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粗心错误或许不是因为粗心
学生计算出现了很多简单错误,比如符号的变化、数字的加减等。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可能出现。
是粗心吗?好像是这样的,每次只要认真对待,就不会出错。
思考一下问题的本质,我想到或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计算步骤。遇到题目就开始做,能跳步骤的地方全都跳了步骤。
这就导致解题时,注意力不全是放在当前的计算上,跳步骤需要一心多用,从而短时间进行大量的计算。脑力不够用,所以就算错了。
不全是粗心,而是解题策略的问题。策略不变,计算还是会出错。
2️⃣ 简单而又复杂的图形变换问题
数学图形变换问题让学生头疼,但其实这类问题也很好解决。图形运动过程中,总有些量、关系是不变的。
找到不变的量,就找到了解题的切入点。
3️⃣ 找到本质就不慌了
为什么会焦虑,因为不确定性。
考试总是出错,知识点总是弄不懂,是因为没有找到问题、知识的本质。
直到每张试卷都有压轴题,即使每次压轴题没有得全分也不会慌,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题是难度很大的题。直到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在理解相似知识点时会更加轻松。
知识的本质不在于孤立的事实或者概念,而在于这些知识如何被理解、记忆和应用。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过程,而是不断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