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的心来不得半点浮躁。
因为每一次的品评都象小小的旅行,刹那间就有可能错失最美的风景。而品茗的好处在于,足不出户便可尽享四季风景。类似于绘画中的“卧游”。
随着茶喝的越来越多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每个早晨,若少了一杯清纯可人的绿茶,整个一天都好像若有所失,要是一整天都喝不到茶,那简直是天大的事情。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内心而言。不至于产生依赖,但是绝对十分十分重要。
而且同样的茶,不同的量,不同的水温,不同的心情。泡出来的味道真的是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刚开始喝茶,轩主如是跟我说,还心想,装神弄鬼歪门邪道。现在,彻底信了。因为,品茗,需要适量的茶适温的水,还要一刻不急不燥忘掉世界的心。这可真有些象薛宝钗的那颗冷香丸了。贵倒不贵贵在难得。
比如,春天时在了了轩讨得几颗安吉白,一直喝到现在。昨天突然想起轩主说过,喝茶的最高境界是“无味实为至味”。并且说北方人口太重,喝茶偏浓。并且婉言批评我茶搁的太多,茶汤太浓。即如此,那就试试少搁点,勤泡点的喝法。
有些迫切,打破了常规。一百摄氏度的开水虽然在公道杯过了一遍。心里依然知道,对于一簇簇嫩极了的安吉白而言,还是太烫了。所以,再次打破常规,以往的水温控制在85 度以下,我会看着水流沿着杯壁缓缓进入水杯,水流在杯子里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茶叶在水涡里调皮地转圈起伏,心情也跟着欢快起来。喝这款茶,不知不觉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而这次,沏茶时快进快出,自己感觉仿佛水流都没来得及润泽茶叶,所以也根本无暇估计什么水流怎么注,茶叶怎么走,因为生怕把茶叶烫熟了。我不知道,我这样做的时候已经犯了品茗的大忌。再次迫切地捧起茶杯想像一种全新的味道时。那种得到的心情真的是一落千丈。这味道的确是大大地迥异于以往---什么味道都没有!
茶叶隔少了! 水温太高了!注水时间太短了!
不行。我得重试:严格控制水温,延长注水时间。如此,总该可以了吧。
茶汤出来。小心翼翼接近喉吻---那味道依然十分令人失望。
不死心地,三泡,四泡.......
我终于明白:
这壶茶彻底失败了。
今早起来,贼心不死。
茶叶稍稍多放了一点。其它的一切按常规。当茶叶在水涡中旋转起来的时候,突然间我变的信心满满。
的确是一壶好茶。虽然窗外,有点阴沉有点雾霾。当视线落在手中,这杯赏心悦目的茶汤上,心于瞬间释然一切。
品茗,让我们放松放纵从而随缘淡然。
品茗,让我们干净澄澈从而坚强开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