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需要文化浸润

学生需要文化浸润

作者: 范俊娟 | 来源:发表于2021-12-08 17:21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古今中外勤奋好学并终成大器的例子,学生语塞。后来有一个同学说到了凿壁偷光,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九年级的学生啊,竟不知道头悬梁锥刺股和囊萤映雪的故事。我很感慨,同时也感到深深的不安,学生文学文化积累如此贫乏,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情何以堪。

      作为一个小县城,相当多的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我们班学生有农村的也有城镇的,但今天的课堂如此打脸,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首先是学科教学。很多年前就有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引领,语文课也承担了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家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待背景下,是教知识、能力,还是学科综合素养,取决于教师的价值取向。当然有老师诉苦:学生连基本的默写都不会,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太虚空了,还是眼前的积累储备实际一些。

      曾有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坚持三年让学生多阅读大写作。当时也没见得在成绩评估时高人一等,但等这些孩子上了高中后,高中校长执意要当面感谢这位语文老师。为什么?因为学生曾经读过的书和写下的文字迎来了花开和硕果,教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夙愿成真。我想学生有了这个底色,或者说有了想学好语文的愿望,区区几个成语故事还用老师卖力地讲吗?

      再者就是边缘学科。比如历史和道法,是不是在讲课过程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精神的渗透呢?曾经一个学生读书,奇()数读成奇()数,这到底是语文老师没教好呢?还是我们的其他老师没提醒呢?各学科之间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我要说说学校的文化氛围。其实家长选择名校,大多看重的就是学校的氛围。名门才能出闺秀,斤斤计较的家庭培养不出精神的贵族。一个真正拥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气质。生态课堂、环境育人、主题活动、校本课程,文化浸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是动态的起积极作用的。如果一个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老师就会变得急功近利,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速成品早晚会跌大跟头。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是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在内都要有长远规划,本着为学生终身幸福考虑,多些影响,少些硬灌。

相关文章

  • 学生需要文化浸润

    今天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古今中外勤奋好学并终成大器的例子,学生语塞。后来有一...

  • 【雅舍小品】天人合一,是物境,更是人境

    这次研学旅行的主题是心"文化浸润"。西湖文化是重要课题,学习的方式则是“浸润”。若要"浸润",则需要慢慢走,望...

  • 学校文化浸润学生成长

    参观武汉市光谷一小有感 此次赴武汉到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小学校长培训班,按照日程安排,已经是培训的第二天...

  • 文化浸润心灵

    张小砚曾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同样,93岁的叶嘉莹也说过:“读书,让我们的心灵...

  • 文化浸润心灵

    初春,培训席,我们随主讲人思路走,走着走着,慢慢地就被带至一处芳草地。接下来很自然地闪现出这样一行字 :我希望你能...

  • 用文化浸润心灵

    这周的学习依然是围绕“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这个人文主题展开的,学习了《古诗三首》,孩子们用手抄报展现了传统节日的...

  • 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心宿宿,情迁迁。大清早,行走在宿迁。 人行道在两旁绿意苍苍的树木拥护下延伸向远处,暖暖的秋阳透过树缝顽皮地挥舞着光...

  • 厚重文化,无声浸润

    伊川的历史文化有多厚重?看看洛阳就明了。 周末的晚上带孩子到新落成的人民广场溜达。有节奏的广场舞在健身者的街拍中吸...

  • “传递梦想,共赢未来”企业文化巡讲圆满结束

    人类有了文化的滋养才会变得文明,企业有了文化的浸润才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长期坚持...

  • 于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如果把学生比作鱼,那么学校就是水,养鱼先养水。学生是浸润在校园中的,校园中的一切,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职员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需要文化浸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ptfrtx.html