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是一种树,相传释迦在菩提树下修行“得道”,所以菩提意指“觉悟的境界”。
“一叶一菩提”就是从一片叶里可以领悟生死达到“大自在”的境界!
“一花一世界”和一叶一菩提相对应,也含有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意思!
一花一世界是佛祖拈花微笑的典故的总结,释迦牟尼佛有一日给门下众弟子讲法,结果他半天没有说话。
只是手中捏着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弟子,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个动作叫做“拈花”,就是释迦拈花。这时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突然笑了出来。当然他的笑也很含蓄,只是破颜微笑。
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
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作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非常严肃。
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然后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印心”。付嘱摩诃迦叶。
意思是说,最好的佛门正道就是这个,不需要“语言文字”来说来讲就直接可以“悟道”,现在我已经将这个正道交给大弟子迦叶了。
佛学禅宗,有“渐悟、顿悟”两种,一切在于根基悟性!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一片叶里看出一座天堂,一朵花里看出一个世界;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出《华严经》、《梵网经》等经典,这句话的含义不仅仅是“微尘”之中有须弥、刹那之间有永恒,而且是虽一花一叶,映照大千世界“无量巨细”,并且摄于周遍无碍的菩提智慧。
这和禅宗的悟后境界一样,“道”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饮一啄,雨丝风片,无不体现“道”。
正所谓:
青青翠竹,无非佛理。
郁郁黄花,皆是緣法。
为了方便于了解,举几个例子:
一、宋代的邵雍有一天去赏梅,看见两只鸟争抢着要站到梅树的同一枝上,结果都掉了下去。邵雍感到有点奇怪,就此占了一卦,根据卦象,邵雍得出结论:晚上会有一个女子来折梅花,园丁要追逐女子,导致女子摔伤右腿。后来的事情果真是这样。
二、有个商人要经商出门,就去找一位禅师,希望禅师指点迷津,此行是否获利。禅师说一定会多多获利的,为什么呢?禅师这样解释:问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恰好侍者端着满满一盘果馔推门走了进来。
三、生活经验让人们总结出一句谚语:说曹操,曹操到。对于真正的觉性来说,世界并没有任何秘密,一切都是坦然呈现、毫无隐晦的。
但是这个真正的“觉性”常常是被愚痴遮蔽的,所以世界对于人就充满了未解之谜,是那样讳莫如深,于是人就需要探索研究,人类就有了知识和学问。
但这种知识学问是逻辑的、思维的、理性的,是有限度的,是和觉悟后的认知方式无法相提并论的。
“因果”也是事物联系的方式,而有些人在一定阶段内仍然执著因果,难免可能会有看法,其实可以了解两个例子:
一、《论语》中有这样一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有一位居士请教一位高僧大德,希望知道自己将来是否出得了家,大德笑道:你要看命理因果吗?哪有的事情,你愿意出家就出,不愿出就不要出。
这两个例子既表明了非因果的道理,也表明了这种境界是“圣贤”的境界。
如果说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睹晦明而知日月运行仍然是对事物的联系、因果等范畴的认知,那么于一粒微尘中现出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于刹那之隙见证漫漫之过去未来,以至于不必穷心筹策、殚精竭虑,而是但有所念所虑,“当下”即是。
对于圣贤的“觉悟”境界来说,并没有疑惑生起!世界是清晰的,觉性是无碍周遍的,一切自在,宛然如是,疑惑从何生起?思维有何需要?因果竟在何处?
如果非要有这些,比如思维、因果、逻辑、理性、思想,那就只是因说而立,因设而有,如此而已。
有很多人常去请教苏格拉底各种问题,苏格拉底说:我不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果),我只关心这些问题在人们那里是如何“产生”的(因)。
还有佛陀、耶稣以及一部分哲学家所共通的一种说法:一切事物、一切道理都是依言说而呈现、而具备。
如此就由真正的觉性而表明了这种境界中的另一个主题:由觉悟、自在、逍遥、无为而进行创造、主宰、启示、晓谕。
这种情况,属于圣贤,也属于每一个众生,因为在圣贤们看来,每一个众生都具足觉性(本自具足),所谓愚痴,也是因说而有的,是已说的,也是未曾说的。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