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
感慨与快乐交织的回忆——《柳叶儿》文本解读

感慨与快乐交织的回忆——《柳叶儿》文本解读

作者: 清水一泓slj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09:06 被阅读0次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在粮食极度匮乏的童年时代,自己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难忘经历,字里行间始终交织着作者感慨与快乐的双重感受。

一、文字背后的双重感受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这是回忆“抢柳叶儿”之前的一个段落。

      “全家最乐的”这五个字背后隐含着什么信息?这是以当年的“我”——一个孩子,一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的视角所观察揣摩到的结论。其他家庭成员显然在这个孩子的眼里,无法与自己的“快乐”相提并论,也许他们因为食物没有着落而满脸忧伤,也许他们因为长期的饥饿而憔悴不堪,也许他们在绞尽脑汁地谋划如何度过这难熬的日子,也许……总之,除了我“最乐”以外,其他人是“乐”不起来的。 

        而“我”呢,正心急如焚地想要“大显身手”,自然无暇揣测出大人们的忧伤与悲苦,反正“我”是全家“最乐”的那一个。

      “最乐”是因为“我”年幼,无法用心体察那份艰难与苦痛,“最乐”是因为“我”仅仅沉迷在自己淘气的小天地中。所以,浓浓的感慨与儿时无知的快乐交织在了一起,在回忆开始就弥漫开了。

        爬高树摘柳叶儿和清晨赶远抢柳叶儿,在“我”的记忆中是快乐无比的经历。爬高尽显“我”的能耐,干了别人不敢干的事情让“我”得意洋洋,涉远充分发挥出了我的爬树特长,不仅欣赏到了清晨的美景,还收获了可以果腹的柳叶儿。

      最快乐的无疑是吃柳叶儿,虽然工序繁杂,但柳叶儿做成的菜糊糊粥香得不行,最关键的是我是全家唯一一个可以放开吃的,这样的特殊待遇,更令“我”快乐无比。

        然而,细细想,这些快乐的情节背后有多少的无奈、心酸与感慨啊!首先,一个“抢”字就道尽了那段岁月的满目疮痍。同属礼仪之邦,同在一片土地生活,乡亲邻里原本该是和和睦睦,来往亲密,可是“柳叶儿,是要抢的”,一个“抢”字把人与人之间和美的关系深深地撕裂了,是什么让人们失去了温馨和睦?极度的饥饿,难以活下去的困境,逼着人们不得不抛弃尊严,去“抢”可以果腹一顿的柳叶儿。“抢”字述说了无尽的感慨与无奈!

      三叔和我涉远去抢柳叶儿的苦痛更是让人心酸。不到万不得已,有谁舍得让一个孩子忍受长途跋涉,顶着清晨的寒意,最重要的是还要爬高,冒着可能摔下来的危险,去开辟一块新的争夺领地!“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吃”,这是特权,这似乎是一个孩子的荣耀,但这份特权和荣耀背后,是全家人的怎样的一份怜惜与愧疚!然而,这些对于当时的“我”是无法体会的,“我”的“乐”中透着的全是深沉的感慨与心酸。

二、叙述方式的不同情感

        单句成段,给人沉重感。“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柳叶儿救过我的命。”“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这三个简单的句子单独成段,在行文上给人以深沉、感慨,不忍启齿,不堪回首之感。

        “又是”说明作者每到柳叶儿抽芽的季节总是能回忆起这段时光,又见这段记忆的深刻,也见这段记忆的苦痛。“那些天,全家最快乐的是我。”与“我是那些天全家最快乐的。”两个句子的表达的意思一样,但叙述中蕴藏的情感却截然不同,“那些天”放在句首,凸显了那些日子的刻骨铭心,也表现了回忆那些日子的作者的不堪回首,“那些天”,是作者充满着感慨的回忆缓缓拉开了序幕,更是作者心头的并不轻松的记忆枷锁。而“我是那些天全家最快乐的”则透着轻松、欢愉和自豪。

        回忆画面的快速层进,透着苍凉与感慨。文章第四段“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不加修饰的语言,看似平静的一成不变的语气,三个“吃光了”给读者勾画了三个无比忧伤的画面,一群的饥饿的人们,像蝗虫般向所有能吃的和不能吃的进军。三个句子,三个争抢的不堪画面,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越来越让人揪心的记忆,满是心酸和无奈,平静的语气背后是汹涌的情感波涛。

        在到达情感顶点后,“那一年,我八岁。”用理智收回那几个不堪的画面,不用“我那一年八岁”来叙述, 强调了“那一年”在我记忆中的印象至深,也强化了“那一年”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感慨之深。

      文章14段 “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叙述方式方式同样是画面的交叠、层进,叙述中情感的渐强,然后沉重地收回。

        儿童视角的叙述,压抑不住的快乐。“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蹭蹭爬到最高点……”一系列的动作,简单单纯的心理,把儿童快乐无比的自豪感写得淋漓尽致。“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吃……”短促中透着急切的叙述,仿佛让我们触摸到了孩子那迫不及待要大吃一顿的心情,和即将吃到美味时尽力压制却压制不住的激动和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儿童的视角,来自于干练的短句,来自于叙述背后的真切感受。

相关文章

  • 感慨与快乐交织的回忆——《柳叶儿》文本解读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在粮食极度匮乏的童年时代,自己抢...

  • 《崧舟细讲文本——第七讲潜入思维之一主题先行》

    王老师对前面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已做过六讲,我们简单回顾与梳理。文本解读实际上是文本解读主体和文本解读对象的对话和理...

  • 柳叶儿

    梦里 我和花千骨她们一起 学习修仙之术 慢慢地 我变成了一片柳叶儿 我真快乐 踩着颤悠悠的树枝 一伸手 就够到了飘...

  • 柳叶儿

    (9) 月底的前一天,天空飘起了雪花,大地白茫茫一片,路边的雪堆一处连着一处。 柳叶儿接到了他的微信。 “你知不知...

  • 柳叶儿

    (8) 早上,太阳爬出地平线,红彤彤的阳光洒到大地上。 柳叶儿还没从昨晚的醉酒状态中缓过来,微信响一遍又一遍。 “...

  • 柳叶儿

    文/刘彩霞 (2) 柳叶儿还没到十六岁,跟屯东头于芬家大小子眉来眼去,整天腻着,谁谁都能看见他俩腻着,揪不开扭不断...

  • 柳叶儿

    文/刘彩霞 (3) 柳叶儿持续甜蜜幸福的感觉只到结婚,就再也没有了。婚后,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方便,到最后,走道...

  • 柳叶儿

    文/刘彩霞 (四) 走出去老远,柳叶儿只侧了一下头,用眼角瞥了一下那排房子。她知道那里空空如也。一点点零钱都没有。...

  • 柳叶儿

    (6) 柳叶儿怎么也想不出,燕姑姑会在这样的火锅店招待自己。店面如此之大!大到仅仅一层就有近千平!走进来又显得那么...

  • 柳叶儿

    文/刘彩霞 (5) 柳叶儿刚站在大壕根儿那条路一拐地方那棵大橡树底下,那辆包线小客就到了。小客栽晃着车身,刮着橡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慨与快乐交织的回忆——《柳叶儿》文本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gu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