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1944年10月22日至28日,美日之间进行了莱特湾海战,双方共计近400艘主力水面舰艇、近2000余架战机参战,舰艇总吨位超过200万吨;整个战役主要分为巴拉望水道作战、锡布延海战、苏里高海峡海战、萨马岛海战、恩加诺角海战,以及之后对日海军残部的追击战;仅25日的苏里高海峡海战和恩加诺角海战两场战斗就东西横跨256公里、南北1280公里,覆盖了至少3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整个莱特湾海战覆盖的面积超过了116万平方公里;经过7天的战斗,美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击沉日军3艘战列舰、1艘舰队航母、3艘轻型航母、6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总吨位高达30万吨,特别是,日本4艘航母在同一天沉没,在人类海战史中实属罕见。此役,榨干了日本海军的剩余战力,这支曾经号称“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再也无法构成一支战略力量,从此沦为可悲的海岸防卫部队,从而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终章的序幕。此役,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悉数歼灭,为美顺利夺占菲律宾全境内、进而切断连接日本本土与南方占领(资源)区的运输路线夯实了基础,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大大加速了日本战败的进程。此役,日军还发起了第一次系统性“神风”特攻自杀攻击,进一步刷新了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和绝望的底线。此役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舰队行动、最后的战列舰对决、最后的航母较量,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永久载入史册。
由于莱特湾海战在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70多年来,有关此战研究的书籍数不胜数、枚不胜举,经友人推荐近日研阅了英国学者威尔莫特的《莱特湾海战——最后的巨舰对决》一书。全书共计8章,前3章通过罗列数字定量分析的方法展示了美日的力量对比,以及说明了马里亚纳海战之后,日本绝对防卫圈的崩溃,美国在乌里希环礁建立的前哨基地对各目标的作战距离,最终放弃攻打T岛而选择莱特岛登陆的相关考虑。日本对于美国进逼的应对战略,及莱特湾海战形成的原因等。第4章至第7章,从日军捷号作战讲起,尽管日军前期航母和舰载机部队损失惨重,但日本仍然可以凭借陆地机场的优势组织起庞大的攻击机群,但是美国实力强大的航母特遣队具有技术和攻击阵位的双重优势,分散的日军机群被逐波击溃,导致日军在后续行动中只能由舰队唱独角戏,连航母也只能沦为充当诱饵的配角。另一方面,由于日海上交通线受到美军的强力打击,油轮的短缺限制了日军海上加油行动,导致载油较少、续航能力差的驱逐舰成为影响舰队机动的主要限制因素。从巴拉望水道美军的潜艇伏击战开始,作者仔细分析了美日双方每步行动的影响,巴拉望海战中美国潜艇“擅离岗位”,导致了美军对圣贝纳迪诺海峡侦控的漏洞,锡布延海战成功“击退”了日军舰队,小泽舰队航空母舰的“威胁”,尼米兹对哈尔西和金凯德两部协调不到位、哈尔西一心北上和萨马岛的悲剧,粟田的撤退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系列误判累积以及决策失误的过程,等等,作者详尽的分析和论证过程十分精彩,读者如果能够细心品读的话会收获不少。莱特湾海战的落幕并不是日本舰队悲剧的落幕,金刚等舰在随后的行动中相继被美军击沉。日军在最后仍然靠飞机击沉了美“圣洛”号航空母舰,和海战初期一样能攻击美国舰队最好的方式依旧是飞机,不过攻击方式有所改变,“神风之海”从此开始,但已是强弩之末、最后的挣扎。第8章是全书的总结,用“止步与思量:过失、责任以及历史的结论”为题,以作者自身的视角,对尼米兹、哈尔西以及金凯恩等美军将领在战役指挥决策中的得失进行评论,所述观点或有偏颇,亦可启发读者深思,为后者提供借鉴参考。
通读此书后,深感此书有别于其他相同题材书籍最大的特点是,作者不是从时间的维度简单描述战役过程的演进,而是大胆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成文,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对军事领域独到的眼光和真知灼见,很多思想的闪光点,实属经典。作者在尽可能如实反映战役全程的同时,更是立足整个二战特别是太平洋海战全局,同步关注各个战区、其他战役的进展,从美日中英等国各方企图、实力、行动等入手进行认真比对;特别是在战役的几个具体行动中,双方指挥员先后做出了一系列引起后人争议的决策甚至说是昏招时,更是通过分析届时双方整体战役布势、兵力行动、装备状态、可能威胁和制约条件,甚至指挥员心理等因素,采取场景假设的方式适度推演,进行多案比较,尽可能的复盘或揣摩当时指挥员做出决策的依据和思维过程;使读者能够全景式的沉浸此次海战其中,启发读者随着战役进程演进,从双方指挥员的角度思考此次战争,为军事爱好者研究战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也大大加深了读者对莱特湾海战乃至整个太平洋战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当然,这种夹叙夹议的创作方式,要求读者具备对二战史或者太平洋战争史的相关知识积累。个人认为,即便是相关积累较少的读者,刚开始读会遇到一些困难、感到深晦,但如果边读此书、边对着地图、边查阅资料,坚持跟着作者“打一次通关”下来的话,必然会感到受益匪浅,特别在谋略和决策等方面定会有所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