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人们用喜怒哀乐爱憎担忧害怕等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下, 这些情感活动是正常的,当情感活动不正常时,我们会看到什么?
过分喜乐: 情绪高涨
过分悲哀:低落
过分担忧:焦虑
过分害怕:恐怖
过分变化:不稳和脆弱
过分发怒:易激惹
也即是说情感活动不能过分或不合理,如果过分或不合理就是有问题的,也就是心理上出现了障碍。
一、情绪
情绪的内涵
情绪的外延:心境(心情,特征时间长弥漫,如绵绵细雨般)、激情(时间段,爆发力强,如狂风暴雨般)、应激(应激就是压力)
压力管理就是应激管理,外在表现为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压力是不存在的,是用情绪表现出来的;
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经·第二十三章。
那我们就来讲讲情绪,抑郁和焦虑是压力反应中最常见的
先说一说焦虑: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焦虑,首先要判断性质,是常态的焦虑还是病态的焦虑。
常态的焦虑,在积极方面会成为行为的动力。大家口中常说的焦虑,是合情合理的担心体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确切的说应该叫紧张,不需要医生治疗的。
如:学生考试前的紧张,看不进去书,有的同学还会心慌、手抖、出汗但一进考场拿到试卷就好了。
如果有的同学总想着考不好或失败的恶果,并且相应地比上述同学严重得多的身体上的不舒服,,有时这种不舒服会更早一些,临近考试症状就会越来越重,有的根本不敢去考场,有的还会发烧、拉肚子,甚至有的会晕倒在考场外,这类型就是病态的考试焦虑了。
病态的焦虑,常常伴随着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
再来说一说抑郁。常态的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没有人能一直保持开心的状态,常态的抑郁会影响兴趣,也叫郁闷。
比如,天气不好,心情不美丽,闷闷的;考试没发挥好,郁闷死了,没有兴趣和朋友们去玩耍。
病态的抑郁,有三种表现。
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