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入秋了
北京西路两旁的梧桐开始变黄飘落,积成一层薄薄的秋意,仿佛一夜之间一条无比熟悉的街就变得不像曾经深处于钢筋水泥森林的那片是非之地,凉凉的清爽着你的眼球,反应在身体上却是温暖的感觉,就像记忆里一直存在着的那一年的秋天。
会刻意从南京火车站坐32路公交车,虽然没有目的地,也仅仅是偶尔的会在某个站下车,但是总会因为幼稚的想见见那条飘着梧桐叶布满垃圾的热河路。热河南路那站,会下去很多农民工,嘈嘈杂杂喧喧扰扰,一百年前,下关码头附近的热河路是整个国家最繁华的地方,如今它却破败的仿佛凝固在了时间里,三岔河的这边是萧索的热河路,那边是热闹的鼓楼。梧桐的秋色却为他们披上同样的辉芒,在南京最美的时间里就那样平静却不平庸的存在着。
人们总会说,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就各奔东西,三年了,甚至是有些慌乱的开始认识到这件事,当真的定下心放空大脑思考未来的时候,南京最美的季节便悄然而至。注定秋天是孤独的,即便生活中没有感觉,当真的面对满眼萧索的街道时,感觉到的也真的是孤独。
仿佛这座城市不是那座从小长大的,无比熟悉的南京,而是让斯嘉丽约翰逊无比迷失的东京,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庸庸碌碌,巨大的彩色屏幕却没有色彩,是一个个抖动变化的色块,在迷茫的双眼中拼成一块巨大的马赛克。在天黑以后,往热闹的地方躲,跟着别人努力的快乐,可惜心里头总有个定了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孤独。
然后就要实习了,会认真的筛选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听公司的宣讲会,参加招聘会,投简历,装作一副老实认真可人的面态面对面试你的人,自以为自己很有目标且规划好了一切,事实上却仍然在命运的洪流中一步步走向平庸,不敢反抗,有贼心没有贼胆,就像数个名人说过的那样,大多数人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死了,只是到了七十岁才埋进土里罢了。然后会渐渐迷茫在你曾经看到的那些庸庸碌碌的人群中,感觉到的无比充实事实上却是深深地疲惫感。然后或奋斗或慵懒的得到一些回报,以为拥有了那种自我努力的成就感,却还要时时刻刻小心翼翼面对周遭,因为可能某些人一下子看你不爽就让你之前做的化为乌有。然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活着,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内涵,然后当你明白的时候,就会变得怡然自乐苦中作乐?
把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兽,有蚊蝇,足以支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为我空余两鬓风。小孩水果走兽蚊蝇固然热闹,可那都与我无关,这就叫孤独。
然后一遍一遍的去热河路,在32路上听热河,思考自己的命运会不会像秋林龙虾一样换着不同的地方,是否走来走去也走不出我的盐坊桥。
南京的秋天温暖而清爽,就像记忆里的那个温暖的秋天。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这个秋天真的是樟脑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