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宝典青芒杯征文丨给考研的你

作者: 岳谬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12:05 被阅读215次

编号:2218  大学宝典—青芒杯征文

我的第二次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好久了,那可是一场筋疲力尽的“战争”。

这一场消耗战会耗尽你所有的气力与所有最初的梦,你会徘徊在勇敢与怯懦之间经历如下的词汇:焦虑、甜蜜、心酸、痛苦、无奈、孤独甚至筋疲力尽等等你可能想像到的和想不到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

(一)、父母与你自己的牢笼。

他们有可能不同意你考研,想让你工作,他们有可能认为你报的学校高估了你自己的能力。他们认为的就是你首先要打破的牢笼。接下来是你自己的牢笼。对于一些或者甚至很多很多人的质疑你能否顶住,然后是否还能自顾自地依然艰难地往前走。

最后,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考研考的是你对孤独的理解,你对孤独的承受力,你能否将你的孤独与未来你想要的憧憬做一个等量的对比。

因为,考研带来的孤独感是你在此生此刻的年龄段里空前的,我不敢说是绝后的。你很可能要面临着一个人去图书馆因为没有座位而惆怅的时候,你很可能要面临着自习——吃饭——睡觉——自习这样超过大半年时间的一个人重复单调的时光,你很可能要面临着在你顶不住这孤寂的时刻所带来的种种焦虑,无数次地想要放弃。

事实上,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放弃的人或者已经准备放弃的人,而你要反复思考的是你要不要加入其中。

关于放弃我身边曾有一个例子。

有一个考司法考试的同学,他每日每夜逃课的复习背法条,临到司考考试的时候却选择了放弃,原因是没有复习好。但是2016年那一年的司法考试判卷特水,基本规律是如果你的选择题错的多分很低,你的主观题会被判卷老师拉到很高的分用以弥补。我的另一个同学也考了这一年的司法考试,他的客观题得分很高,但是主观题却被判的很低,他们宿舍好几个客观题没他高却因为主观题被肆意拉高的同学却意外的考上了。

说到底,这个例子是一个关于“幸运”的例子。

我说这件事的意义就是偶然性,如果我的那位同学没有放弃,遇到那一年判卷如此水的时候考上了也未可知。所以说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上帝给你吃的是哪一种水果,酸的还是甜的,苦的还是辣的?所以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你可以想一想在此刻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放弃了,而你到底要不要坚持?

(二)、一场孤独地选择

关于是否要一个人还是要结伴复习这个问题,有很多辅导班的老师都强调过考研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复习,因为很有可能你会支持不住。

事实上我的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是结伴复习的,互相鼓励,互相支撑着,你焦虑的时候她来安慰你,她厌烦的时候你陪他一起放松。说实话,这确实很好,但是关键有一点,你一定要选择与你学习能力实力相当的partner,因为从小到大,你一定见过那些过目不忘的学霸,如果你跟这样的学霸级别的partner一起学的时候,他会把时间看的很重要,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又快又好,然后把你一个学习能力平平人的节奏给带乱了;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拿考研当作一场游戏的人,他也会拖后你的进度。如果你在选择partner的问题上纠结半天,还不如跟着自己的节奏去复习。

说道底,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例子

事实上,我的两次研究生考试复习时都是一个人在吭哧吭哧按着自己的节奏在走。我是中文系的,考研方向选择了比较文学专业,一战南师大,失败了;二战就变得保守了,选择家乡的内师大,考上了。在是否保守这个问题上我想了很多很多。

一战的时候我建议你往高处选学校,如果考不上,还有调剂。调剂不行,你可以选择二战,但是关于二战,我想说的话很多很多。我是不建议二战的,因为它比一战还要艰难,还要孤独。因为你是带着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在做着努力。事实上,在整个二战复习的旅途中,失败的阴影每时每刻都在我的脑子里回响着。当你深夜看书睡着时,你会梦见自己又失败了。这是你潜意识里的失败经验。

在我的考场座位前面的一个考生,偶然问得他居然是第4次考研了!你还会在新闻中看到一些老头老大娘在一直坚持考研的壮举,还听考研辅导机构的老师说他的一个学生用了8年的时间考上了北大等等类似的消息。你会被感动。

这是一个关于执拗的坚持的例子,关键是这执拗之中意义。

(三)、考研的目的或者意义

所以,一直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脑子里盘旋:你为了什么在考研呢?

相信我,这个问题会在你漫长的复习旅途中得到千百个答案,最终也没有令你满意的。这是一个很悲伤的现象。之于我,我会思考我考上了又能怎样?为了这一个似乎好就业的筹码我到底值不值得付出一个又一个孤独难熬而又未知的夜晚呢?

后来我想着考上后我对未来的选择面积或许会更大,我还有3年的时光来延宕我走入真正残酷的社会中。说实话,我就是为了这似乎像极了是哈姆雷特的可以延宕的时光而认为二战或许是值得的。因为它或许可以增加我对自我认知和自由度的一个延宕的时光。我又多了3年的时光来思考苏格拉底的那句“重新认识你自己”的话,或许能站在最纯粹的角度上。

这是一个关于“延宕”的解释。

我曾经数次在夜黑风高的夜晚计算着未来与现在,两年来我面对的最多的东西就是书、纸、笔与考研视频课。相信我,在这些重复的工作中,你一定会有特别焦虑烦躁的时刻,而这一个时刻你会失去自己的理性,开始感性的思考一些问题。

尤其是我第二次研究生考试在家复习的时候,家庭内部父母终于爆发了第二次关于离婚的争吵。多年来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面对着一个终日喝酒抱怨谩骂不止无能无力的父亲也是着实的厌烦。我在二战的时候孤独的厌烦里还多了对于家庭与婚姻的思考,就在母亲哭泣地向朋友打电话诉苦的时候,我总是在思考我考研的意义以及我此刻到底他妈的在干什么?它到底能带给我什么?它是否真的能使我走上强大自我的路呢?

这是一个关于家庭境况与考研意义的如何平衡的例子。

说实话,这个结果是悲哀的,我的答案是不能。

后来,我开始思考我考研的初衷,我的初衷在于我喜欢法国的文学,如果可能我会去法国留学。我向往一个浪漫的未来,而现实里尽是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暗地里很多很多的潜规则,有些努力,即使你得了第一名,因为潜规则,你一样是死路一条。这是一个残酷到可以瞬间使你瘫软的现实,它残酷到你根本不可能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根本不可能——

我到现在为止都记忆犹新的就是高中政治课上一个长着兔牙的政治男老师在讲台上半开玩笑地说道:“老师当年考过2次公务员,2次都是第一名,但是都没有录取我。因为面试的时候他们说我的整体形象不过关!”

说完,老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牙齿。

当时的我把它当成了笑话听,现在的我会想老师当时为什么不做一个牙齿的整形手术,后来我想因为老师当年是背井离乡一个人来到这里,穷困潦倒,哪里有钱呢?我还在想那成为老师后有了一些积蓄的老师为什么不继续考公务员呢?

后来我知道了,因为伤。

这是一个关于,关于失败的故事。。。。

一个单枪匹马的人逃离了乡村,带着正义与良知来到了所谓的大城市,他以为他会是英雄,但是他最好的结果也只不过是与敌人同归于尽而已,甚至,他的死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是一个流浪者的悲哀。

当年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在法庭上振振有词的喊出“我控诉”的时候,引起的也不过只是3分钟的热度而已!而已!后来的作家卡夫卡也在描述一个孤独的人面对法庭时的无力,卡夫卡根本不会让主人公说出任何掷地有声的说辞,就像鲁迅的《阿Q正传》里的阿Q临刑前为什么一直没有吼出“老子2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的话”呢?

这是一个充满荒诞的世界。

所以,大部分现实是英雄已死,但是天气是不会变的,该晴空万里,太阳一样的刺眼,敌人仍然逍遥地活着。你可以想一想呼格吉日图的案子,你可以去查一查聂树斌的案子,你可以追忆到窦娥被砍头后的血不是滴下去而是飘到天空中的白色旗子上的原因。

当个体面对时空的巨大而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孤独时,悲剧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意象中被不断地解构着,它虽然结局很短暂但是它的存在是会漫长的。

(四)、努力的悖论

于此,我作为一个文学类的考研生,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为这一个似乎虚无缥缈的梦在做着似乎拼尽全力的努力也很有可能换不回与努力等价的回报时,我对自己每日每夜的努力产生了最大限度的质疑。问题是这之中的努力我是否值得全情投入?肯定不是,每一次努力都隐匿着巨大的质疑,因此这努力总是在减半,在被抵消,甚至,我根本没有在努力。这就是努力的悖论!

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老夫妻因为浴室里是否有肥皂的一点小事而爆发了结婚以来最大限度的争吵与之后漫长的冷战一样。当个体在奔忙终日的时候开始思考“为什么”的时候,生命就在此刻开始发出最大的呼号,它开始向你挑战。对于我,就是我到底他妈的为什么要考研?对于那个神奇的美剧《绝命毒师》里的walter white就是我的生活为什么他妈的活成了这个样子?!

你在质疑你的选择,不断地质疑。

电视剧里的人物可以肆无忌惮地做出最激情的反抗,而作为年轻的我们反抗的方式是什么呢?

自杀!

就在我2016年12月份紧张而孤独的备考期间一个人在一家高档的西餐厅里放松自己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朋友的微信,她说:“我的同学自杀了!”

当时我震惊了许久。

“为什么?”我回道。

“因为备战司法考试的压力太大,所以跳楼自杀了!”她接着说:“或许是因为她的自杀,我的压力忽然变小了很多。”

“为什么呢?”我问道。

“似乎是我之前的压力随着他的自杀消散了。”

也就是说她也想过要自杀。

近年来中国青年的自杀率在悄悄地上升。理由或许还不及那些动乱年代里的千毫,但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了,并且屡次在发生,这是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无可奈何而又无能为力。

然后我陷入了极大的沉默中,桌上的牛排都他妈的考糊了!

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世界的流浪者,我们试图把自己拼尽全力地塑造成在这个世界不固定在场的形象,似乎我们随时可以从这个世界消失,努力说服自己接受心灵对于流浪的臣服。但我要给自己注入的强心针是,这种臣服或许恰恰是反抗的先声,我们可以明确地站在生活的另一面,记录自己的每一步,确信自己永远是最理直气壮的样子,为了踏碎这个世界最伟岸的虚伪而不遗余力。

这就是我给自己找到了最有力的不自杀的原因与力量,因为我们肩负着哪怕震颤世界3分钟热度的那一刻,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我们付出了在别人不知道的时间,不知道的地方,以别人不知道的方式的不断地努力,或许只换来这3分钟的热度。如果我此刻自杀了,这3分钟的热度也就永远地消失了。

(五)、一串珠子

年轻的我们,即使飞蛾扑火,我们期待也不应该是灰飞烟灭,而是凤凰涅槃。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在去鼓励我们自己,还有谁会替你的勇气唱诵那“马后炮”式的赞歌呢?

当第二次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录取名单上面出现我的名字时,我真的百感交集。

如果说我能为后来前赴后继考研的你们提出什么建议的话,我想了很久,我突然想到了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现在不是去想我们还缺少什么的时候,而是该想一想我们凭借现有的东西能去做什么?”

考研是一条漫长的线,在这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你所拥有的,如果你在某一点断了,说明你之前积累的点也随之消失了,如果你最终凭借着难言牵强的微笑一直在走,走到最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一条线上居然串上了那么多闪亮的珠子,即使最后你将这串珠子卖给别人失败了,你考研失败了,那这串珠子不也还是你的吗?

这串珠子上有你打破牢笼的勇气,有你直面孤独的勇气,有你意识到意义的虚无后还依然坚持的勇气,有你在给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增加指数的勇气,有你最终抵抗住了消极的情绪,获得这串珠子的勇气。总之,这是一串关于收集不同勇气的珠子。举个最最形象的例子,就像动画片《葫芦娃》最后“金刚葫芦娃”戴的那个项链宝石一样,你会像他一样变得所向披靡。

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这串子虽然厉害,但是它会遗失,被抢,甚至被你自己丢弃。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是我最后无能为力的答案,这象征着一切勇气的消失,一切努力的虚无,像那个被蛇精偷走项链宝石的金刚葫芦娃一样的软弱无能。所以珠子永远是外在的,是外在的就隐藏着失去的风险。怎样将珠子内化是你考上研究生之后所要第一棘手要做的事情,或者失败的你选择了工作还是其他的方式,这串珠子依然是你今后工作中第一要务。至于怎样将它内化,这也是我未曾经验过的事情,目前为止,我也一直在尝试中。

不过,无论你是二战还是工作还是如何,这串珠子将代表着你曾活出过无与伦比的骄傲的精神。这,或许就是就是考研带给我的唯一的东西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宝典青芒杯征文丨给考研的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hi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