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用三句话概括了贾政长子贾珠的短暂一生——“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李纨是贾珠的正妻,与贾珠当年何其恩爱,却不知一朝贾珠故去,徒留下遗孀孤子。让他们在贾府里浮浮沉沉,战战兢兢。对于一个女人,孤寡不一定可怜,至少她还有儿子贾兰,于一个母亲,这是她在贾府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她与贾珠之间唯一的感情结晶。
初登场,第四回,原文写道——“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从书香门第的娘家,嫁到门当户对的贾府,不久,那十四岁就进学苦读求上进的丈夫贾珠便病死了。青春丧偶守寡,独自抚养幼子,这就是李纨的亮相。
一如她继承的女子古风,在大观园里央央春色中,也丝毫激不起波澜。从此她只是心如槁木的活着,衣着素淡,谈吐内敛,只顾教习儿子贾兰,发奋上进。作为女人,妻子的角色早早退场,留下来的只有母亲这个重角,她必须努力的唱下去。
那年她也不过二十岁芳华,放在如今,只怕还在学校里进学,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何其快乐。即便在古代,也不过是少妇一枚,如果贾珠健在,她完全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与大观园里众妯娌姐妹斗艳一番。可是,她孤寡了,注定没有资格在穿华丽的衣服,扮上红艳的装束。一个女人,没了丈夫,生活也就失去了颜色,穿的再好给谁看,在家里还会招人闲言碎语。第七回,薛姨妈找出十二枝纱花,让周瑞家的给贾府小姐每人送去两枝,林黛玉两枝,余下四枝全给了凤姐。李纨是王夫人的儿媳,薛姨妈一枝花也没送她。不是薛姨妈忘了她,而是她没有资格戴花了。
荣国府的两位少奶奶,凤姐和李纨,都是二十出头,但是一个有丈夫,一个没丈夫,两人的生活状况完全不同。
林黛玉进贾府,贾母对王熙凤的描述何其详细,言语里还不时露有笑色,面对李纨,只一句话就介绍完了。贾府的所有人都可以戴花抹粉,包括年近八十的贾母,兴起时还会往鬓边别一朵红花,刘姥姥参加螃蟹宴时,头上也被插满了花。唯有李纨,戴不得一朵花,大观园里,太太小姐平时都搽脂粉,这是她们礼仪的一部分,唯独李纨每天以素颜见人。有一回尤氏到她屋里洗脸,因为她没有脂粉,她的丫环素云只好把自己的脂粉拿给尤氏用。
这就是孤寡女人的生活,她的世界里再没有春夏,有的只有荒凉的秋天和冰冻的冬天。如寒潭不见天日,如枯木不再逢春。
唯一的寄托,便是儿子贾兰。贾珠殁时,贾兰尚在襁褓中,红楼梦中在贾政与王夫人的口中多次提及长子贾珠的厉害,上学极好,品行兼优,不似宝玉不知进取。想必李纨与贾珠当年是何等的相敬如宾,他们如此爱恋却没有白头终老,一朝一方离去,自己也不愿苟活,可是当她看看襁褓中的孩子,那是他们感情存在于世的唯一证明,李纨除了拿命去疼,拿全部去爱,还能做些什么呢。
贾府面上似风光无限,内部却是暗流涌动。外面的人不知,里面的人又藏着捏着,满府只认得宝二爷,贾母的命根子,王夫人一口一个我的儿。贾母何曾记得自己已经四世同堂,她还有个曾孙子,王夫人又何曾记得自己已经做了奶奶。
所以即便是正妻嫡出,一旦大厦倾倒,什么都没有用。贾兰太小,没办法和二叔宝玉相比,李纨在府中除了博得同情一词,月发的例银多别人一些,对于感情,她们母子没有任何依托。贾兰的前途,更是迷途未知,贾政百般施法让宝玉进学,可是他忘了他还有个孙子,这才是贾府的未来。
论教育,李纨是读过一些书,什么《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听上去高大上,其实就是妇女行为规范、历代贤女事迹汇编这样的小册子。对于增长知识,其实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可是至少她识得字,写得了诗做得了对子,尤其在打发寂寞的旅途上,还起头办起了诗社,可能是出于日常烦闷,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李纨一直没有放弃学习。
在诗社里,她只管与姐妹们相伴,平时聚在一起以诗会友,时常与黛玉、宝钗、湘云、宝玉等一处,越发的感受到进学的重要性,况且,先夫贾珠学富五车,李纨怎么也不想自己的儿子不如老子。
越常与宝玉一处,李纨内心难免不存在矛盾,看到贾府的骄傲竟然心不在仕途,只管与女儿们厮混,而自己的儿子虽说年幼,母子二人本就没有人可以依靠,如果不能奋发图强韬光养晦,今后只怕更是没有立锥之地了。
李纨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除了对于贾兰的教育严厉非常,更是早早的为母子二人谋划起以后的生活,曹公在红楼梦中对李纨的诸多描写都让人觉得她吝啬还贪财,有人说李纨创办诗社就是为了发一些横财。如果说硬要推算,是确实存在这种嫌疑的,她们母子二人的例银是按照王夫人这样的等级来发的,吃饭开销还是官里的,租地租田也是李纨自己拿,怎么说一年也不少钱,可是,创办诗社中她不仅找凤姐资助还让众姐妹掏些份子钱来搞团体活动,钱怎么花的没有账目,也没有人去查,所以不免让人如此看她。
可是作为一个母亲,没了男人的依靠,幼子尚小,除了多一些筹谋,以防未来需要,她实在是抓不住什么依靠。
她对贾兰的教育体现了中国母亲的教育理念,必须得努力,只有足够优秀才会有地位有影响力。
贾兰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他刻苦勤奋,不似宝玉不爱读正书,不比贾环整日畏畏缩缩。贾府本该最受宠的是他,他是家族里最年轻的希望,可是,他的存在实在太渺小了,渺小到全家人聚会都不记得叫上他。可是他也不恼,既然不叫便不去,自己只管在家里读书,读出点样子来给自己的爷爷贾政看,想想,贾兰真的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出生以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只管让自己学习,全家人都忘了他这个小人儿,唯一还有个贾政,偶尔还会惦念起这个孙子。
时光确实不会辜负有心人,有心的母亲,小心的带好儿子,并教诲儿子努力进学,将来出人头地,母亲还小心的经营自己的小家庭,把贾珠缺失的那一份也补了回来,至少当贾府真的大厦倾倒,她们母子仍然有钱过活。孝顺的儿子,一直把母亲的教诲放在心中,暗暗许下宏愿,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
多年以后,她们母子终于凭着“兰桂齐芳”活出了自己的模样。在高鹗的后续里,她们终于扬眉吐气,后来贾兰在贾府败落后作了高官,李纨因此凤冠霞帔,被封诰命。曹公的初衷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像她们这样的,应该是有见得天日的一天,这样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
红楼之说无法断章取义,不过就着李纨说了说中国母亲的伟大。靠着贾府,不过也只是靠着座冰冷的山,它既没有回音也不会给予一点点温度,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救。
暗流涌动的贾府,浩浩荡荡,能够看清形势,又可以准确定位,是非常不简单的。别说府里管事的,就是下面的人也不过倚着大山好乘凉,一朝树倒猢狲散,流落的流落,被贩卖的贩卖,苟活着的也没有生存的本领。真是个白茫茫的大地好干净。
不得不说李纨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至少在那样的大环境里,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已经非常不易了。
中国的母亲从来都是这样的,伟大又平凡,可爱甚可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