:“李白所写的三首《清平调》,并不是咏唱牡丹的。当时,武惠妃去世,杨贵妃刚得宠,唐玄宗赏花时想起旧事,召李白前来赋诗。李白明白皇帝的心思,因此写有‘望断巫山愁肠断’、‘看到云雾又想起了她的霓裳’等诗句,正是把正面描写和比喻混杂在一起写。至于那句‘名花美丽的容貌倾国’,则是指杨贵妃。”
我下按语:《唐书·李白传》中说:“皇帝静静地坐在沉香亭中,往事感怀,于是把李白召来了。”
如此说来张观察的这种说法,并不是无稽之谈。张仪封名裕谷,字诒庭。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张仪封关于李白《清平调三章的“有据之议”。
张仪封观察谓余曰:“李白《清平调》三章,非咏牡丹也。其时武惠妃薨,杨妃初宠,帝对花感旧,召李白赋诗。白知帝意,故有‘巫山断肠’、‘云想衣裳’之语。盖正喻夹写也。至于‘名花倾国’,则指贵妃矣。”
余按《唐书·李白传》称:“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乃召李白。”
则观察此说,未为无因。
张名裕谷,字诒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