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宪问第十四白话解释加问题解答2

宪问第十四白话解释加问题解答2

作者: 荷荷花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09:54 被阅读0次

14.13【经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人物介绍】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公明贾:卫大夫,姓公明,名贾。

【白话解释】孔子听说卫国大夫公叔文子不苟言笑、临财也不苟取,而问公明贾,这话是真的吗?

公明贾回答:告诉您这番话的人言过其实了,公叔文子是在适当的时机才说话,所以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内心真正觉得快乐时才会笑,没有虚情,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笑。当见到有利可得时,他会思考是否合乎义理,合则取,不合则不取,取得正当,所以别人不会厌恶他取。综观这三项,公叔文子并非不言、不笑、不取,而是言、笑、取都恰如其分,所以别人不讨厌。

孔子说公明贾赞公叔文子的话也是言过其实,不方便直接反对,而善巧的说:原来是这样子阿,不过真的是这样的吗?

【章旨】此章孔子对言卫大夫公孙拔的为人有疑,并疑公明贾也是言过其实,因为如此论公叔文子的为人,几已入圣人之域了。

时哉时哉:连续几章《论语》,都可以看到孔子如何评论时人,我们可以发现孔夫子用词精准、具有识人之明,而且更能道出事件背后的当事人是如何用心。

14.14【经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字词解释】要:音同「邀」,要挟。

【背景补充】防:鲁国地名,靠近齐国,是臧武仲受封的地方。

臧武仲因为在鲁国得罪了孟孙氏,逃到邻国邾国。再潜返回到防城,向鲁国国君襄公请求为臧氏立后代,即让他的后裔袭受封地以守先祀,并担任鲁国大夫。言外之意,如果不答应或者会据防城反叛,得到允许后他逃到齐国。

【白话解释】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城向鲁国请求立他的后代为大夫,虽然说没有要挟君主,我是不相信的。

【章旨】此章孔子诛臧孙纥要挟国君之罪。

时哉时哉:1.在前几章,孔子说他是有智慧的人,此处又说他要挟君上,这样的人怎么称得上有智慧呢?孔子是不是互相矛盾?

2.孝经上面说,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会犯下要君这种大乱之道的行为?

谢秋莲:1.在前几章,孔子说他是有智慧的人,此处又说他要挟君上,这样的人怎么称得上有智慧呢?孔子是不是互相矛盾?

答:孔子评价人,是就事论事。宪问篇第12章说他有智慧是说他有先见之明,他因故逃难到齐国时,齐庄公爱他的才华,想重用他并赠田地给他,可是臧武仲看到庄公霸占臣妻等行为,预料到他会出事,就故意让齐庄公不高兴以推掉庄公之用。后来齐庄公果真被臣子崔杼和身边内侍杀害。而此章说臧武仲要挟君主,是以事情来观其心。是不同的面相来观察臧武仲。

2.孝经上面说,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会犯下要君这种大乱之道的行为?

答:智慧有很多定义,如果是通达世间真相的大智,就不会犯下要君这样的事。可是臧武仲的智慧是世间处事智慧的一个面相而已,是指臧武仲的观人和先见之明的能力。但不代表这样的人做事就符合礼义道德,比如他曾帮助季武子为季武子废长立少出谋划策。此处的占据防邑求鲁国让其异母兄弟承袭封地以祭祀先祖亦然。

时哉时哉:一般我们对于喜欢的人有偏爱,对于讨厌的人有偏恨,对于犯过错者,容易产生偏见,对于名人则误以为大概一切都通达吧!孔子能就事论事,真的是一位没有偏误的圣人。

时哉时哉:同样是称霸,一个被评为谲,一个被评为正,既然谲与正都能有一番作为,何不舍谲而取正呢?

14.15【经文】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字词解释】谲:音同「决」,权诈。

【背景补充】春秋时代,齐桓公、晋文公,相继创立霸业,领导诸侯,尊王攘夷。

【白话解释】孔子说:就某些事来讲,晋文公行事权诈而不正道,齐桓公较为正直,不行权谋欺诈。举例而言:齐桓公在癸丘会盟的时候,率领诸侯朝见周王,一切以礼待周天子,后来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请周王巡狩河阳来接受诸侯朝礼,于礼不合。

【章旨】此章论二霸主建立霸业的心术,一为正、一为不正。

唐老师:聖人不是也權變,为何不能叫作譎呢?正而不譎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谢秋莲:权变不叫谲。权变是在诚意、正心,质直的基础上,在做具体事情时灵活应变。而谲是心地的弯弯绕心地的自私基础上而做事行权谋。正而不谲是好的,这样做事才能名正言顺,才能经营良善风气。但是这并不妨碍君子入世办事时的权变,在中心思想确立不变的前提下君子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韵吕:讲要上说,譎是权诈,例如,晋文公召周天子到践土,接受诸侯朝礼,引孔子的话说:“以臣召君,不可以训”。可见谲是骄慢,不恭敬不合礼。而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一切以礼待周天子。这就是齐桓公的正。可见正是合义合礼正直。而圣人的权变是在被逼破的情形下发的不合义的誓,可以不遵守,行事以合义为标准。正而不谲,是合义合礼不耍权诈,是可以行为世范导正风气的,是好的。

孙竞:自私之人为夺取私利而使用的权谋谲术和无私君子为利益大众而广设的权巧方便截然不同,但在表面事相上看常很相似。

如果“谲”在此处表自私的诈术,攀附讨好却里外不一,那君子不齿,当然先要做到正身正念而不谲。但如果谲是讲从权方便,随机变化,趋吉避凶的角度来说。那么君子如果仅是正而不谲,就容易引祸上身,又失去了导化他人的机会。

唐老师:隨喜诸善友的看法,反經合義的正,是學到高處的靈活運用,所謂可以适道未可以杈。誠如上述所說與譎的定義不同。

时哉时哉:二臣同辅一主,在失败之后,一个选择殉主,自杀身亡;另一位却投奔原主人的敌人,为其效力。您认为谁比较值得称扬呢?

14.16【经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背景补充】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僖公卒,公子诸儿立,是为齐襄公。襄公无道被他的表弟公孙无知(僖公母弟夷仲年之子)所杀,不久齐人雍廪杀公孙无知,齐国陷于无君状态。鲁国派军护送公子纠返回齐国,支持他继承王位。不料公子小白在齐国的大臣高国的支持之下自莒先入齐自立,是为齐桓公。

召忽与管仲两人都是公子纠的属下,鲁国发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国时,派管仲领兵拦截公子小白由莒返齐的去路,管仲射了一箭,命中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装死。管仲派人回报鲁君,鲁军因而松懈了前进的速度,迟缓了六天才抵达齐都,为时已晚,小白已成为齐桓公。闻鲁军入境,立即发兵迎战,鲁兵败走。桓公本来想杀管仲,后鲍叔牙向桓公推荐管仲,遂决定重用,乃令鲁国杀公子纠,交出召忽、管仲,召忽为公子纠殉节自刎,管仲被囚送到齐国,齐桓公任管仲为齐国宰相。

子路为人,注重道义,他认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而死,可谓杀身成仁,管仲不为公子纠自杀,不能与召忽相比,所以请问孔子。

【白话解释】子路问孔子:当时齐桓公命令鲁国杀公子纠,公子纠的大臣召忽殉主而死,同为大臣的管仲却不能以身殉主。对比召忽,管仲是否不够仁呢?孔子回答:齐桓公九次会盟诸侯,不用武力,天下由此而安,这都是得力于管仲。因此,管仲也像召忽一样有仁心。

【章旨】孔子以管仲能佐桓公会盟诸侯,不假武力,弥亿万生灵于战祸,此即行仁之事,略其效死个人之小节,而取其已救天下之大功。

时哉时哉:召忽殉主,管仲不死。孔子以管仲辅佐桓公的功劳,认为管仲也有仁心。请问孔子是不是一个唯结果论者?

韵吕:孔子就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个面相来说,管仲的不死与召忽杀身成仁一样都是行仁,他们的发心都是合义的。这不是唯结果论,因为唯结果论是不考虑发心的。再者,孔子也有说管仲之器小哉。所以这里说管仲是仁者,是就事论事,不是对管仲的整体评价,不能算是唯结果论。

时哉时哉:心腹事如何知呢?也只能从外相上去推知。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人不会只看结果,或者只看表面。

如您所说,此处孔子就事而论,不是唯结果论者,若只看管仲相桓公称霸的结果,又为何会评管仲小器、评晋文公谲、齐桓公正呢?可见不是只看结果。且仁心之果,岂会来自小人之心,就如种瓠瓜种不会生出丝瓜果。

唐老师学堂提问:假如管仲沒有辦法維持齐国的安定及尊王攘夷,只具仁心,還會得到孔子如其行,如其仁的讚歎嗎?

韵吕:学生觉得,如果没有这些事功,人们又如何能知道他有仁心呢。由果可以推因,没有果等于没有因。可见,人要多充实自己,当时机来临时就可以发挥功用。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否则,时光飞逝,一生空过,到头来于人于己都没有意义。

谢秋莲:学生以为,孔子赞管仲如其仁,是因为管仲在九合诸侯时,用的是和平手段而不是武力,而且尊王攘夷,保存文化道统,赞扬他是在这些事件中看到管仲的仁心,而不是管仲帮齐桓公和齐国成就了霸业。赞的是心地,因为这些心地而成就了这些结果。

仁心不是在事功这个果上论的,仁心如果是在这个果上论,那么颜渊又如何能被称许为“三月不违仁”呢?管仲巨大的事功,孔子只是在特定的面相上许他为仁,而在其他事项中说他器量小、不俭、违礼等。而颜渊在世人眼中没有任何事功却被孔子给以独一份的全德之仁的赞誉。

真有仁心的人,必然会去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有力量去做利他的事业。但他可能有机会去施展,也可能没有机会去施展。只要有这个心量,而且不断充实自己,一旦时机成熟,立即能够施展、利益到众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事项、行持中来观察心地,而不是从最后的结果来论人。

林士棋老师:本章孔子到底是從心態還是事功來論仁,在經文中已給出了答案。

孔子說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見夫子稱許其仁,成立的正因在於管仲能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而不費一兵一卒,免去多少戰火。

另外子貢也問過管仲非仁者與,孔子說因為管仲一匡天下,不受外族入侵,保住了中華文化,故承許其仁。

由兩章可知,孔子於此處是以事功論管仲之仁。在亂世中要能安天下之,須突破多少的障礙,要多少的承擔與能力。召忽殺身以成仁,管仲安天下、壤夷狄以成仁,故二者皆如其仁。

仁心有在心態上說,有在事功上講,如果今天管仲不死卻未果,那孔子也無法稱許其仁。

博施濟眾章論的是仁的定義,本章則是論管仲之行算不算是個仁者,有些細微的差異處,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此處特別能看出孔子講話言簡意賅,邏輯層次分明,三言兩語即能把其觀點和理據講清楚,應學習效法之。

唐老师:士棋老師所說可謂本章最好定論

时哉时哉:前章子路问及了管仲不能殉主的问题,本章言语科的子贡提问更为犀利,不只疑问管仲的不死,更质疑他的“又相之”,辅佐了一位原主人的敌对者,如何评价这种行为呢?由此也可知评断历史人物真难,子路及子贡二位大贤对于管仲仁或非仁的问题,也是疑惑。

14.17【经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字词解释】相:音同“像”,当宰相。微:没有。谅:信用。自经:自缢,自杀。

【白话解释】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当时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没有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当了仇人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还受用他赐予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早已经是被夷狄统治,外相是披头散发,穿衣服向左扣的文化落后民族了。管仲哪里会如百姓一般见识,为了守着小节小信,上吊自杀于山野田间的沟渠,而没有功绩可以被人知道呢!

【章旨】子贡说管仲不为其主而死,又辅佐仇人,此举不仁。孔子听闻而申论管仲的功业,嘉惠天下后世者至大。华夷之防,事关百世,不可以小节而废大德。不但消解子贡的疑虑,也为后儒论人论事立下准据。

时哉时哉:1.管仲有没有背叛公子纠?是否不忠?

2.管仲比较可贵,还是召忽比较可贵?

3.管仲可以,我也可以,当有利于更多人的时候,忠诚只是一种选项而已?

绪钦:1.管仲有没有背叛公子纠?是否不忠?

管仲没有背叛公子纠,也没有不忠。

2.管仲比较可贵,还是召忽比较可贵?

管仲比较可贵。管仲是忠心于国家,而非一国之君。召忽是对君主忠诚并以身殉之,而管仲是忠诚于国家,为了国家、文化的存续,及人民的幸福,他能从大节处取舍,如没有管仲,我们可能成为披发左衽的人了。

3.管仲可以,我也可以,当有利于更多人的时候,忠诚只是一种选项而已?

管仲能做到忍辱负重,世人未必能。如没有遇到孔圣人对管仲"就事论事"的公正评价,他得背负着背信弃义小人的骂名了。

现今人很多时候是为了一己之利出卖国家、朋友、合作伙伴等,为了"利"而不择手段。管仲的仁心、利他心及智慧的抉择、格局,不是大多现今人所能修练到的,所以无法与管仲相提并论。

时哉时哉:1.管仲是公子纠的臣子,也是齐国的臣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时,君主名分未定,各为其主,没有不忠的问题。等到公子纠死,小白即位成为齐君,管仲为齐民 ,又相之,也无不忠。这就是孔子所说必也正名乎的重要。

2.管仲的事功十分可贵,大于召乎,若是较量仁心,则如其仁,如其仁。

3.管仲可以,我可不可以?

如《讲要》引刘氏:"管仲志在利其国,而其后功遂利天下,使先王衣冠礼乐之盛未淪於夷狄,故圣人以仁许之,且以其功为贤於召忽之死矣。然有管仲之功则可不死,若无管仲之功,而背君事仇,贪生失义,又远不如召乎之为谅也。"

时哉时哉:职场上(或官场上)最让人在意的大概就是升降职了,能够提拔下属成为同事,这样的心量,古人说有三善:知人、忘己、公心。

14.18【经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人物介绍】公叔文子:卫献公之孙,名拔,即公孙拔,谥号为文。

【白话解释】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由文子推荐,与他一同上朝为大夫,居平等地位事君。孔子闻知此事,赞公叔文子:可以谥为文。

【章旨】孔子评论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荐贤的美德,谥为文是名实相符。

唐老师:1、荐賢本身需是賢才吗?

2、 荐賢難道不怕他變質嗎?

3、 变質之後推薦者要不要承擔過失?

4、 荐賢需要一種什麼樣的心量?

5、 古代荐賢最成功的案例,你認為是誰?

庚余:1、  举荐本身需要是贤才吗

末学以为举荐本身的人应该是贤才,因为只有本身德才兼备,特别是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出于公心为国为民举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如果自己没有正只见、没有公心,就没办法举荐贤才,哪怕举荐了,举荐出来的人也不是贤才,很有可能是小人。

 2、  荐賢難道不怕他變質嗎?

子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举荐人才,当然会害怕他变质。所以举荐人需要长期观察才能知人,才能推荐。而且推荐一个人只表明在那个时间段,这是可以推荐的人。推荐人因为职位的需求而有不同的需求,当时推荐这个人,这个职位是合适的。可后来随着自己的承担或职位的升迁,也许他并不是太合适了,或者就发生变化了。因此举荐贤才,只要是出于公心,确实符合需要的,不要怕的变质。环境在变化,有些人也变质是正常的。

 3、  变質之後推薦者要不要承擔過失?

末学个人认为若推荐人才发生变质,推荐者是否承担过失要分几种情况。若是推荐人才在推荐的岗位上变质,举荐人应该要承担一部分过失,因为推荐人才不当。若是推荐人才是在其他岗位上变质,举荐人可以不承担过失。但总的来说荐人不当,都要反省,为什么会变质,也许是因为对所举荐人才,没有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没有进行长期的观察,如果是自己的弟子,那就是没有教育好了,这是要承担过失的,既害人,也害己!

 4、  荐賢需要一種什麼樣的心量?

末学认为,举荐贤才一定要出于公心,出于本身职位的匹配性。如果本身就打着小算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打造小圈子,必然没办法举荐最合适的人。

 5、古代荐賢最成功的案例,你認為是誰?

鲍叔牙推荐管仲,徐庶推荐诸葛亮,都是古代非常成功的推荐;前者辅助桓公一匡天下,后者辅佐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千古之荐。

林士棋老师:1.推薦賢才自己必須是賢才,其一,自己非賢則難識賢才,其二,真正的賢才不受非賢所舉,其三,能舉薦他人於己之上或平於己,本身也需要相當的智慧與心量。

2.當然害怕變質,再沒真正斷除煩惱前,誰都可能變質。故須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若沒經過時間或者強大的順逆境考驗,是很難看透一個人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很多要提拔、培養人才之前,要先給他磨練的原因。

3.變質後,舉薦者須承擔部分過失。責任上還得看推薦之時是獨排眾議,還是順水推舟,情況不一。所以推薦人才不可不慎。

4.推薦賢才要有成人之美的心量,不會嫉妒他人,要有不怕別人比自己更好,善於隨喜,樂於成就他人的心。而且能為大局考量,不計個人得失。

5.提到三國,學生想到魯肅,是赤壁之戰能成局的關鍵人物。以大局為考量,能獨排眾議促成吳蜀聯合、推薦諸葛之計﹑倒也是推薦人才的一種引申。

时哉时哉:知人善任者,不在于改进别人的短处,而是要善用他人的长处,本章提及的三位人才,虽皆有所短,但都能尽其长,国于是不亡。

14.19【经文】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白话解释】孔子谈论到卫灵公,说他无道。季康子问:如此,为何没有自取败亡呢?孔子回答:卫灵公底下有人才团队,他有仲叔圉办理外交、接待宾客,有祝鮀管理宗庙祭祀,有王孙贾办理军旅之事,如此用人各当其才,怎么会亡国呢?

【章旨】此章言无道之君能知人善任尚且可抢救国家的厄运,有道之君若能尽用贤才,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有启示康子之意。

时哉时哉:卫灵公既然无道,这些人才怎么没有离开他呢?不是为政以德才能众星拱之吗?

韵吕:卫灵公虽然无道,但是他能知人善任,孔子曾赞他在朝堂上是当时的几个国君中最贤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人才能够有机会为国家效力,建立事功,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是有道君子,为政以德众星拱之,国家及老百姓的气象又不同了,那是大同世界的盛世,是最高的理想。卫灵公虽以六万石的俸禄许给孔子,但却问孔子排兵布阵的事,孔子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明日遂行。或许可以说,卫灵公错失了真正的大才,没有得到最亮的那颗星星的光芒,卫国也因此失去一次可以强大起来的机会。

时哉时哉:卫灵公虽然无道,但也不是全无长处,特别能够用人之才、尊爱贤能,所以能够留才,但也因为无道,留得了才,却留不了贤,更留不了孔子,所以这样的用人,谈不上是众星共之。此外卫国多君子,国中总有爱国之人,不因君主无道就全部离弃,如蘧伯玉、如史鱼。

时哉时哉:言实相符的好处非常多,关乎人品、信用、胸怀以及成就,所谓巧伪不如拙诚,真是如此。

14.20【经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字词解释】怍:音同“作”,惭愧。

【白话解释】孔子说:一个人说话言语没有虚妄,才不会惭愧,但如果要言语无虚妄,所说的话都不感到惭愧,则不容易。

【章旨】此章疾时人内无其实,且不感到惭愧,言语如实,人所难能。

唐老师:以上三章可以想的问题:1、 衛靈公無道為什麼還會用到賢才?

2、 國君已經無道,為什麼這些人不求去?

3、 很多人也自以為他說話沒有虚妄,不需要慚愧,找這樣的人何難之有?

4、 孔子再找機會出兵, 可能是魯君最後的出路 ,為什麼話說得這麼含蓄?

5、 孔子在論事不是便便言嗎?為什麼不把利害関係說清楚? 甚至對匹夫都能叩其兩端而竭焉不是嗎?

韵吕:1、 衛靈公無道為什麼還會用到賢才?2,国君无道,人才为什么不求去?

答:卫灵公虽无道,但他知人善任,所以人才愿意留下。国君虽无道,但人才只要有机会办政治,发挥一定的功用,造福百姓也是一种选择。孔子也说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就如当孔子51岁时任鲁定公的中都宰,后又升大司寇。负责国内治安。孔子把握机会,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使鲁国社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国富民强。而鲁定公也不是有道的君子。

3、 很多人也自以為他說話沒有虚妄,不需要慚愧,找這樣的人何難之有?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要言实相符。其次,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木”和“讷”就是少说话,不要逞囗舌之利,才能接近于“仁”的境界。另外,子曰仁者,其言也認,说话要看对象,该说就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最后说话要讲究艺术,要合乎中道,要有一定的文采,又要讲究质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上几条都要做到,不容易呀。就连子贡都犯批评和毁谤人的错误。孔子说,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还不如用于自我反省和提升自己。只有时时记住不两舌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犯口过。

4、 孔子再找機會出兵, 可能是魯君最後的出路 ,為什麼話說得這麼含蓄?5、 孔子在論事不是便便言嗎?為什麼不把利害関係說清楚? 甚至對匹夫都能叩其兩端而竭焉不是嗎?

孔子以自己的见地劝谏鲁君,但当时三家大夫牢牢把持政权,局势难改。同时他知道鲁君是个没有魄力和决断力的人,说多也无益。尽人事,听天命,也是中庸之道。

谢秋莲:1、 衛靈公無道為什麼還會用到賢才?

答:贤才,有公心、有能力,谁都想用。不管有道无道的领导,都需要人才来办事,做自己的智囊,或者落实自己的决策。但凡有点脑子的领导都会知道贤才才是真的好。区别在于有道的领导在贤才与自己的面子和利益相左的情况下,还能善用贤才;而无道的领导在不违背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才用贤才,或者即使有所冲突,有时也会容忍使用,以博取一个爱才的名声。卫灵公就类似后者。

2、國君已經無道,為什麼這些人不求去?

答:国君虽然无道,但还能礼遇自己,就还可以借助自己的身份、运用自己的德能来为国家为人民办事,引领风气。否则,如果君子遇到无道的国君都走掉,岂不是把国家和人民都交给小人。所以贤才要懂得把握时机去做事。

孔子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这不是无道就去,而是国君无心用你了,你已经没有发挥得空间了才去。就如崔子弒齐君,陈文子去国,孔子许他于清,却不许他为仁。孔子所求的仁道,不是说邦无道就去国,如果这样,孔子早就离开鲁国了,不用等到当大司寇的女乐和祭祀事件后;如果这样,周游列国也没有意义了。孔子说“邦无道,危行,言逊”,邦无道还要做正直的事情,但要谦和婉转、善巧以对。

说回卫国,卫灵公虽然无道,但这个国家还有像蘧伯玉、史鱼这样的贤人,而且卫灵公确有识人的眼光,知道量才而用,如果他的心量再大点,任用孔子这样的大贤,那还是有改善的希望,如果再能团结更多君子,道正社稷也不是全无可能。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出出进进,常常住在卫国。可惜卫灵公终究还是小器,到晚年已经完全无心任用孔子,这时孔子才真的决意辞去。

3、 很多人也自以為他說話沒有虚妄,不需要慚愧,找這樣的人何難之有?

答:老师都说了,这是自以为。自以为不虚妄,其实都是虚妄而不自知罢了。世间言语滔滔者多,言行合一者难,这是现实生活中显见的。可是这其中能生惭愧心的人少,都大言不惭,这正说明言行合一不用生惭愧心的不易。

4、 孔子再找機會出兵, 可能是魯君最後的出路 ,為什麼話說得這麼含蓄?

答:孔子请讨之,已经直接说出了对策,可是鲁哀公让孔子去问三家大夫的意见,而没有进一步去请教孔子为何要讨,可以讨吗?要如何讨等等。鲁哀公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所以孔子只能言尽于此,再说无益。

5、 孔子在論事不是便便言嗎?為什麼不把利害関係說清楚? 甚至對匹夫都能叩其兩端而竭焉不是嗎?

答:孔子在朝廷便便言,把事理辨析清楚,这是本身朝廷就是议事的地方,孔子在朝堂上的职责就是要去辨析清楚。而现在孔子已经没有职位了,是以国老的身份,是一个备询的在野高人,类似国策顾问这种角色。对匹夫都能叩其两端而竭焉,也在是匹夫先叩问的基础上,再去叩问匹夫。鲁哀公没有来请教孔子,孔子作为国老提出建议,鲁君不听,再说无益,孔子已经尽力,若非要再嘚吧嘚吧,只会让双方都尴尬吧。

海燕:1、 衛靈公無道為什麼還會用到賢才?

       答:卫灵公不欲行王道,欲行霸道。此心可从其“问陈于孔子”处知晓。而若有此心,必会用可用之贤才,以成其利益和野心。此外,另有个歪门的想法,恐极不妥当。刘氏正义有言:窃谓南子虽淫乱,然有知人之明……这样的枕边风,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呢?(好像乱说话了)

2、國君已經無道,為什麼這些人不求去?

       答: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存有家国情怀。学而优则仕,若逢明君,当然美哉!若国君无道,即如秋莲学长所言,倘得起用,便可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德能为国为民办事,导正风气。如史鱼尸谏,终让卫灵公起用蘧伯玉,疏远了弥子瑕。例子虽有些极端,但足以说明这些贤才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贞不渝。

3、 很多人也自以為他說話沒有虚妄,不需要慚愧,找這樣的人何難之有?

       答:是的,这样的人太多。鲜有人会“耻其言而过其行”,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就要求我们多向典范学习,多从经典中了解正确的说话行事应为如何。

4、 孔子再找機會出兵, 可能是魯君最後的出路 ,為什麼話說得這麼含蓄?

      答:《孔子家语》有记,鲁哀公多次问政于孔子,孔子也详尽答以良策,而鲁哀公回应:“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实固,不足以成之也。”“寡人既得闻此言也,惧不能果行而获罪咎。”鲁哀公在赞叹孔子时又说称自己“实在鄙陋,不足以成就这些”“很害怕不能果断地实行而犯错误”。这也让孔子明白鲁哀公实非果断、执行力强之君主。因而即便他说得再清楚出兵讨齐或是其夺回真正治国大权的出路,鲁哀公也不会立即实行。但孔子或想再试探,故先说“讨之”,但必在哀公让他告诉三家大夫时就知不会出兵了。

5、 孔子在論事不是便便言嗎?為什麼不把利害関係說清楚? 甚至對匹夫都能叩其兩端而竭焉不是嗎?

       答:在其位,谋其政。孔子任大司寇时,在朝廷便便言,为的是辨清事理,尽其职责。如今虽厚币召回,但已无职位,只是一个国老,正如秋莲学长所言,要说清楚,是观待对方是否有询问。若没问,何必要说呢?

唐老师:隨喜上述诸善友們的回答,孝经說天子雖無道有諍臣七人,不失天下等等,可見無道之人還是會用到賢才。但是這種無道不是屬於桀紂的那一種無道,很多的無道是屬於譎而不正且是表面勵精圖強的那種無道!

时哉时哉:信而后谏,没有信任作为基础的劝谏,容易被误会为毁谤。既然如此,想要犯颜直谏的人,平时又怎么可以欺骗人呢。

14.22【经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白话解释】子路问事奉国君的道理,孔子回答:不能欺君,然而国君有不对的地方,可以犯颜来劝谏他。

【章旨】此章言事君之道要能忠诚不欺,更能犯颜直谏。

时哉时哉:事物无论是在根本上探求,或者从枝末去推究,都有无尽的学处,因此如何抉择,就十分重要。

14.23【经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白话解释】孔子说:君子知道根本,凡事皆从根本做起。小人相反,凡事皆舍本逐末。

【章旨】此章言君子小人志趣不同,如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唐老师:1、捨本逐末怎麼會是下達?

2、 君子難道不能下達嗎?

3、 下達一定是小人嗎?

4、 上達一定是君子嗎?

谢秋莲:1、捨本逐末怎麼會是下達?

答:舍本逐末,虽是不在根本上去追求,但是在逐末过程中,为了钱财名利这个末汲汲营营,只要对名利有帮助的,无所不学,无所不用,在才艺上精益求精,也是一种知晓、“通达”。

2、 君子難道不能下達嗎?

答:本篇第35章中,孔子说自己“下学而上达”。君子不是不能下达,只是君子是在务本、本立道生的基础上为了利益世人而去通达利益人的技能。上达可以帮助下达,下达也能帮助到上达。

3、 下達一定是小人嗎?

答:如上所述,下达者不一定是小人,以上达为本的下达是君子所为。

4、 上達一定是君子嗎?

答:不一定。也可能是只求修身、自立的隐士、小人儒。

孙竞:1、捨本逐末怎麼會是下達?

答:这里的,小人,不是坏透了的那种,是说一般人,没有学问的人。

这里的上达下达,不仅指形而上和形而下。万事求根本,是上达;零碎、枝末的,是下达。当然形而上和形而下也包含在里面。

我们往往因为见地不够,没有在事情的根本,纲领,特别是形而上的部分去通达,但确十分擅长在枝末细节上研究,了解,比如当今各类学科都十分厉害,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却总是忽略了办教育是根本。

2、 君子難道不能下達嗎?

答:能,君子能上达,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更容易做好枝末。

其实君子能力不同,下达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同,也有能力不足的君子,正在努力学习各类上达下达的智慧、技巧。

3、 下達一定是小人嗎?

答:如上,也同意秋莲老师意见,君子如果下达,当然不是小人。有趣的事,往往我们也只能在君子下达的时候见到他上达的内涵。

4、 上达一定是君子嗎?

答:不,如离形而上来说,普通人也有能够抓到事情纲领做事的。若合形而上来说,也有清修隐居的智者,却不入世利益众生。

唐老师:隨喜問題的回答。下達可以是捨本逐末的下達,如世間各領域的發展,所謂雖小道必有可觀焉,也可以是君子的下達,如孔子本來就是一個多能的君子,但他卻說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上達也不一定要君子,像這些通達形而上的聖人(如小乘),他也不一定是君子(菩薩)。 但君子一定會上達,故曰君子不器。

时哉时哉:常听长辈这样教导孩子:“读书要为自己读,不是为了奖品读,也不是为了爸妈读。”本章孔子也如是劝导我们:“读书要为自己读,不要为了别人读。”

14.24【经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白话解释】孔子说:古代求学的人,只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学问道德并实践,现在求学的人,却只是求希望他人知道自己是有能力者,以沽名钓誉,求取利益。

【章旨】此章言古今学者求学的观念不同。

时哉时哉:改过到底有多好?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4.25【经文】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人物介绍】蘧伯玉:名瑗,卫国大夫,是孔子的老朋友。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常住在他家。

【白话解释】蘧伯玉派人到鲁国拜访孔子,孔子请此人坐,然后问:蘧夫子最近在做什么呢?使者回答:夫子很想要把过失愈减愈少,但是办不到。使者离开后,孔子便赞美蘧伯玉的使者是能称职的人:真是一位好使者,他说的蘧夫子就是这样的人。

【章旨】此章论卫国大夫蘧伯玉之德,且赞美所派的使者,使者所说的话既合乎事实,又说得不卑不亢,十分得体。

时哉时哉:1.怎么知道使乎使乎是赞叹而不是责备?

2.使者之答真有如此之好?值得孔子迭加其辞以美之?

谢秋莲:1.怎么知道使乎使乎是赞叹而不是责备?

答:孔子说过“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孔子还说过“君子恶称人之恶者”。孔子不去毁谤人,也不轻易赞誉人,如果有所赞誉,一定是经过观察的。这里使者把蘧伯玉最主要的特质点出来,与历史记载是一致的。更可佐证这是赞美。

2.使者之答真有如此之好?值得孔子迭加其辞以美之?

答:使者答的太妙了,他恰如其分说出来蘧伯玉的特质:时时着眼于改过,而且说明蘧夫子尚未达无过的境界,这是很有眼力的。更重要的是,他或者是真心明白,或者是无意中说出了圣贤的成就之道,“改过”、“寡过”,不断减少过失,直至成就无过。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一生都在改过中,孔子也是通过学习、改过,最后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无过之境界。

时哉时哉: “使乎。使乎。”确实是赞美之辞,“乎”字用以咏叹,一方面咏叹使者一语道出了蘧伯玉最大的特点—改过,日日改、年年改,五十岁时能知过去四十九年的过错,至六十岁还在不断变化(我们一般大约三十岁就定型了,没人敢说不是了);另一方面则咏叹蘧伯玉能派遣如此称职之人,此人能知蘧伯玉之心。

使者的回答真好,因为讲话恰如其分,说出蘧伯玉的特质,而也没有过于谦虚或者不得体之处。

时哉时哉:做什么事情会发生“有功无赏,弄破要赔”的窘境?就是做不属于自己份内该做的事。

14.26【经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白话解释】孔子说:不在这个地位,就不要管这个地位上的事情,免得侵犯他人的职权。曾子引《易经》艮卦的象辞上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来解释孔子的话,也就是所思虑的,不会超出他所处的地位。

【章旨】弟子记孔子与曾子明君子不会有逾越职分的言论。

唐老师:為何君子一定會不器呢?因為有仁心的稱為君子,而仁心的定義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這個定義上說。君子思不出其位,可是我处世是不是要換位思考呢?这有怎麼回事?

換位思考的行相是什麼?它有多重要?

韵吕: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办事不要行使超越职权范围的权力,所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但是处事要换位思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你能换位思考的时候,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时刻充实提升自己,居易以俟命。一旦有机会就可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唐老师:換位思考真的可以學到他的能力嗎?

孙竞:如果换位思考的人,拥有比对方高很多的知见和经验:这样他才能够通达对象的想法,这样来看,对方能力也许他早就有所了解,不需要从对方身上再专门学习,而只是在办事中修正自己原本不足或没有顾及到的新情况,新部分,从而使行动能够趋于中道的达成。

如果比对方知见差很多,也没有相关的经验,那其实就很难准确的地做到换位思考,因为对方在想什么,我们自己无法理解,无法准确把握,那么自然也无法完整学会对方的能力。倒是在事后可以从对方的行动中,学到自己能够吸收,思考过的那一部分。

为什么善于换位思考者似乎总能增长能力呢?或许是他能够在换位思考中,不断串习自己的知见,把自己的想法与对方想法的做匹配,做校准,进而了达对方的诸多变化,再完善自己的认知,修正并拓展自己的行为。这样也就提升了能力。

谢秋莲答:1.学生不太清楚老师一开始为何要特别先说明君子的定义,是在说明与思不出其位的关联吗?他们的关联为何呢?是否说君子是以仁心来定义的,因此君子都是先从立己、达己上下功夫,先向内求,在此基础上立人、达人,而不是逾越本分去操别人的心,怨天尤人,从这个意思上是思不出其位,也就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一切都从自己处下手,克己复礼为仁,安住当下的环境中来反躬自省、提升自己。学生胡乱关联,还请老师开解正见。

2.换位思考的行相是什么?有多重要?

处世必须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要将心比心,这近于恕道,也就是大学中的絜矩之道——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仁难成,恕是成仁的方便。在自己的本分上去“求其志”、“行其道”时,从“恕”入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尤其是不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样才能广结善缘。否则处处与人冲突,人生到处遇到障碍。

3.换位思考能学到他的能力吗?

这个他是换位思考者自己提升能力还是说把对方(他)的能力学到自己手中呢?如果是前者,在换位思考中不断勉强自己去同理他人,由勉强而自然,眼力提升、能力就渐渐提高了吧。如果说是学到对方的能力,假如对方在表面上见地和能力和自己差很多,只是换位思考,未必能学到对方的能力吧,除非有颜回这样的见地和心量,“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海燕:换位思考,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去感受和思考,也称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其一面相。这样的思考模式很重要,若人人懂得换位思考,那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氛围就会令人如沐春风,效率大大提升,且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语》中也隐含这样的换位思考,如司马牛问仁、问君子于孔子时,孔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上释“仁”与“君子”,解惑同时亦宽其心。是否可以认为,因材施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若可以,《论语》可谓处处隐含这样的换位思考。

虽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在其位谋其政,但若具换位思考能力,就会想着自己应如何做得更好,而得以成全他人和推进团队。当然,其间绝不行越俎代庖之事。

若具备这样的思考能力,并付诸行动,必也会见贤思齐,见不贤以自省,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唐老师:君子的定義很清楚,但思不出其位卻又是在职務上不越杈責範圍。但是在建議上是便便言唯谨尔,雪公老師說不做騎牆派。

至於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只是增加自己體諒的心態而已。至於你的能耐超過他或者跟他平行,你才有辦法修到真正的隨喜,這個時候的換位思考,也才是圓滿具足。

換位思考的人應該是激勵自己好好充實自己,並且深化對人的觀察,這是換位思考積極的目的。

时哉时哉:说得多而做得少为何可耻?因为你的承诺别人都听进去了。

14.27【经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白话解释】孔子说:君子对于说得多而做得少感到可耻。例如说了五分,而只做了三分或四分,君子就觉得很可耻。

【章旨】此章勉人言行相符。

时哉时哉:忧愁,来自于个人的得失;迷惑,就是事理看不清楚,甚至颠倒是非;恐惧,源于看到太多困难。这三种负面的心理现象,人人都有,君子是一位能够不忧、不惑、不惧之人,如此看来,这样的成就非常值得我们去追求。

14.28【经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字词解释】知:音同“智”,智慧。

【白话解释】孔子说:成就君子的道有三个,我很惭愧,我办不到。成就君子的三个道是:仁者凡事不害人,而且力求有利于人,所以内省不愧疚,故内心不忧惧;智者事理看得明白,而且有决断力,所以内心不疑惑;勇者依于仁与智,凡所应为之事,不计困难、勇于实践,所以内心不恐惧。以上是君子办事之道,具足此三者,即可称为君子。子贡说:我的老师虽然说他办不到,但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无异于孔子说自己。

【章旨】此章论成就君子之道。

唐老师:1、 為什麼不憂的人未必是仁者?而仁者必定不憂?

2、 不惑的人未必是智者,而智者必定不惑?

3、 勇者一定要不懼嗎?

谢秋莲:1.為什麼不憂的人未必是仁者?而仁者必定不憂?

答:不忧的人未必是仁者,有人是天生乐观,有人是不知因果而不忧。仁者必定不忧,因为仁者一心利他,不会伤害人、内心不疚而不忧,另外仁者一心充实自己以利益人,也不会担忧自己没有出路。

2.不惑的人未必是智者,而智者必定不惑?

答:不惑,就是是非看得清、事理看得清楚,这个不惑也可能只是伺察意,“亿则屡中”,并不是真的已经对一切事理都看得清楚明白了。而智者是心里全盘皆知,因此不会迷惑。

3.勇者一定要不懼嗎?

答:君子之勇者不一定不惧。勇者在目标上不惧,勇于去实践、实现目标。可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有智慧的勇者会懂得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而不是逞匹夫之勇。

海燕:仁者不忧,应是对己而言。仁者亦忧,因其具利他之心,故会忧他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唐老师:仁者對自己憂也不憂,不憂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也是憂的,所谓: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约自利) 論语講要講這一句的解釋是约利他說。 仁者對他人憂也不憂, 憂也是憂他不能離苦得樂, 不憂是寒盡春來, 于右任說的冬天來了,可是春天也不遠了。

智者不惑也可以這樣推,勇者不懼也可以這樣推。讀書從章法中學習,之後跳出章法俯瞰全景。

孙竞:【智者也惑而不惑】

一为智者惑,君子行道,未成至圣,尚有疑惑,惑于何法最为速得成就利生功业?惑于何法最为独妙,自他两利人天同喜?惑于何法于现前众生行方便善诱之恰到好处?惑于何言最为第一平等无过失?惑于学道应当多闻亦或专一?何时多闻何时专注?惑于诸圣之间如何区别、惑于众生百态变化多端,此间当行何礼?惑于等等,成就至圣无诸惑。

二为智者不惑:智者不惑境界,不惑得失,不惑是非,不惑时局,不惑生死,不惑己心,不惑行仁、不惑天命,不惑众生无知,乃成至圣于一切万法无有疑惑,正解遍知,从心所欲,不逾矩。

时哉时哉:毁谤人或者赞誉人,是爱与恶的根源,祸与福的关键,所以孔子十分谨慎。

14.29【经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字词解释】方:毁谤。

【白话解释】子贡毁谤别人。孔子唤问子贡说:端木赐啊,你很贤能吗?如果是我,才没有闲工夫批评别人。

【章旨】此章告诫我们不可讥评他人的是非。

唐老师:1、 譏评與否之功過如何?

2、 觀修功過其利如何?

3、 或問子西,孔子說彼哉,彼哉。难道不是讥評嗎?

4、讥评完全不可以嗎?

孙竞:1、 譏评與否之功過如何?

答:讥评要看发心,要看是否准确,还要看言语的技巧。

若是发心不正,纯是图谋自利,贬他褒己,甚至损人不利己,就有很大祸患。若是为世人做正法眼,点出是非、时弊,如孔子著春秋,一字褒贬,就有利于社会风气的经营,有不世功业。

其实准确的评论人是非常难的,首先自己的见地要正,要有广大的见闻,其次要足够客观,要严谨、反复考证,去伪存真,不人云亦云。否则难免偏颇误评。

2、 觀修功過其利如何?

答:君子改过迁善难能可贵,观修功过,可以明因果,知进退。可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反照己身。见人过,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见人善(功),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到过患,让自己慎于言行,从而诸恶莫作。见到功业,观察他人的道德智慧,在因地的造作,也可以让我们升起信心,趋于众善奉行。

3、 或問子西,孔子說彼哉,彼哉。难道不是讥評嗎?

答:委婉一些,或许是不契机,说太多也许反倒不好,别人不见得听得进去。但是这样的回答也明确表达了孔子的立场。

4、讥评完全不可以嗎?

答:出于公心的评论,是可以的,但也应该就不叫讥评了。

学生回答宪问篇第29章问题,请老师批评指正:

谢秋莲:1、譏评與否之功過如何?

答:讥评、讽刺他人,总体来说是很大的过失。因为可能看错冤枉人,或者虽然是事实但过分宣扬反而教坏了人,又或者断了人改过的路,这些对于一个良善风气的营造都是很不利的。不说人过是原则,但是也有例外,此外第四问再答。

2、觀修功過其利如何?

答:观修功过,学生想,是否可以分两个情况来说:一个是观他人之过时,能知道“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不苛求他人,能“观过,斯知仁矣”,有一双慧眼,能看到他人过失背后的功德,并且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另外一个便是要多多观察自己的过失,修正自己的过失,“见己过而自讼”,在观己过中进德修业。如此则观过皆为大善。

3、或問子西,孔子說彼哉,彼哉。难道不是讥評嗎?

答:这里孔子不予置评,语气中略显贬义,是一种婉转的批评。

4、讥评完全不可以嗎?

答:不是完全不可以。比如你的位置需要你去做评判、去批评,你却做好好先生,那就是过失。就比如一个领导,下属做错了,你却不指出,对于下属、对于单位的工作都是伤害。还有比如我们对孩子、对朋友、对上级也有劝谏的责任。这些情况下该批评要批评,只是前提是出于公心,方式方法上要善巧,而且在批评前要多问问自己,看对了吗?对对方有问题,还是我自己有问题?

海燕:1.譏评與否之功過如何?

答:讥评之功过,需从利他或利己的角度来观待。若是一心为己,图个痛快,则贻害无穷,或疏离于君子、朋友,或得罪于小人。若讥评为公利他,则功德无量,但方法必须要善巧。当然,孔子在回答事君之道也直言:“勿欺也,而犯之。”此道在史鱼尸谏卫灵公处淋漓体现。总之,若从公心出发,要如何讥评亦是看着办。

2.觀修功過其利如何?

答:观修功过其利,试从以下三点说明。

A.有助于隐恶扬善,遏止坏风气,存良善之风。

B.有助于自身改过迁善,趋吉避凶。

C.有助于团队和谐,公平公正。

 3.或問子西,孔子說彼哉,彼哉。难道不是讥評嗎?

答:是委婉批评,点到为止。听闻之人或转告子西,有警醒之效。

4.讥评完全不可以嗎?

答:可以。前提应为帮助风气经营,帮助对方改过向善。但须有見地,有公心,有仁心,如此才能正确地讥评。且讥评前还须先反求諸己,也莫求全责备,注意方法,如此才能淳厚风气。

时哉时哉:1.方人的“方”字可否解为比方?

2.为何原因会沒闲工夫批评別人?谤人以导正是非不是很好吗?

苏毅:1.方人的“方”字可否解为比方?

如老师所说,孔门弟子间也要比较贤与能,人要力争上游,在此比较会促使人进步,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但吃穿住行上不必太比较,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所以此处非与他人比较贤能,因为孔子也赞同此种比较,也非比较衣食,子贡富可敌国,还与人作此比较,哪里称贤呢?

2.为何原因会沒闲工夫批评別人?谤人以导正是非不是很好吗?

因为学习充实自己,与人切磋琢磨,反省改过,办事业利益他人,都很耗费时间,故没有闲工夫批评他人。

导正他人要看条件,约自己来说,要看自己的德学、能力、动机发心等方面,就所要导正的人来说,他是否想被引导,还是抱有成见,还有与你的交情如何,交浅是难与言深的,一般来说,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子女,上级对下级是有导正的责任的,朋友之间要善巧方便,否则劝谏太多,朋友数,斯疏矣。

时哉时哉:还没准备好就上场,那是一场灾难。既然如此,要担心的是能力,不是名声。

Vo���|Y�ܤ�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宪问第十四白话解释加问题解答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ig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