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爱的源头,来自家庭——写在2018年来临之际

爱的源头,来自家庭——写在2018年来临之际

作者: 3c8773b5abed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09:02 被阅读20次

马上2018年了, 2018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落实各项政策的重要之年。我们期待着2018,就像十几年前期待着2008一样,有几分激动,有几分希望。国家的发展和科技成果必然给我们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比如二孩政策的放开,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利于促进性别比的协调、人口增长等。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且预计三年后,我国二孩将迎来高峰期,也就是2018,随着二孩政策实施三年之际,我国人口将迎来新的高峰。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调等矛盾;宗旨在于期待人才发展。所以优生优育,人才发展既是国家希望,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有利政策赋予我们希望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重任,国家对新增人口的责任,家庭对新增人口的义务。

下面我想举例或者一些小故事说说家庭或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

前几天晚上八点过,我家大娃突然呕吐不止,然后给大娃带到保健院做检查。在等待查血结果时在医院大厅坐了20几分钟。晚上来就诊的人很少,大厅比较清静。看到一孕妇在两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可能是她妈和她婆婆)带领下,说要生了来住院挂号。医生说拿医保卡挂号,其中一个老人说没有,问身份证呢,说过期了还没办好,户口本没带。我听到后觉得好惊奇,要生娃的人呢 医保卡等基本的证件没有,没带。仔细看了看她们带的东西,三个人就带了一个温水壶,一个洗脸盆,一个不大不小的布包包。孕妇看着很年轻,20岁左右。她们交了挂号费15元后上楼去了(夜间没带医保卡15元,带了3元)。

每每看到这些年轻妹妹,不是羡慕她们年轻,是心里掠过一丝忧心(虽然她们不是我的亲人熟人),忧心她们没有准备好就匆忙走上了妈妈的道路,未来的路还很长,自己和孩子的人生道路上可将是多懵懂和艰辛。也许太年轻和不知,她们自己反而感受不到对未来的担心吧。

我自己也是从曾经的高小妹已成现在的高大姐或者高大妈了。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人生需要经历后,才知道很多道理原来是真的。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想说说母亲对家庭的重要,或者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读书时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一个好女人,可以管(旺)三代。她代,她儿代,孙代。。。其实老师在说这个的时候,并不是说男人的不重要;男人也很重要,但重要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或几个败女人,其家也难旺。老师想说的是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在家庭中对子女养育,树立家风等家庭方面的重要性;而大多数男人是立足社会、发展事业等社会层面或者说国家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大方面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小的家方面女人居多,在大的国方面男人居多。

而家庭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有力成长,来源于父母的良好培养和深深的爱。

我认识一个叫秀英的女子,85后。从小的生长环境就如那个时代的名字一样,现在看来实在是很土,很朴实。秀英家在农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读过书有一点文化。90年代秀英父母随南下打工浪潮兴起也去打工。到秀英上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在外面五六年了,工资收入还可以,但父母商量一定要回来一个照顾孩子。因为他们听说好多工友的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有的上了初中后更不学好。父母商量母亲先回来。因为多年在外面务工,秀英母亲才回来时难以接受孩子不听话,着急之下就对孩子很严厉;孩子过惯了自由懒散的生活,也难以改正。在一阵的斗争中过了大半年,孩子才“降伏”一些。秀英虽然是女孩子,但也比较任性和野蛮,她很不理解母亲的严厉和勤俭。母亲是那种很传统的教育,她认为只要严格管教,孩子就会听话,才会学好。母亲总是担心没学费,父亲寄来的生活费总是很俭省的花:俭省到秀英的小学没有生日和六一儿童节,过年的父亲给的压岁钱也被母亲收了说慢慢用。

在秀英和她弟弟快上初中时,父亲也回来了。父亲回来后,秀英是否觉得好了很多,不在只是母亲的严厉,还有父亲的大方。父亲是一位慈父,没有母亲那么严厉,对秀英这个女儿比对弟弟还要好。就像别人说的,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样,父亲经查给秀英买新衣服,平时赶集看到漂亮的发卡给秀英买来。在父亲的宠爱中,秀英变得听话和淑女一些。

但是没过几年,父亲生病了,慢慢的家庭生活没了往日那么好,母亲因此更加节俭。在15年前秀英初中毕业时升高中比例远远比现在低;虽然她也算努力了,但还是差几分才考上。母亲希望秀英去读中职或者打工去;父亲却希望秀英能上高中,才了高中才有机会上大学。在本来就很节俭的生活中,父亲还是给秀英高价费去读高中。当时家里很忙,父母不得空去,秀英为了能读书,就和同学去县里高中交费。那是秀英第二次去县里,第一次是上个暑假父亲带去的。15年前,冰棍一毛钱两根,面条一块钱应供饱,秀英拿着了2000多的高价费,现在想想那是多大的一笔费用。要说她不紧张,还是有点的;但为了能读高中,秀英就跟一个同样需要交高价费的同学去了60多公里的县城中学。

父亲在秀英心里越发是位好爸爸。虽然秀英成绩不怎么好,但父亲一点没放弃,假期里很少让秀英做家务,重活脏活从来不让碰;希望秀英能更多的时间学习看书。在秀英心里,不管家庭多么困难,自己在父亲那里都是最宠的公主,父亲尽力把最好的给秀英,弟弟有时候还得不到。高中毕业后秀英只考上了专科学校,父亲送她去那所学校。可是到学校后,看到专科学校一点儿也不像想象的大学(西部某一大学在四川开设的分校的第一年)秀英说不想读,想回去复习了再考。于是父亲又带着秀英回来复习,复习的那一年压力很大,父亲去学校边上租房给秀英和弟弟(弟弟刚上高一)做饭陪读,过年的时候秀英说不想回去,怕见村里的人,说高考过了再回去。高考的前夕,父亲说:不要担心再次高考,不管考试成绩怎样,你永远都是爸爸的乖女儿。第二次考上了本科院校。上大学前夕,父亲说,上大学了可以谈恋爱耍朋友,但是记住:这个世界上男人的钱,只有你阿爸给你的可以理所当然的接受,其余男人的不能随便要,需要钱的时候给阿爸讲。

阿爸已经开放了说可以谈对象了,但秀英却更加谨慎不着急。。。秀英自己是位普通的女孩,但感觉身边还没有哪位男生有她阿爸那么好。感觉都是些小男生,做了事不能承担。当陪着同学去小诊所堕胎时真是为她心痛极了。她想着,这事不能全怪男生的责任,她和男朋友的时候没有跟风去同居,自然就减少了风险。虽然秀英的大学恋爱课程不及格,几次都夭折。现在回想起来也不全都是失败和害处,也有经验的积累。工作几年后,终于出现了一位靠谱的他。说着靠谱也不是说对方条件很好的那种靠谱。秀英在自己的择偶标准里就定了两条,一是对方人品好,二是对方对自己好。她的结婚对象在她和家人眼里就中了这两条好,经济上却很难。结婚的时没有彩礼,娘家倒赔一份上娇礼。婚后一年里有了小孩,秀英怕生孩子的时钱不够就开始存钱。婚后每月的房贷车贷老公只能靠信用卡渡过。果不然,到生孩子的时候老公真的只有信用卡,还好秀英提前准备了。在别人看来真是心酸的事情,在秀英那里她理解老公家的困难,自己的工资也是一家人的。如今秀英和老公一起走过了七年之痒,彼此还是如恋爱时那般关心和对家庭的付出。

听了秀英的故事,我理解了所谓“穷养儿,富养女”是怎样。

“富养女”并不是说一味的给予女儿物质上最好的,更多是适量物质上的给予和深深的爱和无限的关怀,让女儿学会独立和懂得作为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女人也是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男人,无论物质上还是情感上。反之“穷养儿”不是故意不给予儿子物质,是让儿子懂得艰苦的生活靠勤劳致富,在艰苦中仍然大度和宽容;不逃避,懂得担当。

想想前段时间报道的“榆林产妇跳楼”事件,网络上争议最大谴责最大的就是其丈夫不同意剖腹产导致。现实中像这样的男子不少,像这样受害的女子也不少。如何让我们尽量避免这些伤害,就是父母多投入教育,从小要教育好孩子,男孩做有担当的人,求上进的人;女孩要做独立的人,当男人困难的时候女人也能担起家庭的重任。

现实中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父亲忙于应酬或者电脑游戏;母亲沉迷于牌桌或者微商。当孩子不听话严重得时候还抱怨生一个或者两个仇人,偶尔调侃说未来找了媳妇也就是多了个仇人。

如果父母多给孩子时间,多关注了解孩子的成长发育,叛逆期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怎么可能“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培养不来的。但有的父母太注重物质赚取,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比如有些做微商的妈妈。

微商,现在是否是进入了“无商不微”的时代,生活中没有那种商品是微商买不到的,生活中很多东西微商都能买到。连人都能微到,还能有微不到的商品?微商没有固定的场所和时间限制,受利益的驱使,无时无刻不微,随时随地都在微。

赚钱固然是好,改善家庭生活;但如果严重的忽略了孩子,影响了孩子的教育,那么就值得深思了。

此观点未完,待续,,,我想谈论的重点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要性,不是讨论微商的利弊。不管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微商的利弊,欢迎网友们留言继续讨论。

最后借用秀山本土电影《指尖太阳》(2012年9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里的沙画散文:“月牙弯弯,停在水中;船儿尖尖,挂在天边。每天我会看,山顶上的云;像妈妈的脸,是那样的暖。每天我会看,窗外的山;是爸爸的,是那样的宽。我要划上外婆的船,去亲亲妈妈的脸。鱼儿留下来,小河把歌唱。我要撑上爷爷的帆,去骑上爸爸的肩。一颗纯洁的心,会自由的给予,自由的爱。这就是爱的发源地。爱的源头,来自家庭。”

——2017.12.30写于秀山

爱的源头,来自家庭——写在2018年来临之际

相关文章

  • 爱的源头,来自家庭——写在2018年来临之际

    马上2018年了, 2018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落实各项政策的重要之年。我们期待着2018,就像十几年前期...

  • 写在30岁来临之际

    写完这个标题,我又把趁早王潇的《写在30岁到来这一天》重新翻看了一遍,句句戳心。 不知不觉,已经迈入30岁的门槛,...

  • 写在30岁来临之际

    30岁即将来临,回首翻看这些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20岁那年,由过度自卑畸形了那萌生的初恋; 21岁告诉自己,我...

  • 写在23岁来临之际

    Part 1 还记的,你在21岁的时候,一直期待着22岁的到来,你觉得,你的2...

  • 写在四十岁来临之际

    过往,为别人而活太多; 四十。不惑。 此刻起,要为自己而活。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再为人为事而牵绊。 人活于世已...

  • 写在鼠年来临之际

    远处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来了,楼上楼下传了咚咚咚剁饺子馅的声音,孔先森在充满仪式感的张贴对联,备战春晚的大宝...

  • 写在23岁来临之际

    记: 可能是到了奔三的年龄 开始珍惜二字开头的每一年 每年都会复盘一下整年的生活 渐渐的也很享受这个复盘的过程 感...

  • 写在新年来临之际

    亲爱的孩子们: 此刻,距离新年钟声敲响还有十几个小时。老师有些转不过神来,感觉时间还走在2021年,我还沉...

  • 写在新年来临之际

    时间像流水一样,恍惚之间一年匆匆而过。 这一年,值得记住的一年。 防疫三年,一夜之间突然放开,刚开始我还茫茫然,相...

  • 写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父母的爱

    上车-下车-转车-上车-下车,再步行500米就可以到达市一医院了,昨天我坐公交车去医院做复查,在我到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源头,来自家庭——写在2018年来临之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nc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