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来自于异化的沟通方式。
家人之间明明是关心对方的,但脱口而出的话语却是贬低或者挖苦,这无疑是令我们心寒的。
恋人之间明明试图通过沟通解决彼此情感中面临的问题,结果聊着聊着就成了互相埋怨,严重的甚至还打了起来,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
我提到了异化的沟通方式,在这里我们为异化下一个定义,既然是异化,那就一定对应着一个名为童话的沟通方式,对不对?冰冷且侵犯性质的语言让我们彼此间的情感出现了分歧和误解,它违背了语言本应该具备的功能和力量,因此将人与人的情感异化。
我们人类因为无法做到心灵相通,以至于我们需要用行为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种种感受。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的话,我们会发现人类人格的完整是需要靠多种心理需求来维持和成就。
我们需要与外界建立联系,通过与外界的联系来认清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逐渐上升到我们的安全感需求,无论是早期与父母的相处和相互依赖,还是长大后与伴侣的互相扶持都在其中,随着长大,我们还会出现社交需求。
因为我们需要能够提供帮助甚至共同进退的朋友。
在心理层面,我们还会需要有尊重的需求。
我们需要在别人眼中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尊重,从而确认自我的重要性,以及最终的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人类想要幸福的话,是需要找到意义的,这份意义由我们自己创造和寻找。
而既然涉及到沟通,那么就一定离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爱与被爱。
而无法做到读心术的我们人类不得不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每时每刻的需求与感受,因为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向对方寻求爱或表达爱。
因为这些人的内心有某些需求未被满足,所以我们无法妥善的表达情感。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各位应该也有过一种感觉,自己心中所想与感受很难通过语言和文字去表达,无论怎么尽力去整理自己的语言和辞藻,表达的过程中都感觉比心里的想法差那么一些,更别说那些干脆无师沟通方法重要性的人们。
曾经我在一篇佛经里看到一个这样的小故事,说佛陀曾在自己的众弟子面前讲法的途中突然停下了,随即将一片叶子托在自己手心里,一言不发,众弟子不解的等着他再次开口解答疑惑,但只有他的弟子,大家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大家也答道,世尊的意思是他所知佛法如数上叶仙火,且数不胜数,但能言尽的佛。
法却如手中叶,离开了根源,没了生命且有限。
若想要悟得真理,必须自己通过修行和参悟来寻得自己的那棵树,而非依托于死的文字和他人口中讲述的语言。
而咱们在沟通中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没法通过语言或文字把心中所想的一切都表述出来,更何况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无法心意相通。
想要达到最高效率的沟通,不但需要表达者的坦率的态度以及富有温度的情感,又需要负责接受与聆听的对方的理解能力和自愿接纳的程度。
而我们在沟通中的那些坎坷,大致上源于常见的三个问题,他们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和回避责任。
首先,什么是道德评判呢?我最爱的刘琴教授曾经在自己的著作西方现代思想讲义里面有提到过一个例子。
他说,在以往的社会下,人们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对错都是基于现实标准。
也就是客观事实。
比如在过去,如果我问清华大学在哪里,人们只需要在地图上看一看,就会发现清华大学在北京,如果还不信,那就亲自去北京看一眼就好了。事实不会因为个别人的质疑而产生变化,但如今不同,如今的人们开始慢慢的不再信奉那个曾经不容置疑的统一的神灵。
客观事实的判断,每个人都有了一位自己无比信奉的神灵,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价值标准。如果我在如今的社会提到我觉得李白的诗最伟大了,一定会有人因为心中的价值判断不同而反驳我,苏轼的诗也很棒啊。但事实是,这种事情根本没有必要争一个高低对错。
但如今社会就是这样,价值标准的不同让人们对一件事的看法发生了分歧。
咸豆花还是甜豆花?一个人的颜值高还是低?一本书到底好不好看?价值标准不同,让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发声的权利和机会,这种情况是有利有弊的。好处是。
这给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思辨与思考的机会,通过这个,人们能从与他人的碰撞和交汇中得到更多自己未曾注意到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获得成长与心智。
可弊处是什么呢?人们更容易对抱有与自己意见不同观点的人产生排斥。
无论在什么关系中,我们因为他人不能与自己达成共识而费尽心思想要获得对方的认可,我们希望在想法上达成一致,以至于忘记了一开始争论的问题有何本质和意义。
就在这个前提下,道德批判就出现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价值标准不同带来的道德批判和旧社会时候的排异思维是有所不同的。
这个视频不展开了时代之间的差异。
回到主题,如果让大家调动反思的话,是否会想起自己曾经也有过因为他人的行为举止不符合你的价值标准,而给他人挂上一个自己所认为的标签,看到一个男人倔强的不主动联系存在。
和的儿女,有人就说他这个人不会当爹,他活该孤独终老。
看到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自学物理学,有人说不是读书的料,还瞎使什么劲儿。
看到一个人跟自己的父母争吵,有人说,你可真不孝顺,要遭天谴呢,父母多不容易啊,但这难道不是我们在通过表象来轻易主观断定的结果?我们合理化自己习惯且认可的价值标准,反过来去否认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在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是比比皆是的。
当我们在爱情中觉得伴侣对自己的陪伴不够时,我们总是说对方太冷漠,不懂爱,但当对方希望我们多陪陪他时,我们却说对方粘人,不懂得让出私人空间,当我们遇到一道题不会做的时候,我们说自己太累了,脑子转不动了,需要休息,可当我们的孩子一道题做不出的时候,我们却说,你怎么这么笨,在学校怎么学的一定没用心。不经意间,我们因为自身看待问题的价值标准和角度不同而想到甚至说出了那些。
会伤人的话。我们因为自身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而这种封闭式的主观道德评判,导致人们强行划分了是非对错,这让人和人之间的心灵逐渐疏离,我们无意间在面对问题上变成了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两极管儿。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那就是我们一心都在分析和追究自己和他人有什么是非对错,却不曾思索自己和他人会不会是有某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心理需求是否被满足,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完整程度,而人格决定了人看待世界与他人的角度,这恰恰决定了人的行为和认知习惯,最终影响了人一生的走向。在这个理论的加持下,我们会发现,任何主观上的分析和评判,其实无疑就是我们在试图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求,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往往就是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但这个方式带来的结果注定是悲剧性的。道德评判是一种侵犯,对方面对这种方式一定会表现出防御甚至反击,就算对方在我们的侵犯下选择了遵从我们,那也只可能是出于恐惧、内疚或者羞愧。有些人会把侵犯下的顺从、美名、契约为爱和接纳,但在我看来,这无疑就是一种奴役罢了,绝对不是发自内心的。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对方的顺从愈发的脆弱且不稳定,因为在道德评判的侵犯下,对方一定会因为我们的不尊重而心怀怨念,人会因此失去尊严,这本质上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模式。因此,受评判者绝不可能带着善意和自主性来回应我们的需求和价值观。说到这里,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小伙伴发现了不协调的地方,那就是我明明起点说的是人的价值标准不同所带来的普遍性情况,但却抓着对他人的批判不松手。四饼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大家。
他要先了解到如今的人是在依照价值观看待世界,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们提到了,我们所做出的表达无疑体现了我们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假如我们热爱和平,追求平等和自由,价值判断反映着我们的信念,面对那些和我们价值观不相符的行为时,我们就会做出道德评判。我们会很自然的在冲突发生的时候说出暴力是不对的,施暴者是个坏人,他应该受到惩罚。但如果我们能够准确识别自身情绪与需求的话,我们自然能坦率的表达出,我不清楚这场冲突的起因是什么,但希望他们能找到除了伤害彼此以外的解决方法。我们的需求是希望看到和平,把某个人定义为坏人并对此进行评判,并非我们的基本需求,就算想这么做,也只是很浅的一层发现时的目的而已。而事实上,在语言冲突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上,早就有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们做出相关的调查,结论是。
涉及到道德批判词汇出现的越多,暴力行为发生的几率也就越频繁。普遍的文化中都教育人们坏人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却没有太多的教育负责解释坏要如何界定。因此,人类选择了最简单省力的方法,那就是把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人都定义为坏人或者是对手。价值观的差异让人们在发生分歧与冲突时指着对方说你是错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彼此之间的连接化作了一堵墙,彼此无论如何努力和尝试都无法跨越的高墙。第二个问题进行比较,这个我想不需要我多说太多,大家都明白比较带来的伤害有多大,从我们最熟悉的别人家的孩子,再到别人家的男朋友,到最后甚至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比较的出现就意味着你无法客观的审视自己的价值与自我概念,因为当你拿一个人与目标进行比较的时候,就等于否认了这个人本身。
的价值和贡献,对方感受到的会使自尊心的受损。举个例子,我曾经接待过的来访中,近七成的人出现的自我价值感质疑,问题都来自于他们曾经长期受到被比较的伤害。一个孩子,无论再怎么努力学习,再怎么努力为家庭贡献,他父母口中总有一个比他强1万倍的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年轻人,无论在爱情中付出了多少,她伴侣口中总有一个处处比她好的前任或者别人家的男朋友。如果一个人已经缺乏了认可和支持,又被拿来和别人比较,这时候他所感受到的一定会是自尊水平的损害。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越低,他就越不可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不是不上进的表现,而是被压迫的反应。而不止他人的比较,我们自己也是,比如我今年26了,加缪26岁的时候已经创作出局外人了,而我还有两个月就要27了,我打死也追不上他,但明眼的旁观者都能看出来,这种比较毫无意义。甚至还。
有点做作,但生活中我们多少次用这种毫无意义、毫无必要的比较伤害自己的自尊心呢?就好像让自己的自尊心维持低水平是自己的目的。之后一期视频的主题会是关于自卑的话题,着重讲这个还请大家耐心等待,然后三连支持一下,感激不尽。关于比较,甚至还有过专门的书籍,作者是丹格林伯格,那本书的名字叫做如何让自己活得很悲惨,他提到无论你在一件事上做的多出色,但只要你用心开始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你就一定会感到郁闷,百发百中。第三个问题是推卸责任。我曾经在边界感那一期视频中提到过一些话,我说人有绝对的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也绝对有义务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来承刁果,导致人与人之间心灵疏离的,除了前面的道德批判和进行比较,再就是推卸责任,我在过度补偿的一期视频曾经提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因为过度独裁和忽视家人感受而把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都气走的那位父亲,大家还记得吗?他心里。
咨询的过程中,跟咨询师说,造成今天这个结果不怪我,我已经尽力了,是他们不理解我,我没有别的办法,这就是一种推卸责任。与之相似的例子还有,我不得不照顾自己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的母亲,我不得不酗酒,因为生活对我不公,我不得不批评你,因为我是你的领导,都是因为他无意间诱惑我,所以我才犯了这个错。
我不得不欺骗客户,因为这是领导要求我。这一类的辩解如果让旁观者来看的话,一眼就能看得出,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可选择的思路和选项。比如照顾孩子的父母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位都一副身不由己的样子。学习过领导力的领导往往不需要采用打压式的方式对待下属,也可以调动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那些犯错过后把责任推给受害者的人们,无疑也是最令人不齿。而为什么人会推卸责任呢?自卑感那期视频我们其实有提到过,人因为无法打消与生俱来的原始情感,自卑感加上长期习惯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形成的自卑情节。当客观困难出现时,自卑情节被唤醒,自卑情节让你感到不适,这时候,你会有想要通过解决问题来打消自卑情节的冲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正确的处理客观困难的方法和勇气。这时候,一部分人会选择逃避问题,创造一种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我还是。
带来的错觉听上去很值得同情,但一旦你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原委和经过,你会发现他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努力过。比如一位父亲和自己的孩子多年因为没能建立依恋关系而生疏,这父亲不懂依恋关系和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每当他希望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他都没有办法主动迈出第一步。客观事实就是,他作为父亲,他也需要孩子的陪伴和关爱,可传统旧思想与他自己早期经历的习性导致他觉得父亲这个角色必须保持威严,不能在这方面让步,这就成了他逃避责任的借口。随着时光流逝,父亲老了,孩子也长大了,父亲各方面都成了客观意义上的弱势一方,但他这么多年习惯了用那个借口进行逃避责任,所以他这么多年都没能主动跟孩子去修复依恋关系,也正因如此,他终于可以顺理成章的责怪儿子了,他就说,我有什么办法,如果他懂点事儿,待在我身边,我们也不至于变成这样。我哪会不。
非理自己儿子呢?都是因为他不懂事儿。各位明白了吗?一切关系都是同理的。之前我的视频反复提到过一件事,这个世界上你不欠任何人的,相对的也没有人欠你的。人们都需要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你的第一责任就是照顾自己的感受,一切感受都有存在的意义,而第二责任就是做好你自己的角色。这两个责任放在一起看,就不会有那么大压力了,因为你还是要以自己为第一位,但不能只有自己。照顾自身感受和只顾自己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假如正在逃避责任的一些人听了前面的话心里不舒服的说,那大家就谁也别理谁了,反正也没人欠我的。这个时候就一定要警惕了,因为你面临的问题也许不是逃避责任那么简单,而是孤独成了你的目的,你也许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导致你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你在惩罚你自己,毕竟逃避责任的深层逻辑就是一种自我惩罚。但咱们前面说了,无论你的行为和语言。
否会伤人,你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就算你的表达会伤害到彼此,你也依旧有求助的需求在里面。最常见的就是那些抒情障碍的人们,他们无论如何尽力,都无法妥善表达自己的关心或者需要,所以他们寄托于一种奢望,期待能够遇到一个一眼能看透自己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给自己爱和接纳,这样就能柔软自己。但这种奢望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旧社会,刀子嘴豆腐心很正常,他是一个普遍化的现象,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人揭示过抒情障碍。这种行为障碍就好像百年前肺结核还是绝症,但今天已经能够治疗了,因为人类在进步和发展,不断揭示曾经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在沟通上也是如此,过往至今的时代中,已经无数的学者揭示了沟通方面障碍的逻辑是什么,并且写出了大量的学术专著与参考书籍供人们学习。虽然因为这些知识未能完全普及,导致多数人依旧不能理解。
沟通其实也是需要学习的这件事儿,但这不代表他就不存在。我们在生活中也常习惯用要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需求。比如因为母亲对儿子说每天光打游戏,却把家务给我做了。这句话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呢?是希望儿子能够帮忙分担家务,因为自己每天一个人做家务很辛苦,他希望得到心里的平衡和尊重。一位女孩对自己的男朋友说,你立刻解释清楚,你上次团建做,你旁边那个女人是谁?这句话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是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很想念你,看到照片里坐在你旁边的那个女人,让我感觉我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胁,不信任你并非我的目的。大家可能不清楚,要求式的沟通方式来自于人类的文化,就好像上一个视频中提到过的,过去的社会模式就是君为陈纲,父为子纲,有权力地位的人理所应当的下达命令。如今没学过教育思想的人们也是这样觉得,就好像作为家长或领导,仿佛自己有权利要求孩子和下属做我们希望。
他做的事儿。而掌握着权力地位的人也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改变他人,让他人遵守自己所认为对的规矩。我们因为具备权利和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要求他人顺从,或者让他人因为没有遵守我们的要求而承受不好的后果,这也是人类社会最简单粗暴的相处方式。我们虽然成长与贴标签做比较要求和评判的语言环境,并且很少被鼓励去关注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某种角度上是源于人性本恶的理论。这种影响了人数千年的理论导致我们习惯的相信人比起鼓励和爱更需要鞭策和压制,好像一个人一秒钟没有被批评,就一定会蹬鼻子上脸,露出真面目一样。于是我们学会了自我否认和自我忽视,不去直面自身的需求和欲望,甚至成了美德,结果就是我们早早的学会了与自身的内心隔绝,反而导致我们越活越不像自己原初的那个样子。摘抄一段也许不太容易过审,但一针见血的话,书里。
生命的语言既源于等级制度和霸权社会,又反过来被他们不断巩固。在这类社会中,少数个体通过控制大部分人而为自己牟利。对主宰者们和贵族阶层来说,将臣民的心智模式训练成奴隶般顺从听话是最符合他们的利益的。比如,错误应该不得不的语言是完美的工具。人们越是被教导用道德评判来区分是非黑白石,就越是希望能有权威为自己提供判断的标准。这是成功扼杀人类求知欲与生命力的典型现象。一旦我们开始聆听自己内心的需求,便打破了自己身为思想上奴隶或随从的枷锁。一旦你维持这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就等于是认同且模仿着那些独裁者的思想。但可惜的是,你在爱的人面前不但不会得到独裁带来的利益,反而你会失去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你会因此变成孤独的人。我准备推荐给大家一本关于沟通方面的书。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的非。
立沟通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那就是你在生活中的一切不满都来自于一些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满,你的父母利用了你的信任,你生气是因为你需要情感归属,你的伴侣用冷战对待你,你生气是因为你需要稳定的安全感来源,你的孩子叛逆不听话,你生气是因为你不希望自己的付出只得到这种回报,你的室友乱用你的物品,你生气是因为你需要得到尊重并且维护自身资源的权利。而既然是需求微微满足,那最妥善的做法就是找到自己的需求,并提出来和对方商量解决办法。但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如意,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你表达需求时的方法是否妥当,另一个是,也许你或者对方并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你还没有明白需求和识别自身感受是什么意思,也可能是你或者对方是习惯了不与人交心的类型。我们国家从小的教育与周围的环境仿佛都非常。
提倡要多听、多看少开口,但却没人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去和他人建立情感连接,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成了社会性的问题。可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习惯了不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也改变不了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的这个客观事实。再怎么习惯独处的人,也难免需要和外界有联系,再怎么习惯出口伤人的人,也终究会承认自己的无力和无知,道德评判做比较,推卸责任。这一切都是会让人们心灵疏远的原因,都是异化的沟通方式。我们不止在一次视频中提到过,要爱自己,但不能只爱自己。心理学不是一门教人自私的学问,就像非暴力沟通一样,在沟通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面对问题,我到底是要抓出一个人,评判他的是非对错,还是要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出现问题,除非是原则性错误或者犯了罪,不然绝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那么简单。
问题背后一定藏着人心里未被满足的某种需求,我们要学会的就是找出这份需求的所在。逃避问题和挑毛病都是人的本能,这些都是最轻松的方法。
一个人如果习惯了无法识别自身的需求,那到最后他只会出现搞不懂自己想要什么,甚至搞错、搞混需求的本质等情况。无法识别自身需求,你就不能太奢望其他人能替你识别,就算对方经过专业的训练能够做到,你也会因为不敢承认或者不能识别对方的需求而异化彼此的情感连接。我们人类不是简单的动物,我们有智慧、有选择,有义务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有义务做好自己的角色。之后我就会着手做沟通片的第二期。
和之前的一样,人格之旅的下篇由时间案例组成,非暴力沟通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至少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我由衷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开始学会聆听自己的需求,学会聆听,做到聆听,只有这样。
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不卑不亢的那个中庸之道,聆听、感受、表达,这是最健康也是最人道的沟通方法。
一旦鼓起勇气去质疑我们自身的习惯和那些会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习惯时,你就等于是成为了一个敢于直视现实的勇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