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又找时间去了一趟洛阳的古墓博物馆(现改为古代艺术博物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这座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座墓葬主题的博物馆,自打第一次去,就让我十分震惊和敬佩。
震惊之处在于这座博物馆里的几乎所有墓穴建筑,都是工匠们按照原墓葬原样转移至博物馆的。
洛阳古墓博物馆两汉魏晋唐宋,每一块砖头,每一寸壁画,都是被由墓穴小心翼翼移至这里,我们走进一条条幽黑的甬道,才得以一览这精妙世无双。
洛阳古墓博物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人们发现在富足之外似乎我们的生活少了些什么,于是我们常常呼唤历史、文艺和古韵,急于唤回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证明我们还是那个诗情画意泱泱大国。
我走过北京的南锣鼓巷,走过西安的回民街,走过成都的宽窄巷子,走过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
可能它们当年曾风韵无比,但今日,它们无不顶着文化的名头,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商铺,仅存的古老建筑上架着新式的霓虹招牌,看去只觉格格不入。
有的甚至充斥着嘈杂的音乐声,各种小吃旁是大着嗓门叫卖的商家,街道油腻而杂乱。
打着文化名头的仿古街,冲天的叫卖和装饰地面目全非的建筑,我们真的可以以之怀想那文人雅集,诗书礼乐的古时么,真的可以以之教导子孙,说这就是我们的千载过往么。
而什么是真心地怀古,这座古墓博物馆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好的解读。
它于1987年建成开放,那是一个考古学建筑学甚为逊于今日的年代。
即使在经过后来进一步修建的今天,走入其中,看到的它也无法与那些设备先进,建筑大气的大博物馆相比,甚至有些玻璃后的纸质展品,可以看出都是被自书籍文献之间剪裁下来。
那些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做出建造这个墓群博物馆的时候经历了如何不厌其烦的商议、设计和研究,那些工匠一砖一瓦将原本散落各处的墓室齐聚此处花费了多少精力,我不知道,也着实难以想象。
但我知道,他们当年的小心翼翼不敢出半点差错是敬畏墓葬,敬畏历史。而今日,我敬重这份巧夺天工,也敬重你们。
洛阳古墓博物馆大概真正的怀古是要花费钱与精力的,而在万事言利的今日,很多人考虑的是怎样赚钱,追求极致的文化可能无法获得报酬,带来功绩,所以那样的行为可能真的很难。
好在啊,总有那些赤诚之心,纵知难仍奋进,守护着那份真正的历史和古韵。
愿今后时日里,这样的心越来越多,能汇聚成为一股洪流,流进我们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汪洋大海之中。
真正的怀古从来与叫卖无关 ——关于洛阳古墓博物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