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bd4168e6a3922894.jpg)
昨天傍晚,我沿保定北阁街南行200米后,忽见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横在了路中间,宽阔的街道被一分为二,从其两侧绕过,俨然一个霸气的“钉子户”。我好奇地转到它的正面,原来是个古祠堂。
朱漆大门上方书有“旌忠祠”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落款为杨继盛。我猛然想起李大钊的那副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其大概是前者的改良版本,但一个“辣”字应该别有深意。门旁立着“杨继盛祠堂”的汉白玉石碑,门廊东侧有杨继盛的简介。
1516年,杨继盛出生于保定容城,31岁时进士及第,任明朝南京吏部主事,后升任兵部员外郎,因弹劾大奸臣严嵩的同党仇鸾而遭贬至甘肃临洮。他在当地开采煤炭提振经济,兴办书院发展教育,深得百姓拥戴。1552年,杨继盛奉调离任时,上千民众自发相送百里,不舍之情感天动地,草木为之动容。
后来杨继盛一年之内连迁四职,最后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其仍辣味十足,嫉恶如仇。1553年上奏《请诛贼臣疏》,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可杨继盛反遭严嵩诬陷,被杖打100大板,然后下狱。由于没有得到医治,杨继盛皮开肉绽的大腿很快溃烂,他竟然自己动手把腐肉一一割了下来,旁边的狱卒都不忍直视。
尽管许多大臣为杨继盛鸣不平,可严嵩在仇鸾和儿子严世蕃的怂恿下一定要置其于死地。杨继盛的妻子也是位忠烈之女,她急忙上书皇帝,陈述丈夫的不白之冤,并言说:“倘若因为罪重,一定不可赦免,希望立即斩臣妾的首级,来代替夫君受诛。我的丈夫虽然远御魑魅,必能战死疆场,来报效君父。”此信却被严嵩扣下。
1555年,严嵩偷偷在上报闽浙总督等人的罪状中加上了杨继盛的名字,明世宗并未细看,即圈阅签字。当年10月,杨继盛被押赴刑场,临行前,杨继盛朗声说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然后慷慨赴死,而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其妻自缢殉夫。
杨继盛离世后七年,严嵩倒台,其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嵩被抄家,削官回乡,两年后在凄惨中一命呜呼。1567年,明穆宗为杨继盛翻案,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1568年,保定府为杨继盛建祭祀祠堂,后经多次修缮,1984年其被列为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旌忠祠,但见一四合小院,正厅内有杨继盛的全铜塑像,其目光炯炯,双唇紧闭,不怒自威。铜像前跪伏着三个铁人,东侧为严嵩,西侧是严世蕃和仇鸾,这些千夫指的佞臣永远地被绑缚在了杨继盛的脚下。大厅两侧悬挂着杨继盛的画像,一幅为双手持笏的文官模样,一幅为端坐虎皮椅的武官样貌,应是暗指其文武兼备。
我在旌忠祠内仔细地观摩着古迹,恍若聆听着杨继盛娓娓道来他的非凡经历,无论是他弹劾仇鸾和严嵩,还是他不畏酷刑慷慨赴死,都是辣味十足。其义如铁,其文超辣,辣得奸臣坐立不安,辣得人民拍手叫好。“挡道”的旌忠祠同样非同凡响,守护着令世人肃然起敬的千古硬汉,护卫着保定人心中永不褪色的英雄。
2023.11.15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6b21f360a37667c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cf9b796ddc19442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c48dbb75c3436c1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