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古今中外勤奋好学并终成大器的例子,学生语塞。后来有一个同学说到了凿壁偷光,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九年级的学生啊,竟不知道头悬梁锥刺股和囊萤映雪的故事。我很感慨,同时也感到深深的不安,学生文学文化积累如此贫乏,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情何以堪。
作为一个小县城,相当多的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我们班学生有农村的也有城镇的,但今天的课堂如此打脸,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首先是学科教学。很多年前就有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引领,语文课也承担了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家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待背景下,是教知识、能力,还是学科综合素养,取决于教师的价值取向。当然有老师诉苦:学生连基本的默写都不会,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太虚空了,还是眼前的积累储备实际一些。
曾有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坚持三年让学生多阅读大写作。当时也没见得在成绩评估时高人一等,但等这些孩子上了高中后,高中校长执意要当面感谢这位语文老师。为什么?因为学生曾经读过的书和写下的文字迎来了花开和硕果,教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夙愿成真。我想学生有了这个底色,或者说有了想学好语文的愿望,区区几个成语故事还用老师卖力地讲吗?
再者就是边缘学科。比如历史和道法,是不是在讲课过程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精神的渗透呢?曾经一个学生读书,奇()数读成奇()数,这到底是语文老师没教好呢?还是我们的其他老师没提醒呢?各学科之间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我要说说学校的文化氛围。其实家长选择名校,大多看重的就是学校的氛围。名门才能出闺秀,斤斤计较的家庭培养不出精神的贵族。一个真正拥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气质。生态课堂、环境育人、主题活动、校本课程,文化浸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是动态的起积极作用的。如果一个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老师就会变得急功近利,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速成品早晚会跌大跟头。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是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在内都要有长远规划,本着为学生终身幸福考虑,多些影响,少些硬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