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总点评》
上次俱乐部活动结束后,我自告奋勇说要当会议角色。当什么呢?要当就当个厉害一点——会议总点评。
总点评的职责是整合和判定——整合语法官、哼哈官、时间官以及个体点评的意见,并根据pathways体系(这是头马最新的教育体系和标准)判定演讲者本次演讲是否通过他自己挑战的等级。
这样看来,总点评是有智囊团的,底气应该是最足的。最不济等大家都说完了,总点评总结一下:你们的意见讲得很全面,我都同意。我决定XXX的演讲通过LEVEL1(2、3、4)挑战。
可是,我还是有点小小的不满足。都总点评了,我怎么也得刷一下存在感吧。
那么,我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点评者呢?
总的来说,点评者是来帮助演讲者提高演讲能力的,实现演讲者的目标的。
演讲者的目标:一个是达成自己的目的;另一个是满足听众的需求。
1、演讲者自己的目标
我认为演讲者自己的目标至少是两个:
第一、成事目标——说服和陈述(分享)。你要别人投票给你的演讲,你要别人买你手机的演讲,你要别人加入头马俱乐部的演讲,目的是说服别人。你讲自己父母之爱的演讲,你讲自己创业经历的演讲,你讲自己如何战胜惰性的演讲,目的是分享。在演讲俱乐部作的演讲大多数是其实是分享。
第二、成长目标——每次演讲不太可能做到完美。尤其是在俱乐部内部进行演讲的时候,演讲者的目的是通过每次演讲来提高演讲的能力,一步一步从较低水平进步到较高水平。
2、听众的需求
我认为听众的需求至少有三个:
第一、听得清楚。演讲者在讲什么——主题是否明确,观点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有条理,论据是否贴切,表达是否适当,这些因素决定了听众能否清楚地知道演讲者的意图,否则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自然是很烦躁的。
第二、听得舒服。这取决于演讲者所展现的姿态。演讲者是否投入真挚的感情、是否表现得自然、自信,是否会运用互动、幽默等小技巧。
第三、听得有收获。
1)新识。比如这个“变革”话题,能够将变革发生的机理、原因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楚,对听众来说就是一种收获。
2)共鸣。通常这是情感上的认同。听众认同你讲的,同时你讲的也认同了听众埋藏心底的感受,那么此时此刻你们在情感上就是相互慰乐。
3)启发。听众因你的演讲对一个现象、一个问题、一个道理重视起来了,从而能够进一步反思和探究,用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这当然是最大的收获了。
所以,一个点评点要帮助演讲者达到目标,应该具有双重角色——既一名听众更是一名导师。
听众更注重自己的感受,更在乎演讲者得好不好、自己有没有收获的结果;听众对于演讲者的反馈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决定了演讲者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听众一般是不会告诉你如何成长的,这是导师关心的问题,导师会根据你的成长阶段提出你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因此,我打算这样点评:
1) 总体印象
2) 好的方面,好在什么地方。
3) 有待改进的方面,可能是什么原因,可以尝试什么方法改进。
4) 提前与演讲者有沟通,就演讲者自我要求的目标作出点评。
5) 今天的表现是否达到演讲者的阶段目标。
2018年10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