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历史吗?

作者: 陈藤予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11:19 被阅读114次

    地理与世界霸权

    作者:(英) 詹姆斯·菲尔格里夫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龚权

    出版年:2016-8-1

    如果你说它是一部地理书,那就错了,因为和我们所熟知的地理书相差甚远,没有等高线,没有丘陵和平原分布……你说它不是一本地理书,也错了,期间有很多地理知识,比如尼罗河走向,比如热带分布图……你说它是一本历史书,也不像,因为虽然有历史事件穿插其中,但更像一本人类的文明发展史,甚至,其中还有工程学的原理。

    本书的思维缜密,文字叙述方式生动有趣,从历史事件的选取,能量对历史的作用,“支配”的真正含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都做了另辟蹊径的解释。其中的思想,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精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顺应自然规律,人类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收到了物质法则的约束,也受到自己认知的约束。这就是人类历史为何相似——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而又不断进步的原因了。

    就如同地球村一样,这本书是一本融汇了地理、历史和能量三个维度来纵观人类历史的,历史和地理以及政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也一直吸引着我们加以思考和关注。

    本书从地理和历史之间的关系视角,阐述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发展历程,从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和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从地理、历史和能量的宏大视野下,呈现一部视角独特的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这是第一本英文的政治地理学教科书,也是一部在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战略学上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作者从综合的角度,提出了陆权与海权二分法的概念,将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海权国”和位于两者间的“冲突地带”,认为只有海上人能够打败海上人和陆上人。并提出了决定历史盛衰和决定地缘政治竞争的动力是有效地生产和控制能源的观点,在能源危机日趋深重的今日,值得国人深刻反思。

    记得上学时候学的地理书,就是各种地形分布,还有大气层,枯燥还记不住。历史书,就是需要记忆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人,以及时间名称。考试时候就是把这些点重复各种题型进行考试。回忆对所谓教科书中的历史和地理课本,从来没有亲切感,每每上课昏昏欲睡,考前死记硬背,考后课本撕碎,考点忘在身后。如果那时候的课本是这本书,我想情况会大有不同。从历史事件的选择,到地理对人类发展的支配作用,人们i对能量的追求,气候对人们的影响,对文明的产生,都有重大的影响。那么对历史的理解就不一样,对历史的喜爱就不同了。

    本书提到,历史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其他团体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待历史,看待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眼界大开。

    记得金庸小说中有提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第一层境界。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第二层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第三层境界。从前学的所谓历史,是第一层境界。所谓的历史事件,就是必须死记硬背的几个考点,曾深刻怀疑:所谓历史,到底读来何用?除了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在游历山水间知道所谓的典故,看待山水能到达第二层境界,也就是卖弄所谓知识嫌疑,除了吹嘘自己懂得多点,对自己的意义何在?

    当打开这本书,就发现原来之前自己的见解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愚昧。人啊,总是习惯探求所谓的意义,而意义的存在在于自己对它的定义。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的不是那些个所谓记住了几个历史事件,也不仅仅是能在考试时候多拿点分数,在饭后多些谈资,而是在于可以让你认清现在的自己所出在的文明的起源和未来的去向。这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第二层境界。地理条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起的作用,对人现在所谓的习惯,文明的发展程度,都能够联系起来。这时候,即使“行万里路”时,走到伦敦大街上,不再对所谓没见过的东西仅仅引发“新奇”的神经,而是能够对这种习惯和现状有了理解。要了解伦敦的历史,就要知道一些英格兰的历史,才能够知道英国人和法国人接触时间漫长,英格兰历史不仅受到法国历史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法国历史的支配。甚至可以理解,为何各个地区的历史均存在某种一致性,而地区之间也许距离很近,也许距离很远?

    本书于 1915 年初版于伦敦,在当时的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的妻子玛莎将本书译成德文,德文版于 1925 年出版时附有豪斯霍费尔亲自撰写的引言。这是当时英国政治地理学者对欧洲大陆产生较大影响的为数不多的例子之一。本书在英语世界中曾多次再版,不仅长期作为高校地理学专业的教科书,同时也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37 年,商务印书馆曾将本书收入“万有文库”(第二集)出版发行。本书依据 1941 年由伦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 8 版译成,并于书后附上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一文,作为本书所属的学术脉络中的重要一环。麦金德在文中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重要概念,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可以为本书的论证提供一个注脚。

    在本书中,菲尔格里夫认为贯穿于历史盛衰的主要目的是更有效地生产和控制能源。由于能源必须从自然环境中产生,于是环境就确定了探索的方向和成功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历史变成了一种地理的产物。他重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各个大国霸权,发现人类世界历史主要是位于北纬30度和60度之间的温带地区的历史。地球上富庶的资源和伟大的文明均聚集于此。这是一个由欧洲、印度、远东和北美组成的“环形冲突地带”,实质是海上世界与陆上世界相交汇的地区——一个破碎的“中间地带”。它与海洋、内陆均能通畅连接,但却易沦为海洋世界与陆上世界的战场。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视角,开启精彩的文明之旅,期间,你会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狭隘,看待问题是多么片面,感受历史的巨大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懂历史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kh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