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儿童性侵事件引发了舆论狂潮,从2011年上映的自改变于真实事件的电影《熔炉》到目前的幼儿园事件,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事屡见不鲜,被曝光出来的也只是性侵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我们最无能为力的就是明知道伤害一直在造成,却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得遏制它发生。
这种近乎无力的绝望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恐惧。
社会的黑暗面必然存在,可真正令人感到恐惧的不是伤害本身,而是伤害过后,社会大众对待事情的态度。
网上评论说第54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文晏的作品《嘉年华》是中国版的《熔炉》,看过后,我觉得不然。
《嘉年华》没有用过多的篇幅去描述孩子遭受性侵的过程,更多展现的是性侵之后,各类人群的反应和心理变化。
关于对电影的评价,有人这样说:父母之罪,在于生而不养,养而无教;权富之罪,在于狂恶无边,只手遮天;民众之罪,在于自私狭隘,囿于偏见。
真正把影片中的小文打入地狱的,正是这三重罪。
二
文晏说,真正的犯罪,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缺失。
想想的确是如此。
小文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父母分居,父亲常年不回家,母亲也基本上不管她。以致于案发后,没有人知道小文彻夜未归。
事情发生后,母亲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失责,而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在小文个人身上。
小文在医院接受完检查后,母亲没有给心灵造成严重创伤的女儿安慰,而是重重得打了她一巴掌,回家后,母亲的情绪几近崩溃,歇斯底里得将小文衣柜里的衣服甩到地上,急红眼得嘶吼着“我让你穿这些不三不四的。”,最后又亲自把小文拖拉到厕所,剪掉了她的长发。
《嘉年华》:你们是这样伤害我的遭受性侵,本来就是件孤立无援的事,可真正让小文感受到无奈、痛苦和无助的是母亲对待事情的态度。
母亲本应该是最亲密的人,本应该是事发后第一个站出来保护自己、为自己说话的人,却在无形当中对女儿造成了二次伤害。
就好像很多人小时候,每当被同学欺负。家长、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不去招惹人家,人家怎么会来欺负你。”
我不知道这种混蛋理论是来源于哪里。
“谁让你穿着暴露,不强奸你强奸谁。”
这个社会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病态,我们不是应该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用最大的程度去保护和关心受害者吗?那个应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人不是加害者吗?
可为什么最终加害者仍然逍遥法外、恬不知耻,而受害者却如身处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高票回答。
一位题主说在13岁那年幸运得逃过了性侵,却始终没能逃过世人的眼光。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她是脏的,没有人相信她还是处女。
这些人里面,包括自认为最可以相信的父母。
父母把她当成异类,强制得限制了她的人身自由,却从来没人站出来告诉她:孩子,不要怕,错的不是你。
花一样的年纪,本应该健康、快乐地享受童年的孩子,被迫成长了。
三
影片是两条线交替着进行的。
其中一条是作为受害人的小文,而另一条是作为目击者的小米。
小米在两个女生遭受性侵的旅馆里打工,当晚她就掌握了所谓的“干爹”强行进入女孩儿房间的关键性证据。
小米是个连身份证都没有的黑户,十几岁离家,开始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长时期的缺爱、孤独、弱小使得她比同龄人更懂得明哲保身,为了工作、为了身份证,她迟迟不肯交出手里的证据。
《嘉年华》:你们是这样伤害我的与此同时,除了小米,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性侵事件的严重性表示视而不见。
旅店老板不想惹事,隐瞒了事发当晚的关键性线索。
警察队长沦于权势,颠倒黑白,间接施压于小文的父亲。
医生和警察勾结,若无其事得作伪证。
所有人都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和小文同时遭受侵害的还有一个名叫张新新的女孩。性侵两个女孩的商会会长正是张新新的父亲为了自己升官加薪叫女儿认的“干爹”。
最可悲是,后来张新新的父母接受了“干爹”所提出的交易:用iphone手机和孩子将来的学费作为不予追究的条件。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张新新的父母说,会长只需要关个几年,出来照样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孩子的伤害永久存在,不如接受这个提议,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
小文的父亲说了句让我特别震撼的话:“那公道呢?”
《嘉年华》:你们是这样伤害我的
有权有势的人犯罪成本太低了,对遭受伤害的弱者来说毫无公平可言。若干年后,加害者早就把自己所犯的错抛在九霄云外,而受害者永远都会记得发生过什么,心灵的创伤永远也无法抹平。
有些事我们知道一定是错的,可却无能为力。
电影全程都是以一个很平稳的基调在展开的,真正把影片推向高潮的,是警察队长再次把孩子送去检查的时候。
检查结束后,张新新天真地跟小文说:"我妈说了,我什么事儿都没有。"
我注意到,此时的小文流下了两行泪。
与之前被母亲责骂后的大哭不同,这一次才是真正的绝望。小文至始至终都很平静,直到这一刻她可能真正体会到那种不被信任、不被理解、甚至是不被平反的痛苦无助。
四
郝律师是整部电影中唯一一个心向光明的人。
她从头到尾都站在一个保护受害者的角度,努力还原真相,努力还孩子公道。
当警察队长问起她从业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始终接这类案件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这类案件需要做。
《嘉年华》:你们是这样伤害我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当身边所有的人都在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同时,只有这类人在给受害者提供救赎。
比起性侵事件的严重性,比起对性侵者的严厉谴责,社会大众更加需要反思的是,麻木不仁是否问心有愧。
我们从来都没有超能力可以去阻止暴力事件不再发生,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做一个有责任的旁观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